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7883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征求意见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一年十一月前 言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的发布与实施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措施,是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是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也是政府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 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从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中摘录的,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必须严格执行的技术条款。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2004年版强

2、制性条文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水利标准化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水利工程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不断推进,水利部决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2004年版强制性条文进行全面系统修订。本次修订以2004年版强制性条文篇章框架为基础,由原来的七篇调整为八篇。其中,将“流域(河流)规划”节名调整为“流域(区域)规划”,删除了“设计文件编制”一篇和“水利工程设计”篇中的“抗冰冻”一节内容;在“水利工程施工”篇增加“工程安全鉴定”一节。2004年版强制性条文修订后名称定为“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涉及水利工程

3、建设标准有96项,共有624条强制性条文,标准名称及强制性条文数量详见附表。 130目录第一篇 水文测报与工程勘测11 水文测报12 工程测量33 工程地质勘探4第二篇 水利工程规划121 流域(区域)规划122 工程规划与水文水利计算14第三篇 水利工程设计191 建筑物级别确定192 洪水标准和安全超高242.1 洪水标准242.2 安全超高293 安全要求343.1 稳定与强度343.2 抗震543.3 防火563.4 劳动安全584 水工建筑物设计594.1 挡水、蓄水建筑物594.2 输水、泄水建筑物634.3 水电站建筑物654.4 安全监测665 工程管理设计69第四篇 水利工程

4、施工711 安全与卫生711.1 安全711.2 卫生872 土石方工程912.1 开挖912.2 锚固与支护933 砌石工程944 混凝土工程964.1 模板964.2 钢筋974.3 浇筑974.4 温度控制985 防渗墙与灌浆工程995.1 混凝土防渗墙995.2 沥青混凝土防渗墙1005.3 灌浆工程1006 单项工程1016.1 堤防1016.2 土石坝1016.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1026.4 碾压混凝土坝1036.5 水闸1036.6 小型水电站1046.7 泵站1057 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1057.1 质量检查1057.2 工程安全鉴定1067.3 工程验收106第五篇 机电与

5、金属结构1071 水力机械1072 电气1083 金属结构115第六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征地移民1181 环境保护1182 水土保持1223 征地移民123附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及其强制性条文清单128第一篇 水文测报与工程勘测 1 水文测报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 50179932.2.15 水文测验河段应设立保护标志。在通航河道测流,应根据需要设立安全标志。严重漫滩的河流,可在滩地固定垂线上设标志杆,其顶部应高出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GB 50159925.3.2 在测站附近发生泥石流时,应及时向领导机关报告情况,并根据需要按下列要求进行调查: 一、调查暴发泥石

6、流前后的降水过程或时段降水量,有困难时应调查降水总量及历时; 二、调查流域面积、河沟长度、山坡及河沟坡度,土质、植被及河床冲淤,滑坡或塌方等地质、地貌情况,估算固体物质来量并详细记录和拍摄现场实景; 三、在不同断面处,采取代表性的泥石流堆积物样品,仿原样搅拌后取样,送中心实验室进行含沙量、颗粒级配及有关项目的测定与分析;四、估算泥石流洪峰流量和总量等特征值,最后整理调查记录,编写调查报告。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SL27620024.1.1 水文测站设施建设应分别满足防洪标准和测洪标准的要求。当出现防洪标准相应洪水时,应能保证设施设备、建筑物不被淹没、冲毁,人身安全有保障。当发生测洪标

7、准相应洪水时,水文(水位)设施设备应能正常运行。测站测报工作应能正常开展。4.1.2 水文(水位)站的防洪、测洪建设标准应根据水文测站级别划分原则和水文(水位)站的重要性,按表4.1.2的规定执行。 4.1.3 水文测站岸上观测设施和站房防洪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非平原河网地区,测站岸上观测设施和站房应建在表4.1.2规定的防洪标准洪水水位1.0m以上;测验河段有堤防的测站,应高于堤顶高程;平原河网地区按需建设;雨量、蒸发及其他气象要素观测场地高程宜设置在相应洪水水位以上; 2 测站应建设高水观测道路,平原地区的测站可根据需要配备应急观测所需的交通设备(如快艇、冲锋舟、小机船等); 3 测

8、站专用变压器、专用供电线路、专用通信线路及通信天线应建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0m以上; 4 测验河段、码头应有保护措施,确保出现高洪水位时不因崩岸或流冰而导致岸边设施和观测道路被毁; 5 沿海地区的水文基础设施应能抵御十二级台风。4.1.4 水文测站测洪标准与报汛设施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位监测应能观测到历史最高最低水位。测验河段有堤防的测站,应能测记到高于堤防防洪标准的水位。水位自记设施应能测记到表4.1.2规定测洪标准相应的水位。 3 各级测站的测洪标准应符合表4.1.2的规定。测验河段有堤防的测站,应能施测与堤防防洪标准相同的洪水。对超出建设标准的特大洪水,应有测洪应急方案,并应根据

