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688434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园林专业自荐信格式(精 选多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园林专业自荐信 园林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大学*系园林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对贵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贵公司,为公司尽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生物学、林学、建筑学、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环境艺

2、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等课程。 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谙透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 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 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

3、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林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 4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请你关注wWw.haOwOrd.Com)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园林植物栽培繁育的初步能力; 5了解国内外园林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6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锻炼了自己

4、的交际能力。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将所学用于实践,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因出色的表现,在一年级就参加了校党委主办的党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我还根据自己的兴趣,辅修经贸英语,选修二外日语等多门人文,管理课程,使自己不仅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努力成为一个知识全面,涉猎广泛的全方位人才。 “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世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是我的工作方式。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技术开发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此文档由wordhome设计制作,敬请光临wordhome下载更

5、多word文档 http:/.cn 第二篇:园林城市 城市的美 摘要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以及生态规划和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出发,着重从城市园林的生态管理建设,尤其是搞好植保工作和自我保护园林绿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洛阳,创造更加适宜人们居住和创业的良好环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 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一个生态城市应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高效的投资创业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1。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发

6、展任何产业都必须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所有的原材料和能源得到最合理、相对最高效率的利用,善待自然、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公德和人民的自觉行为准则;到处是绿荫草地、青山绿水的城市景观,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要营造生态城市的绿色景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地的覆盖率,同时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加大植树种草的力度。宏观层次上城市大环境绿化景观要精选树种,多种树,种好树,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中观层次上要大尺度开发道路绿化景观,对洛南新区道路绿化,东、西出入口绿化,老城区道路绿化带的改造都统一规划设计,突出各

7、绿化带的主导树(花草)种和特色景观,营造色彩丰富和季节变化明显的复层混交林结构;微观层次上社区园林景观要强化精品意识,着重丰富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公园和街头绿地中,营造“一园一特色,一路一景观,一街一景点”的绿化新格局,在这3个层次上建立起来的风景园林绿地系统不仅可以优化本系统在当地的生态防护、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而且可以满足人对自然的需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体现出文化休憩、景观形象的功能以及自然属情、审美情趣和精神文化内涵等。 生态规划和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3。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往往是把绿地系统作为附属规划,其所关注的内容仅仅是城市产业

8、的结构布局,导致园林绿化只能在不适于搞建筑的破碎空间中见缝插绿,绿地的布局往往缺乏生态指标的研究,至于绿地的功能、生产单位对绿地的要求,则都是在城市物质形体建设完成后才考虑到的,其结果往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破坏了城市人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而建成后的城市环境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到现代人居住对生态绿地的合理要求,因此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以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有景观规划师参与,从整体出发对整个规划区进行综合分析,使其景观结构、格局、自然特征和城市建设相适应,从而达到绿地系统的整体优化利用。 近年来,洛阳市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

9、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合理划定,切实保证绿化用地,做到片、线、点结合,通过调整和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文和自然条件,扩大绿地比例,不断增加绿化面积,恢复生态功能和植物多样性。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将园林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组合,以满足园林各种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境域。“多样性导致稳定性”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态原理。园林绿地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园林绿地系统越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基础上,生态园林本身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植物是生态园林的主体和基础,单调的植物种类建立起来的园林失去人类的维护是不稳定的;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

10、益,需要复层绿化,这一点没有植物的多样性是无法办到的;同时,应优先选用当地植树种类,以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 第三篇:城市园林专业 城市园林专业(专科)专业简介: 城市园林专业培养具备园林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园林建筑的设计原理,具有一般园林建筑的方案设计能力,具有绿地、住宅区绿化设计和中小型公园的规划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园林规划设计及相关单位、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等从事景观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众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也成为新追求,房

11、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因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城市园林绿化部门、农林部门、房地产与物业公司、公园、植物园、企事业单位、各类园林花卉公司等,在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制图、园林施工、观赏植物栽培、观赏植物品种选育、观赏植物市场营销及经济林营造等岗位担任中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第四篇:城市和园林 城市和园林 摘要: 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是人聚居借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园林设计师要介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和园林均需强调中国特色和综合性。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而万变不离其宗。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

12、居环境 综述 城市化 中国特色 1 园林是最佳人居环境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20世纪末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北京宣告的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 人居环境广义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无不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

13、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之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其中也包含“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等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创造艺术美,也是“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国古代有“天下为庐”之说。其中主要是体现用地之地宜,兼具顺从与局部改造的双重内容。生产是手段,经济利益不可片面追求,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 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这是恩格斯

14、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 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 2 综合性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创造人居环境方面的主导作用 我国目前约有660个城市,预计不到10年要翻倍,即1 200多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将“大建设、大破坏”改为“大建设、少破坏”是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和其他生物、非生物共有的地球。城市规划专家将城市规划划分为6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环境建设阶段,第六阶段为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如何体现呢?应明确城市是人类聚居,借以生存、生活和持续发展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同时,也要使城市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同步协调地发展。补偿20世纪对自然资源“大破坏”的损失,并在原基础上重建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应由城规专家担纲,协同生态、建筑、园林、文物等各有关方面专家共谋综合性的总体规划,而且要各学科专家从专项角度介入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