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7386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目录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研究1第一章 绪论31.1 选题意义31.1.1理论意义31.1.2 现实意义31.2 研究方法31.3 论文结结构安排5第二章 电信行业竞争分析62.1 行业竞争背景分析62.1.1 电信重组重塑市场竞争格局62.1.2 3G牌照拉开竞争序幕72.1.3 三网融合满足业务需求82.2 行业竞争现状分析82.2.1 现有竞争者92.2.2 潜在威胁者132.2.3 消费者142.2.4 供应者152.2.5 替代者152.3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162.3.1增量市场下降,存量客户市场竞争明显162.3.2 竞争重点由语音服务向数据

2、业务转移172.3.3 从单一产业链结构,逐步向多种生态系统转变18第三章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213.1 企业竞争力213.1.1 竞争力的内涵213.1.2 竞争力的基本特征223.1.3 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33.2 企业核心竞争力253.2.1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253.2.2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283.2.3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293.3 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区别30第四章 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分析334.1 中国电信的经营现状334.2 中国电信SWOT分析344.3 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分析364.3.1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364.3.2 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

3、评价54第五章 中国电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和策略595.1 制定长远规划,占领竞争至高点595.2 完善品牌体系,提高品牌价值605.3 提升服务能力,增加客户价值615.4 加强网络建设,提升产业链影响力62第六章 结论65参考文献66致谢69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意义1.1.1理论意义通过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本文提出了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根据电信行业的特点提出了电信企业核心竞争率的概念和内涵,这对电信企业界定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结合电信企业的特点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建了电信企业的核心

4、竞争力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模型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用模糊评价法和标准化法对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这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1.1.2 现实意义本文在电信重组后进入3G时代的行业背景下,分析了电信行业中的现有竞争者、潜在威胁者、消费者、供应者、替代者五个方面的竞争状况。通过分析得出目前电信行业的竞争特点有:增量市场下降,存量客户市场竞争明显;竞争重点由语音服务向数据业务转移;从单一产业链结构,逐步向多种生态系统转变。通过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分析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在3G时代,面对市场宏观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国电信必须充分认识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

5、关键,是取得优势最有效的保证。本文在最后提出了中国电信在3G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和策略。1.2 研究方法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数学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阅读法、归纳分析法、模型分析法,运用一般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了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评价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3G时代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1) 归纳分析法 核心竞争力理论虽然研究者比较多,但本身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梳理,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界定了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核心竞争力概念与特征,分析了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电信行业的特征进

6、一步界定了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2) 模型分析法在分析电信行业竞争现状时,从五力模型的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消费者、供应者和替代者的五个方面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考虑周全。运用价值链模型和电信行业的特点,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建了电信行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3)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结合本文的分析采用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有些数据可以从相关文献或者年报得到,但是有些数据只能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4) 模糊评价法采用模糊评价法对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中除有硬指标外,还有大量的软指标。软指标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同样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

7、的评价应该运用模糊评判法。(5) 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之后,由于每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的权重不一,权重的确定无法用数学解析方法直接推求,层次分析法就是指把问题嘚内在层次与联系判断量化并作出方案排序的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系统分析。(6) 极值处理法指标体系中评分值的标准化处理采用了极值处理法。在多指标评价中,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不便于分析,甚至会影响评价的结果。因此,要统一标准,首先要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函数变换将其数值映射到某个数值区间,以消除量纲将其转化成无量纲、无数量级差别的

8、标准值,然后在进行分析评价。1.3 论文结结构安排论文的第一章,首先介绍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最后简单介绍论文的结构安排。论文的第二章,首先从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三网融合三个方面介绍电信行业竞争环境的背景情况。接着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电信行业的竞争现状,从现有竞争者,潜在威胁者,消费者,供应者到替代者五个方面电信市场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从电信行业的竞争特点。论文的第三章,分析了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基本特征、评价指标体系;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基本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来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区别。界定了核心竞争力概念和特征及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

9、特征,并分析了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论文的第四章,本章是论文的重点,首先结合中国电信的目前状况,分析了中国电信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的优势、劣势,以及中国电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在中国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本文从波特价值链理论研究出发,紧密结合电信企业的特征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构造了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再次,在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设立了模糊评价法的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在为各个指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由于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不便于分析,因此采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模糊一

10、致矩形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电信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能力、品牌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网络质量上,并对这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并分析。论文的第五章,分析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将会受到的挑战,为树立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应该采取的战略,主要包括:加强战略实施能力,占领竞争制高点;完善品牌体系,提升品牌价值;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客户维系;加强网络建设,提升产业链影响力等方面。论文的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二章 电信行业竞争分析从广义上讲3G意味着开放和融

11、合,融合就是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最后达到服务融合。3G时代产业链的各个组织之间将合作地更加紧密,从业务应用大角度来看,3G加快了网络的融合;从3G市场机会角度来看,随着3G业务及应用的增加、网络速度提升和资费下降,3G相关的业务需求带来了更多新的市场机会。2.1 行业竞争背景分析2.1.1 电信重组重塑市场竞争格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电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电信业在竞争架构、资源配置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移动业务快速增长,固话业务用户增长慢、经济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发展差距逐步扩大,竞争架构严重失衡。深化电信体制改

12、革主要是为了形成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电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竞争架构得到完善;自主创新成果规模应用,后续技术不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电信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监管体系继续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电信行业发展改革的成果。基于电信行业现状,为实现改革目标,2008年5月国家三部委发文,通过行业重组与合并,将原有的六家电信运营商整合为三家具有全业务经营资质的运营商,同时要求建立起有序又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给用户带来实惠。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

13、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电信重组后格局如图2-1所示。图2-1 中国电信行业格局2.1.2 3G牌照拉开竞争序幕2009年1月7日,国家为三家运营商颁发了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也拉开了电信运营商竞争3G市场的序幕。进一步加快了电信行业发展的步伐。从目前经营大环境看,通信移动化趋势加快,异质竞争愈加激烈,同质竞争也将会进一步激化,固网语音和宽带的竞争分流压力明显加大,固网基础业务市场日趋饱和,新业务新技术替代分流不可逆转。3G的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大幅提

14、升,可以实现名副其实的移动宽带,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业务;例如,3G能实现的主要业务手机上网:实现的高速上网,打开网页的时间基本控制在5秒内;3G时代的运用在手机的QQ、MSN、飞信将同样能实现丰富的表情;移动邮箱的应用,目标市场将主要是企业级用户;移动搜索的应用,在3网络时代,移动搜索的位置搜索和视频搜索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手机电视的应用,随着数据业务资费的下降,手机视频功能将在时代大放异彩;手机游戏的应用,可以解决时代手机游戏难以推广的尴尬境地,随着时代的到来,手机网游的应用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将成为游戏产业新的增长点。2.

15、1.3 三网融合满足业务需求2009年5月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2009年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明确地指出:要实行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三网融合”的推进和其意义不仅在于为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运营商提供了新的市场,减少其提供业务的成本、满足用户业务多样化需求,还在于能有效刺激相关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形成高增长、低消耗的信息服务业体系。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面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朝着向客户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2.2 行业竞争现状分析迈克尔.波特认为,在行业中五种力量发挥作用,这些力量共同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潜在盈利性。这五种力量是: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