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8113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23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史志编纂委员会主 编:王建宝常务副主编:李 勇副 主 编:杜雪松 李 平 车玉清编 委:张存信 侯胜利 王子琪 张建宾 李 军 毕建伟 张梦佳执行 编委:毕建伟(编审) 张梦佳(执笔)图 片:张海东目 录概述 1页第一章 园林管理机构18页 第一节 市级园林管理机构18页第二节 区级园林管理机构29页第三节 园林学会30页第二章 城市园林33页第一节 公园33页第二节 广场47页第三节 法规建设53页第四节 对外交流54页第三章 城市绿化58页第一节 城市道路和景点绿化58页第二节 单位庭院绿化68页第三节 居住区绿化71页第四节 县区绿化72页第五节 园林绿化植物75页第六

2、节 园林绿化达标单位77页第四章 苗圃、花圃和古树92页第一节 苗圃92页第二节 花圃96页第三节 古树名木98页第五章 大事记100页大同城市园林绿化志概 述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居内外长城之间,山环采凉、水抱桑干,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西眺朔漠、东瞻幽燕,屏三晋、拱京师,自古为边陲重镇,素有塞上明珠之美称。大同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迄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置云中、雁门、代都以来,大同历经秦汉魏晋,曾以一代京华、两朝陪都而闻名华夏,历史上几经辉煌。特别是北魏建都大同97年,历经六帝

3、一王,大同一跃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盛极一时。辽金时大同为陪都,元设大同路,明清时为九边重镇。1949年5月解放后,大同城区建为大同市,属察哈尔省。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销,与大同市合并。大同市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是晋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大秦铁路的起点,居神府、准格尔新兴能源区与京津唐发达工业区的中点,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全市辖四区七县,总面积1417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89平方公里;总人口310万,其中城市人口117万。全市辖左云、大同、阳高、天镇、浑源、广灵、灵丘七个县,城区和近郊划为城区、矿区

4、、南郊区和新荣区。大同市自然条件: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3 11434,北纬3901 4045。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带,平均海拔10001300米,地势起伏变化大,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构成基本地貌骨架。大同市主城区位于大同盆地中,西部有雷公山,北有孤山,东北部有采凉山。区内海拔10001500米,相对高程500米。区内主要水系为御河、十里河,两岸各形成一、二级阶地。御河以东有一处大湖泊文瀛湖,湖面面积4.88km2。大同市地处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的过渡地带。土壤类型为褐土向栗褐土过渡,褐土、栗褐土和栗钙土等交错分布。土壤特点:1)黄土分布

5、广泛,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量大,土壤侵蚀模数达30006000吨/ km2;2)土壤贫瘠、干旱。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0.61%,土壤保肥保水性差。大同市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少雪,天气寒冷,多晴朗天气,无霜冻期短,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温和,雨量集中于79月,多为局部大雨、暴雨及冰雹,常发生山洪。秋季气温骤降,降水量骤减,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大同全年平均温度为6.6,最冷月(一月)的温度平均值为-10.8,极端最低温度为-29.1,最热月(七月)的温度平均值为21.9,极端最高温度为37.7,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6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76.9毫米,蒸发量为2043.2毫米,是降水量的4.9

6、倍,年平均日照数达2753.3小时。大同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105科,439属,1030种,野生动物有65科,245种,有天鹅、黑鹳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大同自然植被为灌丛和半干旱草原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城区属温性落叶阔叶灌丛带。植物资源以落叶阔叶灌丛为主。回眸古城园林事业,从民国初期到1986年是大同市园林绿化的始创阶段。民国时期,大同市内供广大劳动人民休憩的公园、街头绿地根本没有,就是树木也是寥寥无几而且布局杂乱,只有少数官僚贵人建造的宅邸花园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古树。1917-1926年,张树帜为晋北镇守使时,在城内修建一座豪华别墅,即兰池,内有假山、浴池、花园、戏院等,并广种芝兰花

7、草。1933年,卢宗孚任大同县长时,在护城河边栽小叶杨数千株。1934年大同县苗圃(现在城区园林处所在地)栽有榆树、洋槐、松、柏等,1935年又栽有杨、柳、桦、椿、椴、枣、杏、李、榛子、葡萄、核桃、栗、山楂、梨、沙果。19311937年,常嗣明任山西省第三中学(校址在今大同师范)校长时,重视绿化,当时校园及十里河畔已绿树成荫。日本人入侵后,把学校占为兵营,树木几乎砍尽。建国前,大同市的树木主要集中在寺院、教堂、学府及军营内,受历次战争的破坏,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古树名木遗存无几,仅在上华严寺遗有清代栽植的国槐一株;修道院(院址在今大同市第七人民医院)遗有民国初年栽植的国槐、桧柏2株;首善医院(院

8、址在今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遗有民国间栽植的杨树数株;云冈石窟前遗有清代栽植小叶杨3株。此外,城东北隅九仙庙街有苗昆生私人花圃一处,称苗家花圃,内有自己培养的花木20几种供出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委和市政府非常重视园林绿化工作,设立了园林管理机构,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新建了公园、苗圃、小游园、草坪。1951年建立南关苗圃,1952年建立大同公园和平旺苗圃,1955年建立西韩岭苗圃。并在党的领导下,历年来大搞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群众运动,大同市园林绿化面貌焕然一新。在解放初三年恢复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共植树32.8万株,成活率达到85%,在五八、五九年大跃进时代,大搞群众性插大棒运动,

