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9705203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方程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程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

2、、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四、重、难点分析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小学生的

3、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与学法分析1.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2.教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

4、认为,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

5、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

6、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知识运用“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4引导小结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5布置作业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