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 落花生(导学案)

上传人:思无****9 文档编号:119675196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 落花生(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 落花生(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 落花生(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 落花生(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落花生课题落花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本导学案设计力图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将重点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习落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最后,领悟作者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实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学前准备1.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

2、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前准备1.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知道落花生名字的来历。(师生)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出示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2.板书课题。

3、1.学生猜谜。2.齐读课题。1.说说你对花生的了解。_ _ _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组织学生自学字词。3.启发思考:作者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1.自由读课文。2.疏通字词。(1)要特别注意,“空地”的“空”读第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2)新词理解。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3.小组讨论,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便宜(bin pin)空地(kng kng)买种(zhng zhng

4、)散开(sn sn)3.课文以“落花生”为题,写了一家人 花生、 花生和 花生的事。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启发思考: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全班交流。种花生、收花生略写,过收获节时谈花生是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主次分明能加深对文章主题的体会。4.课文详写的内容是 ,略写的内容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_。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品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作业。教学反思本篇文章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却很深刻,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课上孩子们都能很好地集

5、中注意力听讲,同时也能积极发言。只有个别孩子仍然思想“开小差”,不能控制自己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作为教师,我会尽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学习重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写了哪些内容。2.导入新课

6、。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感悟寓意。(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启发思考:收获花生后,全家人的心情怎样?3.组织讨论:“我们”分别认为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收获花生后,全家人心情的句子。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花生的品质。我们认为花生味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把果实埋在地里,即使成熟了也不急于表露。5.读课文第10自然段,完成练习。(1)花生最可贵的是: (2)文章把花生和 、 、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三、读写结合,感悟写法。(用时:10分钟)1.组织学生分角色读课文。2.出示父亲的

7、话,启发思考:父亲借落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3.指导完成小练笔:试着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它。1.分角色读课文。2.齐读父亲的话,感悟借物喻人的写法。3.完成小练笔。4.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小练笔。5.评议最佳小练笔。6.小练笔。模仿落花生写一种熟悉的事物。 四、积累语言。(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第10自然段中父亲的话。2.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写法。1.自由背诵第10自然段中父亲的话。2.回顾课文的写法,交流感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一个问题:课文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

8、学生兴趣盎然。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落花生教学片段在辩论中升华主题(教学拓展点)师:有的同学说桃子、石榴、苹果好,又好看,又好吃,那么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应该做怎样的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巡回听取意见。)师:落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只能择其一,选落花生的同学请到前面来。说说你想做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看谁能说服对方。(学生纷纷举手。)生:我想做落花生,因为如果太夸耀自己,有些人会嫉妒。师:太夸耀自己,会遭人嫉妒。好

9、,我们听听桃子、石榴、苹果们的意见。生:桃子、石榴、苹果挂在枝头,长得好看,它们虽然在炫耀自己,但它们确实很有用,有炫耀的资本。师:讲得好。生:我们落花生非常谦虚,虽然有用,但不炫耀,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师:名言,这就是落花生的品质。生:桃子、石榴、苹果挂在枝头不是代表骄傲,它们是在表现自己,而且现代社会是需要人讲体面的,如果不讲体面,应聘工作时就没有哪家公司会聘请你的。师:你们高高地挂在枝头不是炫耀吗?生:这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师:真是好口才。生:落花生是旧时期的观念,桃子、石榴、苹果是21世纪的观念。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奉献,不讲体面,那么大家都会瞧不起你。应该让大家看到你的

10、长处,这样你才能得到重用,所以应该像桃子、石榴、苹果。师:对,现在做广告,还要各种包装,宣传自己,有道理。生:我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知识和能力,但如果不将知识和能力像苹果那样挂起来让别人看到,也是没有用的。师:好,辩论到此结束。到底要做怎样的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等你们慢慢长大,会有更深的体会。赏析: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也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突出“议花生”这部分内容。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了比较,是不是说后者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价值呢?教者抓住“在当今社会应该做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他们各抒己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