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80083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25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标投标)南岗镇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山区南岗镇农业示范区循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项目技术标Hefeichengjiandaoluqiaolianggongsi 合肥城建道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蜀山区南岗镇农业示范区循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合肥城建道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九月十二日编制说明:我公司收到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业主方带领下进行了现场考察。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企业实力编写此初步施工组织设计。计划总工期105个日历天。工程质量达合格等级。安全生产无事故,达到“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蜀山区南岗镇农业示范区循环道路拓宽

2、改造工程施工项目2、 建设地点:南岗镇农业示范区3、建设单位:南岗镇政府4、监理单位:待定二、工程内容本次拟建的道路位于合肥市南岗镇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园区位于南岗镇北侧,现状多为农田、沟渠和村落。本次设计的循环道路现状为宽度4.5m5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长为8.5公里,路面高程起伏较大,沿线两次跨越蜀山干渠。现将该路改造为断面6m,集农业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道路。道路的建设对提升园区档次,方便园区对内及对外交通,活跃园区内旅游度假氛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道路结构根据老路现状分为三种型式,打裂压稳破除重建道路新建,确定如下:1、打裂压稳绑宽部分: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SB

3、S改性剂3%-4%) 粘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乳化沥青下封层 满铺复合土工布 透层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压强度3.0 Mpa,压实度97满铺钢塑格栅(全路段满铺,包括绑宽部分)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3.0 Mpa,压实度972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2.5 Mpa,压实度96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压实度95路床压实 压实度94打裂压稳部分: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剂3%-4%) 粘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乳化沥青下封层 满铺复合土工布 透层20cm厚4.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压强度3.0 Mpa

4、,压实度97满铺钢塑格栅(全路段满铺,包括绑宽部分)采取打裂压稳处理旧水泥砼路面(验收弯沉值70(0.01mm))3、道路新建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剂3%-4%) 粘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乳化沥青下封层 满铺复合土工布 透层3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3.0 Mpa,压实度97(分两层压实)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压实度96路床压实 压实度94三、工程工期要求:本工程要求在105个日历天内完成。四、工程质量要求:本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合格等级。五、施工现场条件:已基本满足施工条件。第二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土方工程路基

5、土方:开工前应编制详细土方施工方案,包括排水措施、土方平衡方案、取土弃土地点、机械种类、保证质量及安全措施等。1、场地清理:施工要求:(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杂土,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30cm内的草皮、树木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2)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范围的树根应全都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3)拆除设计红线范围内的破坏严重的旧混凝土板,装车运至弃土场。2、路基挖方开工前除应进行地下建筑物的调查外,还应仔细考虑堆土位置,汽车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等问题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要求:(1)

6、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采用掏洞取土。(2)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正施工方案,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4)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线路中心线桩,两侧边线桩,各主要工程建筑物的位置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按设计横断面计算挖方坡顶位置,测设坡顶桩。每隔20m及地形变化较大处,均测设中线、边线桩、并设填挖高程标志,小量填挖地段在木桩上标明填挖高度。用机械挖土时,在机械

7、行进的前方设立明显的标杆,路基边线桩不得短于0.5m。测定取土坑时,应在内外坑边钉桩,桩上标时挖土深度,待挖至坑底2030cm时,用水平测量定出设计纵坡后再继续挖掘。挖方段应予留1530cm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个别处如有超挖、应用与挖方相同的土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压实度。质量控制:(1)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形及边坡度应符合图纸要求。(2)外观上路基表面平整、密度、曲线圆滑、边线顺直、边坡面平顺稳定;边沟整齐,沟底无阻水或积水现象。(3)其余检测项目,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3、路基填方施工要求: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用不同类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用同类填

8、料;当用细粒土作填料时,若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应采用晾晒或掺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处理。开挖路槽后选择质量较好的回填土,分层铺筑夯实。如一层压实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必须分层压实。如发现与回填道路路基要求不符的土层时,在道路路基范围内必须全部清除后,再按要求重新换填碾压。施工时应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回填碾压。挖方、不填不挖、填方高度小于80的原地面,如一层压实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必须分层压实。填方、不填不挖路基,须清除杂草、腐植土,其翻挖原地面深度不小于30,其压实宽度每侧应宽出路床30。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规定时,可采用晾晒、换

9、土、石灰处理等措施。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草、树根、塑料袋等杂物。管、涵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或等于50方能上压路机。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口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土质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要求见下表: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范围(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填 方00.3089695900.300.8059695900.801.5049494871.50以下3939287挖 方00.3089695900.300.805969590注意事项:本项目路基为新建道路,根据道路地

10、质资料和地形特点,施工前应对路基跨越沟塘的原状土进行清淤换填处理,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同时应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对沿线地表覆盖土进行清除。清除地表覆盖土后,填方段原地面应进行清表处理挖方段超挖处理。以填筑土为分界线为参考地面线,低填和挖方段,超挖厚度以路槽底面向下0.5m,填筑土高度达于1m的路段,清表厚度为0.2m。(1)机械填土时应分层(虚度2030 cm)填筑,每层土壤应以推土机或人工仔细整平,并在路堤整个宽度内使机械均匀分布行驶。(2)用人工运土填筑时,应先轻碾,后重碾压实。(3)碾压工作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1520 cm,约碾5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道,且达到要求

11、密实度为止。(4)碾轮外侧距离填土边缘不得小于50 cm,以防止溜坡事故,可将路堤填土两侧加宽50 cm,碾压成活修整到设计宽,如路基边缘等不易碾压时,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打坚实,用人工夯一般提夯高度在80 cm以上,夯与夯之间重叠1/3,每层至少夯打三遍。(5)碾压时应注意均匀一致,并随时保持土壤湿润,不得干压。(6)填土施工进程中,应经常检验土壤含水量及压实度,按要求做度验记录。质量控制:(1)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度符合要求,层面平等、顶面路拱符合要求。(2)外观上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曲线圆滑,边线顺直,边坡面平顺稳定。(3)严格按规范检测其它项目。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一)、

12、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 在铺筑级配碎石基层前,将土基层表面的浮土、杂物清扫干净,并用压路机碾压数遍,使路基宽度、平整度、压实度、横坡度及弯沉值均达到验收标准。2、 施工测量:施工前恢复中线,在路基两侧每10m设一高程桩,并复核挂线标高,确认无误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图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2)验收基床底层: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3)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按10m一桩,放中线和边线,设置钢丝绳基准线。(4)拌和:根据设计文件级配要按比例

13、分别分批进各类石料到堆料场,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场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拌和需要各种级配的碎石数量,以使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5)运输:装料时,车要有规律的移动,使混合料在装车时不致产生离析。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并保证足够的运输车辆从拌和场地到施工段落。 (6)摊铺:摊铺时以日进度需要量和拌和设备的产量为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基床表

14、层下层的级配碎石的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在用平地机摊铺时,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7)碾压:级配碎石碾压时的含水量控制在由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采用三轮压路机、重型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8)检测: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的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各类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规定,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机械组织路基交验完成后,按照计算出的工程数量进行堆料,按配合比进行拌和后,集中堆放进行闷料。拌和料闷料场必须根据生产量确定场地大小,每个闷料场地都应事先平整、碾压并作适当硬化处理,以避免雨季场地坑洼、泥泞和污染集料。每天早晚应安排洒水车对放在闷料场的级配碎石进行洒水,夏天、雨季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