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710011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9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件 新人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 考纲要求1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提示1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1927年之前 考点一五四风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考点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巴黎和会 北京 工人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反帝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人运动 资产阶级 工人运动考点二 革命统一战线 1924 张作霖 长江 武汉 巧学妙用 漫画解史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形象理解 中国革命面貌 焕然一新 轻巧识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图片证史 国民大革命 图示体现了 打

2、倒列强 除军阀 的时代主题 说明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革命取得巨大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 考法1五四运动的特点 考题1 2017 山东德州模拟 1919年6月 北京 晨报 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 打雷 闪电 下雨 一时天地如晦 记者这个时候 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 何以故呢 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 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 鲁迅日记 记载当日 晴 下午昙 多云 晚大风一阵后小雨 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 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 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 晨报叙述应为准确B 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 记述应为真实可信C 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 存在夸张描述可能D

3、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 鲁迅记载不能采信答案C 1 革命性 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 工人 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 群众性 学生 工人 商人多阶层参加 联合斗争 3 爱国性 维护山东和青岛主权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 成功性 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考法2北伐战争的胜利 考题2 2016 四川绵阳诊断 郭廷以的 近代中国史纲 记载 香港罢工工人组织运输队随军服务 沿途农民踊跃协助 蒋介石曾谓 进入湖南后 一路民众欢迎 农民协会组织最为整齐 将来革命成功 湖南当推第一 这段文字记载了下列哪一事件 A 近代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C 国民党围剿红军D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答案B

4、1 革命任务 打倒列强 除军阀 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 群众基础 以两党合作为核心 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 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 革命军队 组建国民革命军 进行北伐战争 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 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考法3国共合作引领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史料一中国现有的党 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 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 一个大群众的党 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因此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3年 史

5、料二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农民运动不赶快地做起来 农民问题不会解决 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 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925年 1 史料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出现上述转变的原因 提示变化 由推翻资产阶级到决定党内合作 原因 认为国民党是唯一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不够强大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 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 史料二论述了毛泽东关于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的

6、关系 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提示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1 性质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 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进程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 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其次 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 第三 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3 经验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建立革命的

7、武装 坚持武装斗争 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 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 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考法4探讨五四运动的爱国性 史料五四学生运动 可分为以傅斯年 梁实秋为首的爱国者和以杨晦 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 对于杨晦 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 并且痛打所谓 卖国贼 的学生 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1919年6月 陈独秀在题为 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 的文章里写道 自从山东问题发生 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 似乎 爱国 这两字 竟是天经地义 不容讨论的了 感情和理性 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 而且有时两相冲突 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 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 有时竟全然

8、不合乎理性 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 摘编自黄广明杨潇 启蒙是最好的爱国 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 等 史料中不同学者对五四运动学生的爱国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 对史料中有关 爱国 的观点加以讨论 要求 提取史料观点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史论结合 表述准确 提示 1 观点 爱国主义是激情与理性的统一 2 讨论 首先 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 能够挺身而出 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 山东问题发生后 爱国学生奔走相告 唤起了民众的觉醒 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他们都是爱国英雄 同时 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 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 五四

9、运动中 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 汉奸 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 文明输了 情感赢了 法律丢了 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 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1 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 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 2 在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 它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 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 4 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 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 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

10、人民奋勇向前 1 2015 课标全国 29 申报 时评 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 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 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由题干 南北相攻 皖直交斗 滇蜀不靖 犹诸侯相侵伐也 等信息 说明此时地方军阀正在混战 从而判断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故选D项 A B C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排除 答案D 2 2012 课标全国 31 1920年12月 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 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11、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 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 知道 俄国式的革命 是指俄国十月革命 由题干中的 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可知 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 C项正确 A项出现在 工农武装割据 时期 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不符 排除 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等信息 排除B项 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 排除 答案C 3 2014 课标全国

12、 29 1926年 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 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 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 爱国 爱民 爱敌 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 民权 国权 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析1926年的中国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 从材料信息看 无论是蒋介石 还是北洋军阀 地方军人 他们都标榜 爱国 爱民 民权 等民主进步思想 这说明了当时民主思想已成为社会潮流 故C项正确 材料仅涉及一些人宣传 认同民主思想 不能说明 各界趋同 排除A项 当时的蒋介石是革命力量的代表而非 军阀 排除B项 题干未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故D项错误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