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9673661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汇报提纲 一 总体要求二 工作方法三 评估灾种与评估范围和级别的界定四 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五 现状评估的内容与要求六 预测评估的方法与要求七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与防治措施八 成果报告与附图 一 总体要求 一 工作依据1 政策与法规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第394号令 国土资源部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4 69号 及附件 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2002年1月24日省第九届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 国土资源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2 技术依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国

2、土资发 2004 69号文 2004年3月25日 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实施细则 修订稿 国土资源部 2006年10月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 1 50000 DD2008 0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场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 二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 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宜在规划阶段进行 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进行工程建设 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的危险性大和危险性中等区段的 还应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三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不能替代工程建设过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地质灾害勘查

3、 工程地质勘察和有关的评价工作 四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进行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 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接受评估委托 提交报告或说明书 建设和规划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 建设和规划项目工程分析 划分评估级别 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 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 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 五 评估工作程序 注意 评估工作大纲包括1任务由来及目的 应附 项目任务委托书 2评估工

4、作依据及评估区地质环境研究程度3征地地点及评估范围的确定 应附有坐标及地形的工程布置图 4评估级别的初步划定5地质灾害野外调查 内容及重点 调查原则和方法 调查部署和工作量 6质量控制措施及预期成果7人员组织及时间安排8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地质灾害危险性一 二级评估项目 野外宜由承担单位组织验收后 再进行成果报告编制 六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1 分级评估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 2 分区 段 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大 中等 小三级 并按区 段 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估 将评估区 段 划分为适宜性差 基本适宜 适宜三级 分区 分段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符合下列要

5、求 规划用地 在不利工况下未达到稳定要求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致灾地质体及其影响范围应单独分区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相同 位置相邻的各区可归并为一个区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相同 位置不相邻的各区和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相同但灾种不同的各区应视为同一区的亚区 建设用地 线状工程一般应分段进行评估 弃渣工程应分坝区 填埋区 进出场道路区和截排水区分别进行评估 水利水电工程应分坝区 库区 引水区和厂区分别进行评估 3 就高不就低 同一区 段 内有多种地质灾害共存时 按就大不就小 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危险性级别 4 对压覆矿产区 若下伏矿产尚未遭到开采时 开采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不参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

6、评估 七 各级评估的要求1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 进行充分论证 评估方法应以定性 定量分析为主 必须查明评估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 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一级评估 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 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 分区 段 划分出危险性等级 说明各区 段 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 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 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2 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 评估方

7、法应以定性为主 适当采用半定量方法 3 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 参照一级评估要求的内容 对评估区内是否存在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 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危害程度作出评估 注意 各级评估任务相同 但要求不同 易出现写了任务 没阐明要求 八 所需的知识体系属于环境地质学范畴 涉及的相关科学有 基础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岩土工程 自然地理 灾害学 工程建筑学 工业及民用建筑 公路 铁路 桥梁 隧道 航道 码头 堤岸工程 水利工程等 二 工作方法 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 区域地质 矿产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

8、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 进行地面调查 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 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覆盖的岩溶区 物探 取土样测试 中型以上的老滑坡 钻探 井探 重要的高切坡岩层产状不清 岩性不明的地段 槽井探 未进行岩土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的垃圾填埋场工程的评估 钻探 水文地质试验 常出现的问题是研究程度低的地区 未增加工程控制 完成的工作量 1 收集的气象 水文以及地质环境资料 包括报告 图件 钻孔资料 2 收集有关建设工程的文件 立项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报告等 3 本次完成的工作量 调查 分析和勘探 注意 对以往地质成果应评述其可利用性 收集了多少水文钻孔和工程钻孔资料 本次投入的技术力量和工作

9、时间 观测路线长度和观测点数要满足要求 野外工作质量评述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三 评估灾种与评估范围和级别的界定 一 地质灾害分类地质灾害共有12类 48种 它们是 1 地壳活动灾害 如地震 火山喷发 断层错动等 2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 如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 3 地面变形灾害 如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地面开裂 地裂缝 等 4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 如煤层自燃 洞井塌方 冒顶 偏帮 鼓底 岩爆 高温 突水 瓦斯爆炸等 5 城市地质灾害 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 垃圾堆积等 6 河 湖 水库灾害 如塌岸 淤积 渗漏 浸没 溃决等 7 海岸带灾害 如海平面升降 海水入侵 海岸侵蚀 海港淤积 风暴潮等 8 海

10、洋地质灾害 如水下滑坡 潮流沙坝 浅层气害等 9 特殊岩土灾害 如黄土湿陷 膨胀土胀缩 冻土冻融 沙土液化 淤泥触变等 10 土地退化灾害 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盐碱化 潜育化 沼泽化等 11 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 如地下水质污染 农田土地污染 地方病等 12 水源枯竭灾害 如河水漏失 泉水干涸 地下含水层疏干 地下水位超常下降 等 二 评估灾种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缝 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分为12类48种 有的是地质灾害 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 如地震 水土流失等 矿井突水 瓦斯 煤尘

