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717523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170316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 题题 本试卷包括 卷 选择题 和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总分 90 分 完成时间 80 分钟 卷 选择题 本卷包括 1 40 题 每题 1 分 共 40 分 1 下列有关果酒制作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最终来自于土壤 B 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的初期也需要有氧气 C 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 起作用的微生物不止有酵母菌一种 D 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 酒的风味形成只与葡萄糖分解成酒精有关 2 醋酸菌是酿制果醋时起主要作

2、用的菌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醋酸菌是一种好养性微生物 氧气在其线粒体内膜上被利用 B 醋酸菌细胞内能实现糖分 酒精 乙醛 醋酸的转化过程 C 醋酸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 在深层发酵时 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 也会引起醋 酸菌死亡 D 一般而言 在四川盆地 春季比夏季更适合醋酸菌的生长 3 果酒果醋的简易制作方法使人们在家庭条件下就可完成 下列有关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酵所用到的实验用具均要用温水反复冲洗 并用无水酒精擦拭消毒 B 制作葡萄酒时 去除枝梗和腐烂籽粒后的葡萄 宜冲洗 1 2 遍 以除去污物 C 在用制好的果酒制备果醋时 人工加入醋酸菌或醋曲 比自然接种的效果要好 D

3、 果醋发酵完成以后 可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来检验发酵的效果 4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 要从多个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下列操作目的与此不符的是 A 榨汁机 发酵瓶都要清洗干净 B 对用到的器具用酒精进行擦拭 C 放气时只将瓶盖拧松 而不完全揭开 D 装入发酵瓶的发酵液不宜超过瓶内体积的 2 3 5 下列关于腐乳发酵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豆腐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B 食用的腐乳表面的 皮 主要是长在豆腐块表面的霉菌菌丝 C 制作好的腐乳中含有各种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等 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 D 在实验室进行腐乳发酵时 若豆腐块表面出现黄色 油腻状 说明发

4、酵成功了 6 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中 控制温度在 18 25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B 加盐腌制毛豆腐时 应将盐从码好豆腐块的瓶口撒入 以保证接近瓶口处的盐多一些 C 配置含有各种香辛料的卤汤时 酒精含量尽可能高一点 以防止腐败 D 虽然发酵菌种是需氧型 但在装瓶进行后期发酵时 仍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后用胶条 密封 7 泡菜是许多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佐餐佳品 下列有关泡菜发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与泡菜风味形成直接有关的主要微生物乳酸菌为厌氧型 不会分布在植物的体表和空气中 B 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只在其细胞质基质内完成 C 在坛沿水已干

5、涸的泡菜坛内 液体表面出现 生花 长膜 这主要是厌氧的原核微生物 形成的 2 D 在配置泡菜水时 应将清水煮沸冷却后 按照水 盐 4 1 的比例 将盐与水混匀 8 下列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制备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牛肉膏和蛋白胨容易吸潮 取用时应动作迅速 完成后及时盖好瓶盖 B 在溶化时应先将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内的热水中 C 若要配置 100ml 培养基 可先向烧杯内加入 100ml 蒸馏水 再加入其他成分直至完全溶化 D pH 的调节应该在溶化之后 灭菌之前 第 1 页 共 8 页 9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下列无菌操作中 错 误的是 A

6、对实验用的培养基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B 对锥形瓶 塞上棉塞的试管 吸管等 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 C 对操作者的双手 衣着以及操作空间等 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D 对试管口 锥形瓶口等部位 通过火焰灼烧进行灭菌 10 下列无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出已经过灭菌的物品时 容器盖勿全开 能方便取出即可 B 取出已经过灭菌的物品 如未使用 应立即放回 C 疑有污染或己被污染时 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D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手只能触及容器边缘 11 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并不是所有培养基上都能形成菌落 B 菌落的形状 大小 颜色等 可作为鉴别不同微生物的依据 C 一般情况下 培养基上的

7、一个菌落可看做是一个种群 D 培养基上的每个菌落都是由单个菌体细胞大量繁殖而成 12 某同学在做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时 下列灭菌方法中 操作正确的是 A 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外层锅内加适量水 放入装有待灭菌物品的内桶 关闭排气阀 打开电 源加热 B 在干热灭菌箱灭菌结束后 立即关掉电源 打开箱门 取出物品 C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菌时 可在物体表面喷洒适量石碳酸等化学抑菌剂 以加强消毒效果 D 在用灼烧法对接种环灭菌时 适当向灼烧后的接种环吹气 以加速其冷却 13 下列方法中 无法达到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的目的的是 A 平板划线法 B 稀释涂布平板法 C 选择培养基培养法 D 酚红指示剂显色法 14

8、 某同学在做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时 进行的下列操作中 不正确 的是 A 培养基中以尿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 B 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同一土壤稀释液作为实验中的对照组 C 同一稀释度下的菌液涂布 4 个选择培养基平板 D 不同来源的土壤样液采用不同的稀释倍数 15 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若稀释梯度以 10 倍为单位 当用移液管取 1ml 原始菌液进行稀释时 其余试管内的无菌 水应为 9ml B 每次用灭菌后的移液管取菌液前 要先将菌液混匀 C 在涂布过程中 每次变换涂布的方向和位置时 应对涂布器进行灼烧灭菌 D 将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时 为涂

