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禹贡》讲解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4.81MB
约12页
文档ID:1196923
《禹贡》讲解_第1页
1/12

《禹贡》讲解,主讲:第十组唐宇航,《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是中国地理方物,兼均税作品禹,即是大禹;贡,就是贡赋、赋税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译文:禹分别土地的疆界,依据大山的走势疏浚大川,依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大禹铺展土地,行走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书名释义:,成书年代,西周说:辛树帜《禹贡新解》中说“禹贡成书时代,应在西周的文、武、周公、成、康全盛时代,下至穆王为止,他是当时的太史所录” 春秋说:文字古朴,不似战国人语,只有一次言及南海,没有北、东、渤海的概念,西汉伏生口授《尚书》中就有《禹贡》 战国说:李长傅《禹贡释地》,出现铁器,九州源自战国国名,九州地理位置与战国地理位置相当,内容提要:,摘录: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 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 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 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 济、漯,达于河译文:济水与黄河之间是兖州: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疏通了,雷夏也已经成了湖泽,澭水和沮水会合流进了雷夏泽栽种桑树的地方都已经养蚕,于是人们从山丘上搬下来住在平地上。

那里的土质又黑又肥,那里的草是茂盛的,那里的树是修长的那里的田地是第六等,赋税是第九等,耕作了十三年才与其它八个州相同那里的贡物是漆和丝,还有那竹筐装着的彩绸进贡的船只行于济水、漯水到达黄河名称: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疆域山川湖泊:“济河惟兖州”水土治理土壤:“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及“青黎”等九种植被:桑、条、夭、乔等田赋等级:“厥田惟中下”贡品(物产):如“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民族交通:如“浮于 济、漯,达于河”,九州篇,晋、冀二省为冀州冀南、鲁西为兖州鲁东为青州鲁南、苏北、皖北为徐州苏南、皖南、赣北、浙北、鄂东为扬州两湖为荆州河南为豫州川、渝、汉中为梁州陕、甘为雍州,九州区域:,九州图,导山、导水篇,导嶓(bo1)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开通嶓冢山到达荆山开通内方山到达大别山导山之功在于导水,叙述主要九条河流和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点以及疏导情形九条河流为弱水、黑水、黄河、漾水、长江、沇(yan3)水、淮河、渭水、洛河导水之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雍塞溃决之患,五服篇,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 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 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禹贡》的价值,《禹贡》是最早的具有地理总性质的地理著作其内容具有反映当时全国(九州以内)地理的作用《禹贡》是第一篇系统性的地理著作,且可靠性较强《禹贡》创造的历史地理著作体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汉代班固撰写的《地理志》等《禹贡》突破当时诸侯林立、列国兼并的局面,将天下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叙述,并设计了为统一国家服务的区划制度《禹贡》不仅为研究先秦历史地理提供了材料,而且其设计的九州制,包括以山川分界的原则,对后世地理区划、行政区划也产生了影响《禹贡》一书在现在应该非常值钱,珍藏于川师成龙校区图书馆6楼,一般人借阅都很难谢谢大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