11、是地质灾害 属于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 因此 评估主要包括上述六大灾种 活动性断裂在环境地质条件中评述 地基稳定性可在地质环境条件中论述 也不评估 地面沉降只评价与抽汲地下水有关的灾害 软土地区和道路改造工程要增加不均匀沉陷灾害的评估 垃圾场和矿山建设场地要注意水环境污染的危险性评估 三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场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 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 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若危险性只限于用地面积内 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一般线状工程 平原区向两侧各扩展500 1000m 山丘区在两侧各500 1000m评估范围的基础上 根据灾害类型特点扩展到影响范围的边界 一些地方

12、1000m不够 有些地方500m太宽了 块状工程 外扩300 500m 具体根据项目特点 灾害类型特点 至其影响范围的边界 对水利工程 库区以分水岭为界 坝址地区应外推到坝前500m 库尾应延伸到回水线1000m外 崩塌的评估范围应包括潜在崩塌体 崩塌危害区及崩塌缓冲区 以第一斜坡带为限 滑坡的评估范围应包括潜在滑坡体 滑坡区以及滑坡推覆区 以第一斜坡带为限 泥石流的评估范围应包括泥石流形成区 泥石流路径和堆积区 即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范围 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 按照 建筑物 水体 铁路航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进行推测 地下水污染 评估范围为完整的水文地质

13、单元 至少不得小于应向预测污染点的下游 延伸至具有中等和中等危害程度危险性以上的污染扩散范围 地裂缝的评估范围应包括与初步推测的可能延展 影响范围一致 一般灾害对河岸不构成威胁 故评估区一般不跨河 大型滑坡产生涌浪 泥石流除外 易出现的问题 划分原则与确定的范围不一致 评估范围过大或偏小 四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城市总体规划用地 乡镇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应为一级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重要性进行分级 分为一级 二级和三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建设项目重要性的判断问题 建设项目大 中 小型划分表 注 其它工程可参照建设部 各行业工程建

14、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 确定或项目可研报告 技术要求 对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作了大致的规定 但对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的重要性分类不够细 造成技术人员理解不同 划分不合理 有些工程项目如图书馆 电影院 车站以及一些特殊性建设项目如液化气站 生产剧毒化学药品的厂房 其建筑规模可能不是很大 但其在遭受地质灾害破坏后 后果则很严重 至少应该是划定为较重要建设项目或重要建设项目 因此 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如何 应该以建 构 筑物破坏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的可能性等多个因素为依据 所有具有放射性危害项目 输油 气 管线 国防 军事设施及生命线工程等社会影响面大的项目均应定为重要项目 注意 工

15、程概况应阐明项目来源 投资额和重要性 征地范围与标高 划分重要建筑和一般建筑 并插平面布置图 对重要建筑 应说明其类型 外形尺寸 结构 占地面积 跨度 高度 基础类型与开挖深度 切填方高度 施工工艺等指标 拟建工程对地质环境作用 包括边坡工程 基坑工程 切填方工程 要说明土石方平衡情况 余土弃方量及处理地点和方式 四 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 一 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本内容水文 气象 气象资料应包括多年平均降雨量 最大降雨量 年 日 小时 日降雨量超过10mm天数 一次降雨过程中连续大雨 暴雨天数及其时段分布 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情况及其它的气象特征 地形地貌 划分评估区内的地貌成因

16、形态类型 对不同地貌单元进行调查 地层岩性 查明各类地层和岩浆岩的时代 岩性 产状及其分布特征 地质构造与区域稳定性 查明评估区区域构造部位 褶皱 断裂与裂隙发育特征 对代表性地段进行节理统计 说明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及对岩体完整性的影响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划分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层 组 阐明其工程地质特征 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等 水文地质特征 划分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阐明其分布埋藏条件 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等 对典型地质点进行拍照或测制剖面 编绘平 剖面图 如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 典型的地貌形态 地层岩性 构造点等 二 地质灾害调查1 崩塌 含危岩体 调查调查内容 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及崩塌类型 规模 范围 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岩体的岩性特征 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 崩塌区的地质构造 岩体结构类型 结构面的产状 组合关系 闭合程度 力学属性 延展及贯穿情况 编绘地质构造图 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 地貌 岩性 构造 地震 采矿 爆破 温差变化 水的活动等 当地防治崩塌的经验 崩塌产生的条件地貌条件 崩塌多产生在陡峻的斜坡地段 一般坡度大于55 高度大于30m以上 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