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68694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 上册教学计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四篇:2014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学期。充分考虑三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学习了观察 1、走进科学本单元用一个主体活动“校园寻宝”来架构全单元的教学,以“宝贝”(学生依“寻宝清单”找到的自然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寻找”、“观察”、 “整理”的顺序,依次设计出校园寻宝、观察“宝贝”、整理“百宝箱”三课,试图让学生在科学史的引领下,初步学习观察、分类、简单制作等方法,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激发起学生学科

3、学、爱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2、身边的动植物本单元学习的是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本单元以认识常见动植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和动物,在学习分类、归类,同时渗透关爱生命、敢于质疑的情感态度教育。 3、土壤本单元正是以 “土壤里有什么?”、“土壤里为什么能长出庄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土壤的构成,了解土壤对于人类的作用,感悟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来。从探究能力的训练上看,本单元与三上其他单元一样,以观察、分类、比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兼顾其

4、他探究能力的培养。 4、奇妙的水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我们所熟悉的“水”,观察水的形状、测量水的体积、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探究“流动的水”的力量、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形式,等等,让儿童从多方面了解水的性质,加深对水的认识。儿童对水的认识越深刻,就觉得水越奇妙,会从心底里觉得水的珍贵,自觉产生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5、空气本单元编排了“周围的空气”、“流动的空气”、“压缩空气”、&ldquo

5、;空气中的灰尘” 4课,按“找空气→观察、研究空气→保护空气”的顺序,组织教学。“空气中的灰尘”研究主要让学生知道空气是不纯净的,里面含有尘埃和其他杂质,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方,空气中所含的杂质越多,教育儿童要保护环境,保持空气的洁净。 6、各种各样的材料本单元教材力图通过对几种生活常见物品制作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我们身边的物品各种各样,组成它们的材料也是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在对不同材料的研究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

6、具有不同的特性。 7、我们学习了观察本单元共设计了“我学习了观察”、“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两课,在第一课中,以西瓜等为载体,牵引学生,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对观察有较全面和更新的认识。这是“回顾”。接下来在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中则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再实践”,走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路线。学生在这一课里将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观察研究岩石。 三、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

7、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3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教学安排:(每周3课时)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第一周 校园寻宝观察&l

8、dquo;宝贝” 第二周 整理“百宝箱” 第三周 身边的植物 第四周 常见的动物 第五周 本地的土壤 第六周 土壤的种类 第七周 土壤的保护 第八周 认识水流动的水 第九周 溶解浮与沉 第十周 地球上的水 第十一周 周围的空气 第十二周 流动的空气压缩空气 第十三周 空气中的灰尘 第十四周 形形色色的材料 第十五周 我们的衣服 第十六周 纸材料的应用 第十七周 我学习了观察 第十八周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九周 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考查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在以下科学

9、素养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 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10、。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1、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二、 教育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学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 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

12、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225班的科学课程,据了解,该班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很多学生为原来科技班的学生,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