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96404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知识)科学实证主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像卫星克服地球的引力才能上天一样,本土企业要摆脱中国社会的惯性实现卓越,同样需要巨大的推动力。企业由五种力量推动发展的,它们分别是:“资本、科学知识、文化的惯性力、内力(企业组织因和谐而产生的力量)和企业的外部力量(外部市场力量)。”下面谈一谈科学知识这一推动力。科学知识对企业的推动是巨大的,想想“华为”,想想“通用”便知道科学知识的力量有多强大了。但这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谈的。其实本文更想谈的是科学知识在管理中的运用。代管理一个很要的趋势是将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研究企业管理。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范式是:先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假说),然后再根据理论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找到规律,以确认理论(假说

2、)的正确性。正确性一旦被确认,便据此形成标准化、模板化的操作规范。以便利于在人际间的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低成本、迅速的学习和掌握。以服务于现代市场经济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的模式。在利基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盈利(麦当劳即是典型的例子)。麦肯锡是科学实证主义的典范。麦肯锡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尽可能的将各个大型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录入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大量招募刚毕业的MBA学生(掌握现代管理工具各种分析模型和管理理论的人),以完成对客户企业基础数据的收集。收集数据后,在与数据库中的经验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运用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报告提交给客户,或应客户的要求辅助执行。这一

3、套方法是有效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世界五百强成为其客户,麦肯锡也不会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咨询公司。科学实证主义由两个部份组成,一是科学理论:关于自然、思维、社会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二是实证,用实验或实践加以证实。一、科学理论是企业组织处理知识能力的关键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现象,也有其规律,也需要有自己的理论。因为在此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知识并不缺少,而缺少的是将知识系统化的能力。如果不是仅仅将企业视为盈利的工具,而同时又视为处理知识的工具。我们便可以借用资产负债表来说明企业的知识处理能力了。资产负债表:如果将知识视为资产,并以资产负债表来表达为:如表所示,所谓的自有知识,即是企业组织已

4、经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所谓的借入知识,即是企业的外部知识,但能够根据某种机制为企业组织所用,但企业组织还未能通过学习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知识是指企业能够运用的知识总量。由三者的关系可知,自有知识是企业组织知识资产的核心,它决定了总知识和借入知识的质和量。而自有知识的质量,即是企业组织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理论水平,或是现有知识的有序度。二、从实证和学习的观点看工作分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工作分析。这是因为工作分析完成后,才可以完成以下工作。1、 企业的工作再设计(即企业工作流程和方式的优化)。2、 人力资源的规划(即与外部的人力资源建立联系)。3、 招聘和甄选(即招聘目的

5、性和标准明确,能够减少招聘费用)。4、 培训(即培训内容得以确定,而不仅是通用性的培训)。5、 绩效考核(即能够确保企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员工努力工作)6、 工作评价(即找到各项工作的共性,以确立企业的内部薪酬结构的公平)。工作分析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无法回避。但其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成本,以致许多本土企业家,还不太愿意将其运用于自己企业的管理。工作分析虽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作为核心内容提出,但在泰勒的科学管理中已开始运用,只是未在组织的架构内进行,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也可以说是科学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科学管理因“霍桑实验”而声誉扫地,原因是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经济人,未考虑到人是群体的社

6、会人,人际互动关系对生产的绩效还是有影响的。但这并不是说能够替代科学管理,只是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科学管理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这是科学实证主义的发展,是制度管理之必须。科学的好处是在于不依赖于人间的权威,而是以客观规律为权威。工作分析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是规律和共性的探索过程。工作分析的作用与价值不仅仅在人力资源管理,在制度管理中它是重要一个的子系统。见下表:工作分析不仅仅是找到最佳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工作分析也是将企业内的工作理论论、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便于关于工作的知识在企业组织内的传播,从而为组织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头

7、脑的空间。举例如下:日本有一家公司的研发人员,准备开发一种揉面的机器。但反复实验机器揉出来的面都达不到手工揉面的效果。后来,这位研发人员就去拜当地有名的面包师傅为师。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后,研发人员发现师傅在揉面时,除有水平动作外,还有旋转动作。研发人员受此启发,回去改进了机器。最终解决机器揉面的技术问题。对于这一案例,知识管理学者认为面包师傅的旋转揉面是隐性知识。研发人员将其运用于揉面机的开发,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其实这种表述并不全面。所谓的隐性知识,只不过是存在于个体的经验。所谓的显性知识,只不过是经验能够为他人所知。这一案例如果用上面制度管理之子系统来分析,这是一个学习和实证的过程,是释放心灵空间的过程。知识的运动有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由经验向知识(理论)再向认知未知世界的过程;一个是由未知到已知,再到经验化的过程。研发人员向面包师学习,这是通过模仿完成的学习。不需要文字也不需要语言。这一学习必须面对面,如果异地的某人如果要学习该技巧,则必须向他们面对面的学习。但当研发人员学会后,将操作过程文字化、规范化。异地的人员即使见不到此二人,也能够借助于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