9、确定的测洪应急方案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配置和设施建设。 5 有水情报汛任务的测站,应配置能够确保雨、水情按测站水情任务书及时报汛的通信设施和设备。6.9.4 对于水文测站从事水上作业人员,应配备救生衣等。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L443-2009 3.1.5 为确保缆道操作与运行安全,测站应根据需要配备下列装置: 1 水平、垂直运行系统的制动装置。 2 极高、极远、极近的标志或限位保护装置,限位保护装置应独立于正常操作系统。 3 在通航河流进行测验时,应按航道部门的规定设置明显的测量标志。4夜间测验时的照明装置。7.1.4缆道主索、工作索等,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 1 钢丝绳每一年搓绕节距(钢

10、丝绳拧一周的长度)长度内,断丝根数顺捻超过5%;交捻超过10%时(见表7.1.4)表7.1.4 钢丝绳报废标准钢丝索构造搓绕型式一搓绕节距长度内断丝根数619+1交绕12顺绕6637+1交绕22顺绕11661+1交绕36顺绕18 2钢丝绳中有一股折断时。 3钢丝绳疲劳现象严重,使用时断丝数目增加很快时。 4使用达一定的年限时。使用年限可由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局(总站)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具体规定。2 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 SL 197972.2.25 各等级埋石点均应绘制点之记,测量标志和埋石应按测绘法及测量标志保护条例委托当地城镇、乡村妥善保管。五等点视需

11、要托管。四等和四等以上埋石点的规格、要求、点之记和托管书应符合现行的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五等埋石点之记和埋设要见附录A1。2.2.59 GPS测量的选点和埋石应符合以下规定: (5) GPS点的埋石应具有永久性和稳定性,点位确定后,应绘制点之记,其格式见附录A2。3.1.9 高程控制点标石应选埋在土质坚硬、稳定、安全僻静、利于长期保存、便于观测的地方。须永久保留的标石占用的土地必须取得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使用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并办理征地手续。高程控制点标石或标志的埋设规格、材料用量见附录B1和附录B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1.0.8 施工测量人员应遵守下列准则。

12、(5) 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险作业。 3 工程地质勘探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T50487-2008 5.2.7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坝高大于200m的工程或库容大于10109m3的大(1)型工程,以及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地区的坝高大于150m的大(1)型工程,应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5 地震安全性评价应包括工程使用期限内,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坝址基岩地震动参数。6.2.2 可溶岩区水库严重渗漏地段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1 可溶岩层、隔水层及相对隔水层的厚度、连续性和空间分布。4 主要渗

13、漏地段或主要渗漏通道的位置、形态和规模,喀斯特渗漏的性质、估算渗漏量,提出防渗处理范围、深度和处理措施的建议。6.2.6水库浸没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5 建筑物浸没区和范围较大的农作物浸没区应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当浸没区地层为双层结构,且上部土层厚度较大时,应分别观测下部含水层和上部土层内的地下水动态。6.2.7 水库库岸滑坡、崩塌和坍岸区的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查明水库区对工程建筑物、城镇和居民区环境有影响的滑坡、崩塌的分布、范围、规模和地下水动态特征。2 查明库岸滑坡、崩塌和坍岸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调查库岸水上、水下与水位变动带稳定坡角。3 查明坍岸区岸坡结构类型、失稳模式、稳

14、定现状,预测水库蓄水后坍岸再造范围及危害性。4 评价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滑坡、崩塌体的稳定性,估算滑坡、崩塌入库方量、涌浪高度及影响范围,评价其对航运、工程建筑物、城镇和居民区环境的影响。5 提出库岸滑坡、崩塌和坍岸的防治措施和长期监测方案建议。6.3.1 土石坝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2 查明坝基河床及两岸覆盖层的层次、厚度和分布,重点查明软土层、粉细砂、湿陷性黄土、架空层、漂孤石层以及基岩中的石膏夹层等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的情况。6.4.1 混凝土重力坝(砌石重力坝)坝址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2 查明岩体的岩性、层次,易溶岩层、软弱岩层、软弱夹层和蚀变带等的分布、性状、延续性、起伏差、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与上下岩层的接触情况。3 查明断层、破碎带、断层交汇带和裂隙密集带的具体位置、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