9、插80公分长的大棒共317万株,成活率为30%;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里,即1960年到1962年,共植树1.3万株,在大同绿化史上处于低潮阶段。自然灾害过后,国家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恢复了元气,全市又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1964年植树82.5万株,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10年间,大量园林绿地被挤占,作为它用,大同市191亩公共绿地被改作它用,城市树木、花草随意砍伐、草坪破坏、园林绿地面积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许多园林绿地被损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10、,大搞植树造林,种花种草,采取专业队伍和有条件的单位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苗圃建设,以植树造林为主,大搞普遍绿化。对城市主要街道进行美化、香化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绿地和小游园,并发动各单位进行庭院和四旁绿化。大同市的园林绿化步伐大大加快了,处于稳步持续上升阶段,每年植树4050万株。继1952年建成大同公园后,又相继于“六五期间”建成儿童公园、口泉公园和初具规模的云冈公园,并修建了东关街心游园、迎宾路游园、火车站游园、北门外游园等大小游园5个。从建国到1985年以来,大同市的群众性绿化工作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处于马鞍状变化,但总体的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

11、导下,每年抓住春秋绿化黄金季节,不失时机地大搞群众性植树绿化,大同市从1953年至1985年共计植树1012万株,截至1985年底保存下来的树木为160.2万株,保存率为15.8%,由于大同市地处塞外高原,风大沙多,无霜期短,气候干燥,雨雪稀少,土壤偏碱,这样的大陆性气候对园林树木生长不利,影响树木成活,加之只贪数量管理跟不上,以及各种形势的损毁砍伐,造成多年来植树数量大,但存活率不高。1949年1985年底,大同市共建公园4个,占地面积1043.4亩;小游园4处,占地面积13021.2平方米;全市绿化总面积达776.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72公顷,苗圃面积95公顷;城市园林树木共计208.

12、7万株,其中乔木159.24万株,灌木54.1万株,绿篱18.13万延长米,草坪29.4万平方米,草花29.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7.8%,人均公共绿地0.99平方米。1986年以前可以说是大同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始创阶段,1986年到2004年的18年,是大同市园林绿化事业从起步成长到发展壮大的一个历史进程。1986年,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上实行了市区两级管理,将城区道路绿化,街心公园,南关苗圃、文瀛湖苗圃下放城区政府管理,并组建成立了城区园林处;将矿区道路绿化、平旺苗圃下放到矿区政府,并组建成立了矿区园林处。1987年起市委、市政府开始重视庭院绿化工作,大同市正式开始评比创建园林化达标单

13、位,山西柴油机厂、大同齿轮厂、电力技工学校、大同机车厂、大同二电厂、山西化工厂、中国人民解放军39100部队等31家单位获得首批大同市园林化达标单位称号,以后逐年进行评比创建。1988年市政府正式开始投资建设永泰公园,1989年市政府批准筹建新平旺公园。截至1989年底,全市园林绿化面积达116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1.2%。进入90年代到2000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绿化大同、美化古城”活动,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进入稳步提高阶段。城市绿化植树每年50万80万株,新建南北路、迎宾路、南关街、工农路、大庆路等主要道路绿化美化已经初具规模;城市园林基本建设是永泰公园一期工程续建、平旺公

14、园整体设计和基础工程;建成了兴国寺游园和南寺游园,重点建设了新开路绿带、东风里绿带和大西街标准绿化街;为促进大同市旅游业发展,配合同云路建设,完成了五里店小站绿化带,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四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旅游通道景观;高标准的完成了南出口道路绿化任务,增加绿化面积一万平方米,使南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形象工程;完成了红旗广场改造及绿化任务,增加花灌木两千平方米、长青绿篱七百余平方米,使广场绿化色彩丰富、更为美观;作为大同市首部规范城市园林绿化的地方性法规大同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于1995年6月29日颁布实施;在公园管理上提出了“三大效益”即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深入开展“创三优”活动

15、,即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从90年代起,市园林处开始每年在红旗广场或几大公园内举办各类花展,美化环境、丰富广大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并选送全市征集的优秀盆景、花卉、根雕作品参加全省或外省市各类园艺展览。截至2000年底,大同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939.1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84.25公顷,行道树绿地覆盖面积152.4公顷,单位附属绿地覆盖面积603.5公顷,居住区绿地覆盖面积144公顷,风景林地200公顷,防护林绿地覆盖面积492公顷,生产绿地面积163公顷。城市绿地覆盖率达2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平方米。2001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以城市绿化为主要内容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当时的温家宝副总理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不久山西省和大同市也相继召开了省、市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大同市委、市政府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确定2001年至2003年为“城市绿化年”。大同市紧紧抓住这三年时间,深入开展“城市绿化年”活动,坚决贯彻省政府有关要求,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大同市园林绿化有了迅猛的发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各项绿化任务指标,每年在三、四月份之间,召开一次全市绿化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年的绿化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从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全市各行各业统一思想、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