(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723502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7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钢厂应急预案(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案编号BYGC- 001预案版本A/2017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7年7月25日发布 2017年7月25日实施炼钢厂编制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法律的要求,保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了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企业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该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构成,企业内所有部门,均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签发人: 2017年7月25日目 录1 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

2、3适用范围31.4应急预案体系51.5应急工作原则52 事故风险分析72.1主要工艺流程:72.2主要设备情况42.3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与职职责。62.4危险源与风险分析6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3.1应急指挥部13.2应急救援办公室23.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33.4应急救援小组43.5应急救援疏散64预警及信息报告74.1 预警行动74.2信息报告84.3事故预防措施105 应急响应145.1响应分级145.2响应程序145.3处置措施175.4应急结束186信息公开196.1信息发布196.2信息发布原则196.3信息发布内容197后期处置207.1现场恢复207.2善后赔偿207.3应

3、急救援评估208保障措施208.1通信与信息保障208.2应急队伍保障218.3物资装备保障218.4其他保障219应急预案管理239.1应急预案培训239.2应急预案演练239.3应急预案修订249.4应急预案备案259.5应急预案实施25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262-1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1、事故风险分析11.1 电气火灾11.2 其他火灾、爆炸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42.1应急指挥42.2应急组织体系52.3应急指挥机构职责53、处置程序103.1应急处置原则103.2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113.3应急响应124、处置措施144.1人员疏散方案144.

4、2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144.3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144.4抢险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154.5周边相邻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154.6具体措施154.7现场保护和清理172-2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1、事故风险分析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指挥32.2应急组织体系42.3应急指挥机构职责43、处置程序93.1应急处置原则93.2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93.3应急响应114、处置措施144.1人员疏散方案144.2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144.3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144.4抢险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144.5周边相邻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

5、方式、方法154.6具体措施154.7现场保护和清理17第三部分 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1 事故风险分析32 应急工作职责62.1应急处置组织62.2职责63.应急处置73.1应急处置程序73.2应急处置措施73.3报告114.注意事项12第四部分 附件13附件1 应急指挥部人员联系方式1附件2 外部应急救援联系电话2附件3 事故上报部门及联系电话3附件4 应急物资与装备一览表4附件5 急救箱配置清单5附件6 炼钢厂地理位置图6附件7 炼钢厂巡检路线图6附件8 炼钢厂应急疏散分布示意7附件9 炼钢厂消防设施分布表8附件11规范化格式文本911-1关于启动应急预案的通知911-

6、2关于处理事故的情况报告1011-3关于结束应急状态的公告1111-4新闻公布稿件125第一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全管理,规范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品,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增强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

7、,促进我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1.2.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主席令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2主席令第52号)1.2.2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1)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第24号令)(2)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8号

8、令,2016年7月1日实施)(5)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12月8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2017年3月1日起施行)1.2.3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6)炼钢安全规程 (AQ2001-2004) 1.2.4相关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

9、知(国发201023号)(2)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安监总局财企201216号)(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37号)1.2.5相关预案(1) X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炼钢厂在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灼烫、起重伤害、有限空间作业等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实施预案开展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1.3.1事故类型企业主要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灼烫、起重伤害、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等。1.3.2生产安全事故分级依据生产安全事

10、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情况见表1-1。分级表内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表11 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等 级严重程度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

1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本企业应急预案由1个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6个专项应急预案和9个现场处置方案组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构成见表1-2。表1-2炼钢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分类预案名称综合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和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和窒息事故现

12、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起重伤害现场处置方案锅炉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1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1.4.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1.4.3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根

13、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1.5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总体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具体有四个方面。1.5.1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安全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在事故发生后,将抢救人的生命安全作为应急救援的第一要务。1.5.2预防为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依据单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事前采取预防措施,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的发生。1.5.3快速反应原则坚持快速反应的原则,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员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意识,将日常工作、训练、演习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不断完善应急的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技术水平。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依靠各方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按照事前设计好的应急救援方法、程序,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造成新的人员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