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7400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培训)《管理心理学》(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的】管理心理学是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兴起的一门边缘性的独立学科。学习和研究它,主要是从了解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规律入手,以求解构人的行为动力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极大地调动起人的工作积极性。【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对管理心理学科有一基本了解,包括它的理论基础,它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学习方法】在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和西方管理文化的背景比较中,一方面去开掘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对我们今天管理所具的现代意义,另一方面去学习西方管理文化对我国管理所具的借鉴作用。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

2、支,也是管理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综合了社会学、社会心一学、人类学、管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组织管理中的人的心理行为规律。因此,这门学科既带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内容,它属于边缘学科。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即是研究在各种组织系统中,人与人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行为现象的规律性。换句话说,就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性。从这些规律性入手,一方面帮助管理者提高对人们在组织群体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能力、引导能力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采取有效的组织激励手段,调动人们的工作

3、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选拔优秀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提供心理依据。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主要概括为4个方面: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个体心理包括社会知觉、个性倾向性、个性主理特征等方面的内容。个体是构成一个组织群体的分子,个体心理素质的好坏与组织群体的整个生产和工作效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管理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主要是从二个角度展开,一是研究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二是研究其差异性与工作效率间的关系。群体心理主要研究二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在其独处时与在群体相处时的心理差异;二是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比如,群体规范、人际关系、群体内聚力、群体规模、意见沟通等特点

4、对个人的心理行为以及组织心理气氛的影响。群体是由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的人际关系等心理理因素对个体的情绪以及积极性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领导心理也是从二个角度展开的:一是从静态角度。一方面是对领导者个人的研究,即什么类型的人可以当领导,作一个领导人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品质、能力、作风、行为);另一方面是对领导班子的研究,如何才算优化组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个性结构、专业结构等),由于这种研究不是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进行实绩考察,而是在某一时期,拟定某一个假设标准来进行定量定性观察,故为静态研究。二是从动态角度。研究领导的方式方法,即研究领导的个体行为或集体行为的最佳模式。因为这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绩

5、观察,故为动态研究。虽然领导者同是一个个体,领导班子也是一个群体,但是,他们具有不同一般个体和群体的职责与功能,所以领导心理问题的研究成为管理心理学的特殊课题。组织心理着重研究组织结构、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组织文化等因素对成员心理及组织效率的影响。因为组织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群体,为实现组织目标组合而成的大系统。因此,它不同于普通群体,而有层次机构的设置,有管理的范围和职级、有责权的分配等问题,故构成了管理心理学中独立的课题。四、管理心理学的任务管理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来提高组织效率。管理是一项社会职能。按其管理对象来看,包括了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按其管

6、理过程来看,包括了目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考核等环节。很显然,对于管理对象中的各个不同因素和管理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环节的掌握和推动,最终都得由人来实现,因此,现代管理工作的动力与核心,只能是人以及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也越来越显示出其意义。管理心理学的重点就是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课题,通过研究组织群体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手段改进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管理心理学第二个重要任务是对职工进行管理教育。西方管理学的唯一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资本家获取更多的利润

7、。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企业、事业单位,除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外,都还负有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因此,可以通过管理心理学的思想意识教育、心理咨询、行为指导等功能来对职工进行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第三个任务是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科学引进到我国,时间并不长,我们在学习和介绍西方管理心理学原理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我国管理工作的实际,研究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来。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一、管理心理学与心理科学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心理学应用学科。它是心理学在管理部门中的应用,因此,主要以普通心理学为其基础理论。普通心理学是

8、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情绪、意志等(概括地说,即是知、情、意);另一方面是人的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个人身上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在组织管理中的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因为,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管理者如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人的工作行为积极性的调动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

9、一是心理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两者比较,前者是主要的。因为,人的行为和心理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任何工作行为积极性的高低,都是源出于人的心理因素。因此,管理心理学即是试图用普通心理学理论来分析人的工作行为:什么心理因素决定人的工作效率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组织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作用对个人的心理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反映,所以说,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是主干与分支的关系。二、管理心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心理学是管理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管理科学从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到70年代以后的系统管理理论,它一变过去近代管理理论只

10、是着重生产过程的分析和组织控制的研究,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做法,而是主要研究人群关系和分析系统工程。开始突出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而且强调任何一个劳动者都不是孤立的,应该重视社会和心理对他们的影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用运筹学和其他科学的方法,对与管理对象有关的所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分析。随着现代管理到系统管理对人的因素的重视,管理心理学应运而生。它最早以管理理论中的美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HMunsterberg)的心理技术学理论、梅约(E、Mayo)的人际关系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clow)的需

11、要层次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于50年代开始在管理中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由此我们可见,管理心理学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部分,是管理科学中侧重研究如何将劳动者作为管理的核心与动力来进行有效管理的那一部分。三、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学科群。它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一切与人的行为发生有关的学科都揉合到一起。行为科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运用到政治领域、教育领域、医疗卫生等许多方面,当把它运用到组织管理方面,便叫做组织行为学。这也就是说,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都是管理科学中的行为科学学派专门用于企业管理的分支

12、学科。它们都是研究组织管理中的个人和团体的心理行为,其特点都是既注意个人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强调完成组织目标与实现个人目标的相一致性;其理论基础都是心理学与管理科学的综合,因此,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再密切不过了。所以,从早在6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的系统的工业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组织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专著来看,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容基本相同,事实上,两者的研究在这时已经趋向一致。从这个角度说,管理心理学是构成行为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组织行为学部分。第三节 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况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动态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行为学,它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在它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

13、,曾有一段理论准备和实践运用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说,管理心理学最早从心理技术学开始的(心理技术学最初的名称是劳动心理学)。首次对心理技术学进行具体研究工作的是原籍德国后侨居美国的闵斯特伯格(HMunsterberg 1863-1916)。他于1912年发表了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一书,提出要将心理学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的理论设想。他在这本书中主要论述了如何用心理测验方法来选拔合格工人等问题。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梅约(Elton Mayo)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着重研究组织管理中的人群关系和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行为的影响问题,这无疑

14、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梅约也被公认为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这门综合性学科被改称为“行为科学”,这次芝加哥大学讨论会后,福特基金会成立了“行为科学部门”,1952年又建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行为科学包括了对“人机”关系的研究和对“人人”关系的研究,前者将人和机器作为一个系统,探讨机器和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如何相互适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之为“工程心理学”;后者是将人和人作为一个系统,探讨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行为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生产率的目的,这一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15、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心理学”。50年代以来,行为科学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四个区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际关系”的研究;4、企业中领导方式的研究。我国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随着现代管理科学传入我国,作为现代管理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心理学也随之传入。近二十多年来,管理心理学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1、建立了学术组织与教学和科研机构。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筹建了“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把我国的工业心理学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工程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198

16、5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它标志着行为科学或管理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2、翻译和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中国学者编写出版的行为科学与有关管理的丛书和报刊文章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类著作已有近百种。3、为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讲习班,培训来自全国各大中型企业的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推广和普及管理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全国100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行为科学和管理心理学课程,虽然课程的名称有所不同,有的称“管理心理学”,有的称“组织行为学”。4、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目前,我国有两个管理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科院心理所和原杭州大学心理学)和若干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出了一批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二、管理心理学的中国化途径从1979年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正式引入中国以来,在我国经过数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