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9701857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种群和群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生物二轮知识点分类题复习汇编知识点18 种群和群落1.(2016全国卷T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关键词:样方法、种群密度。(2)关键知识:种群密度的估算数值是所有样方之和的平均值。【

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A项,根据地块形状确定所采取的取样方法,再计数样方中的个体数量,最后得出平均值,故错误。B项,所取样方已经代表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不需再除以该地的面积,故错误。C项,对所取样方中的个体进行统计,最后取平均值即代表本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故正确。D项,按题所求为甲地蒲公英的总数量,而非种群密度,故错误。2.(2016江苏高考T10)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A.海拉细胞悬液B.浓缩培养的噬菌体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D.蛙卵【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范围:一般用于数量相对较多但比较分散的

3、、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单个细胞的计数,如红细胞、酵母菌等。【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计数的对象。海拉细胞悬液是癌细胞培养液,能用于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A项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B项错误。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太少,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C项错误。蛙卵相互聚集在一起,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D项错误。3.(2016江苏高考T1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实验编号实验名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观察多种多

4、样的细胞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A.实验B.实验C.实验D.实验【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使用光学显微镜实验的分析能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

5、。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液泡大,细胞已经伸长生长;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呈正方形,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但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形态清晰,C项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其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4.(2016海南高考T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故A项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就叫演替,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

6、一,故B项正确;群落中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共生和寄生等关系,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C项正确;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包括空气、水、阳光、土壤等,故D项错误。5.(2016北京高考T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题干信息:豹被分

7、隔为F区和T区、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2)关键知识:遗传多样性形成条件,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性别比例与基因频率影响条件。【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的特征与生物进化。A项,F区豹种群易得病,说明其与T区豹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F区豹种群与T区豹交配时,会增加豹种群遗传多样性,故正确。B项,豹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后代性别比例理论值应为11,该豹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无雌雄性别上的明显差异,后代性别比例无明显改变,故错误。C项,F区豹种群数量增多,被捕食者数量有所下降,但一般不会灭绝,竞争者可能会灭绝,物种丰富度可能减少,但不会有大幅度下降,故错误。D项,F区豹种群经过十年的自

8、然选择数量增多,说明患病个体逐代被淘汰,种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会不断下降,故错误。6.(2016浙江高考T5)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图中甲、乙、丙面积越大,意味着该年龄组的个体数越多。A、B项表示生殖后期为零。(2)关键知识:蝉的若虫生活在土壤中,成虫夏季生活在树上,产卵后死亡,没有生殖后期。【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常分为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没有生殖后期,如蝉的若虫在地下生活若干年,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

9、只能生活一个夏季,没有生殖后期,在夏季时,蝉种群中生殖前期个体所占的比例大,故A项正确。7.(2016海南高考T28)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种群中选择与这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这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能够传递下去。(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

10、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者和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种间关系和标志重捕法。(1)因为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只能选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杂交,再从后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这6只雄鸟繁殖后代,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更多的传递下去。(2)新的弱小种群放入新环境中,种间关系中的竞争和捕食会影响其发展,应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动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答案:(1)杂交(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基因(

11、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竞争捕食标志重捕法(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易错警示】(1)关键字书写错误,如将“竞争”写成“竟争”。(2)影响弱小种群生存的重要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不要误以为寄生也重要。8.(2016四川高考T9)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害)。物种分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蝉大眼蝽对照组0.200.620.67处理组0.200.100.13豌豆蚜对照组2.004.002.90处理组2.008.7022.90鳞翅目幼虫对照组1.001.31

12、0.82处理组1.132.192.03(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型增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解题指南】(1)获取信息: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从表中可知:“去除部分豆荚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2)把握关键:调查植物及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常

13、用样方法。明确“J”型与“S”型增长曲线的条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1)豌豆蚜个体小,活动范围小,通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豌豆蚜受到天敌蝉大眼蝽控制,其数量不会无限制增多,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2)本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应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另一部分成为遗体、粪便,被分解者利用。(3)利马豆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关系,利马豆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被利马豆利用。(4)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表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不是蝉大眼蝽的主要食物,结合食物网得出,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答案:(1)样方S(2)二、三分解者(3)含氮的养料互利共生(4)利马豆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