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9701945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细胞的结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一、选择题1.(2013安徽高考T1)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回忆细胞核内完成的遗传信息转录过程。(2)掌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3)提醒:“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的说法是错误的。【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及生理功能等相关知识。A项,细胞核是转录的场所,所以

2、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故正确。C项,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故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高尔基体及溶酶体都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故B、D项错误。2.(2013北京高考T1)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两点:(1)细胞膜和细胞骨架都含有蛋白质,但蛋白质的种类不同。(2)染色体和核糖体中的核酸不是同一种,分别是DNA、rRNA。【解析】

3、选B。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结构和成分的基础知识。A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含有少量糖类,故正确;B项,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构成,故错误;C项,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RNA)构成,故正确;D项,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络结构,故正确。3.(2013福建高考T1)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解题指南】解答本题

4、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直接影响血糖浓度。(2)脂肪在肝细胞内合成后以脂蛋白(VLDL)的形式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内糖的代谢、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A项,VLDL是脂蛋白,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完成,故错误。B项,VLDL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自由扩散分泌到细胞外,而是以胞吐方式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故错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肝细胞在胰岛素的调节下合成糖原;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分解以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故C项正确、D项错误。4.(2013广东高考T24)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

5、确的是(双选)()选项细胞细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质细胞全能性A蓝藻细胞有有有无B洋葱根尖细胞有无有有C兔成熟红细胞无无有有D蛙受精卵无无有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动物细胞无细胞壁。(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应有光合色素。(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比较特殊,无细胞核。【解析】选B、D。本题考查各种细胞结构的区别。蓝藻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无染色质;“全能性”适用于多细胞生物。兔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质,无全能性。5.(2013山东高考T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A.神经细胞的树突B.线

6、粒体的嵴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细胞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等。(2)明确真核生物酶的主要附着位点是细胞内的膜。【解析】选A。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真核细胞中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细胞器膜。A项中,神经细胞的树突是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故A错误。B项中,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膜面积,为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附着提供场所,故B正确。C项中,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膜,如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有较多的酶附着,故C正确。D项中,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了膜面积,其

7、上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故D正确。6.(2013山东高考T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盐酸在不同实验中作用原理不同。【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实验。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将细胞相互分开,同时盐酸还会影响染色过程,所以在染色之前应先漂洗,故A错误;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

8、水解实验材料,DNA与甲基绿结合,B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失活,C正确;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要求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盐酸会杀死细胞,所以不可使用,D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3北京高考T31)(16分)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然后在和中加工。(2)实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

9、觉,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刺激消化腺分泌。(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脸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1)真核细胞中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场所相同。(2)解答(2)时,要结合反射的过程和反射弧的结构作答。(3)解答(3)时,注意结合实验中两种小鼠的区别及

10、实验结果的不同作答。【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器功能、酶、内环境调节方式、基因工程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度适中。(1)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首先在内质网中加工,然后在高尔基体中进行分类包装。(2)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在小肠中出现脂肪消化液,说明通过反射弧作用于效应器分泌脂肪消化液,所以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感受器,传到相关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3)单独培养正常小鼠细胞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发现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说明蛋白C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物吸收的作用。(4)获取蛋白C基因的方法

11、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并进行扩增。动物细胞的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细胞。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感受器传出神经 (3)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 (4)获取/获得去除蛋白C基因8.(8分)(2013江苏高考T29)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具有疏水性和具有专一性。(3)若该细胞是最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存在。(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

12、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脂肪细胞淋巴细胞 心肌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细胞核上核孔是大分子运输的通道,核膜是小分子运输的媒介。(2)明确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核孔的功能、有丝分裂、细胞的结构。(1)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核孔,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选择性。(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磷酸基团,尾部是疏水的不饱和脂肪酸链,因此磷脂双分子层具有疏水性;膜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一种转运蛋白只与特定的被转运物质结合。(3)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还应该具备叶绿体和液泡。(4)图中具有完整的核膜,应该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该时期细胞核中核仁明显。(5)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消耗较多的能量,需要较多的线粒体,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缺硒时对心肌细胞危害较大。答案:(1)核孔选择 (2)磷脂双分子层膜转运蛋白(3)叶绿体和液泡(4)分裂间期核仁 (5)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