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69795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一、 “中国特色”的含义(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在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是邓小平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者。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冷战结束冷战时期不是和平与发展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以戈尔巴乔夫开始执政为起点,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彻底结束。2.历史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否应该包括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3.现实依据:我国改革

2、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4.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1.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命题2.十三大: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3.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明确了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4.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写进党章5.十六大: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6.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提出1.2000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三讲”情况时,首次明确提出了“三个代表”

3、。2.2001.“七一”讲话全面阐述了其科学内涵3.2002.5 月,强调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4.十六大,写进了党章。(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内涵与要求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世界局势的新变化: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党情:执政环境的变化、党的队伍的发展2.内涵与要求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1、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

4、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2、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4、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践要求概念及内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以发展理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践要求: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5、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最新理论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 3、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考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发展历程。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践要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1)批判“两个凡是” ,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2)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突出强调解

6、放思想。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1) 、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地位(2) 、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做出了新的更为完整的概括(3) 、强调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科学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4) 、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3.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突出强调与时俱进4.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突出强调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

7、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1、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属性3、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起点,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创

8、新时期的宣言书。1992 年的南巡讲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重要理论成果。(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括,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等,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和体现。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都是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路线的重大理论成果。四、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

9、俱进是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赋予了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的这种品质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3.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题: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恢复和发展简要历程。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程1.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生产力:

10、更高、更快、更好。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整个社会的生产组织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分配方式:按劳分配阶级、国家已经消亡,等等。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什么与现实不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绝对不仅仅是对社会主义表面特征的认识。2.列宁的认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基本一致。(在论合作社中说过: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 )3.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俄罗斯 2006 历史教科书:特定历史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现实选择(包括对托洛茨基、布哈林的政治斗争) 。普京:斯大林是使国家、民族强大的成功的伟大的政治家。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制度变成了现实。第一次把现代化的成果变

11、成真正造福百姓的成果。斯大林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曾经明确说过:一个国家里不能建成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需要世界革命。存在的问题: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经验主义在推广的过程中,开始脱离生产力水平、仅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4.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和深化邓小平 1992 年南巡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深化:“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一)科学内涵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消灭剥削、

12、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特点1.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密切联系,纠正了单纯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不足。3.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实现的长期性(三)意义理论意义: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为纠正和克服以往脱离生产力认识社会主义的错误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为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二

13、)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P57-581、从根本上说,坚持的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发展。2、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经验3、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4、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思考题1.为什么说以往社会主义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不完全清楚?答: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各国共产党人对生活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认识是清楚的,但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真正体现出优越性,人们的认识

14、并不完全清楚。这主主要表现为:1、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把这几个方面作为判断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准,否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照搬马克思主义基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情况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把社会主义设想成固定不变的模式,而不把它看做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期望社会主义一经建立起来就达到最理想的境界3、照搬苏联经验,把苏联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绝对化、固定化4、混淆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制度与体制的区别,把许多有利于发展生产了而为社会主义所允许的做法当

15、做资本主义来批判,而把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当做社会主义来固守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过程、内涵、意义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怎样理解“发展就是硬道理”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理论:哥达纲领批判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有过“成绩形式的社会主义” 、 “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提法。(二)历史原因对现实社会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不准确:1、认为现实已离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16、不远,很快就能实现(估计过高,前苏联最为明显,也包括我国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刘少奇)2、毛泽东的“大过渡”理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也是个过渡时期。后果:为阶级斗争为纲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估计不足。3、反思过程中对我国社会所处阶段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出现了“补课”论:补“过渡时期”的课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课补“资本主义社会”的课(三)形成和发展过程1、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作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 年党的十二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2、1987 年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系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并且第一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4、党的十七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意义含义: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