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7765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1 草原 教案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草原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教学难点背诵第一、二自然段。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预习要求认识字词,熟读课文。学法指导自读| |分角色读, 小组合作交流, 谈谈对草原的感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 ,组织学生讨论.教具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第 一 课 时教 学 过 程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1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

2、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2这节课我们首先走进西部草原,去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一、新课导入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课题:1草原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板书:美)师: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板书:风光(景色)美人情美)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2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

4、那么(明朗、晴朗)。”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清鲜、明朗的准确。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出示草原图片理解“一碧千里”。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知识拓展:中国画(按照范围来分;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工具,中国画的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品读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5、,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话练习: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品读句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句子比较: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师: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画面欣赏音乐天堂3师小结

6、: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4师: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欣赏歌曲,思考问题。生字认读, 要求读准字音.默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句子。读句子。读句子。读句子。句子比较。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背诵第一段。第二课时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一、复习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7、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说说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中体会到的?2品读句子。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你怎样理解“洒脱”

8、?(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板书:热情好客)3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4交流讨论。句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9、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师:瞧,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句2:奶茶倒上了,手抓羊肉。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师:草原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

10、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是呀,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留连不已,难分难舍。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草原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2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草原的特点。读句子。思考:你怎样理解“洒脱”?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默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与句子。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记忆本课生字新词。3完成本课练习。4预习丝绸之路板书设计 辽阔 碧绿 景美草原 热情好客 蒙汉情深 人更美教学后记检签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