9、布均匀 应及时转动培养皿 3 16 下列关于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所有培养基中都含有牛肉膏 B 所有培养基在使用前都要严格灭菌 C 所有培养基在配置时都要加入琼脂 D 所有培养基配置好后都要进行倒平板 17 下列有关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实验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植物的枝干 叶片能在土壤中完全腐烂 一定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起作用 B 纤维素分解菌往往无法分解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 C 配置培养基分离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 只能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D 纤维素被微生物最终分解成葡萄糖后加以利用 18 下列有关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

10、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两个实验都利用了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 B 两个实验都要通过得到单个菌落以利于筛选 C 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得到菌种进行鉴定 D 两个实验中最后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都是目的菌 形成的 19 有人在用橙汁做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时 进行了下列操作 其中不太合 理的是 A 在用橙子制作橙汁时均未去皮 第 2 页 共 8 页 B 将橙汁等量分装到每支试管中 加入等量果胶酶后混匀 再放入不同温度下进行保温 C 为了减少误差 同一条件下作了 3 个重复组 D 保温相同时间后 以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作为实验结果 20 在下列关于探究 pH 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表述中 错误的是

11、 A 加入果胶酶之前 应将每支试管中的反应物调至不同的 pH B 所有试管均应处于该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下 C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果胶酶后 搅拌的时间 程度等均应相同 D 应给以每支试管足够的反应时间 保证其滤出的果汁体积不再增加为止 21 加酶洗衣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下列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添加到普通洗衣粉中制成的 B 加酶洗衣粉中 应用最广泛 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 C 加酶洗衣粉不仅比普通洗衣粉去污力更强 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小 D 加酶洗衣粉适合对各种材料的衣物进行洗涤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22 某同学在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 进行了如下操

12、作 其中不够合理的是 A 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洗涤不同的污渍 B 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相同的污渍 C 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洗涤自己穿脏的不同衣物 D 采用同样的洗涤方式 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相同的时间 23 为了探究 W 酶的去污效能 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都加了 W 酶 但 含量略有差异的 X Y Z 三种不同的洗衣粉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 图 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4 A W 酶对污布类型 2 的去污力最强 B 同类型的加酶洗衣粉对不同的污布去污力有差异 C X Y 分别对污布 1 2 的去污效果不同 原因不止是 W 酶的含量 D 该实验各组都应在适宜温度下进行 24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

13、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 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 素 使得其 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 维持生存 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 该细菌能通过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供给细胞生命活动需要 C 该细菌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细胞质中没有细胞器 D 该细菌细胞中 转录和翻译可在同一场所内进行 25 下图表示对某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 据此分析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与合成之前的氨基酸分子相比 该蛋白质少了 125 个氧原子 B 该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 C H O N C 参与合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羧基 141 个 D 该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时 相对分子质量

14、共增加 2268 第 3 页 共 8 页 26 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 2 种 外切酶只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 内切酶则作用于肽 链内部特定 区域的肽键 现已知蛋白酶 1 作用于苯丙氨酸 C9H11NO2 两侧的肽键 蛋白酶 2 作用于赖 氨酸 C6H14N2O2 氨基端的肽键 某四十九肽经酶 1 和酶 2 分别作用后 结果如下图 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5 A 若用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 可得到 49 个氨基酸 B 短肽 A B C 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 1 个 N 原子数减少 3 个 C 蛋白酶 1 和蛋白酶 2 均属于蛋白内切酶 D 该四十九肽只有第 22 49 号位为赖氨酸 而苯丙氨酸存

15、在于第 17 31 32 号位上 2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 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 细胞的分化 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其形态 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tRNA D 蓝藻细胞在分裂过程中 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 28 下列各组物质中 元素组成均相同的是 A 纤维素 半乳糖 脱氧核糖核酸 B 磷脂 三磷酸腺苷 RNA C 氨基酸 核苷酸 丙酮酸 D 性激素 生长激素 胰岛素 29 下列有关线粒体叶绿体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带有控制某些特定性状的基因 B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结构 都主要通过内膜

16、增大膜面积 C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存在 ATP 的合成与水解 D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能产生 H 但其化学本质和用途有区别 30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C 代表的生物类群 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都属于分解者 B 细胞 A B C D 都能独立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C A B 细胞核中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D 细胞 A B C D 中都存在由细胞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31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相比于细胞中其他的膜结构 细胞核膜与内质网膜的成分更接近 B 细胞核的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其上有专供 DNA 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核孔 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其细胞核中核仁较大且数目更多 D 控制着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遗传信息 主要是由细胞核发出的 32 如图为溶酶体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6 A 各种细胞都含有溶酶体 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 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 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D 溶酶体破裂后释放的水解酶不会破坏细胞自身的结构 第 4 页 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