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中药PPT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967196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气药中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理气药中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理气药中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理气药中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理气药中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气药中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气药中药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气药 概述 定义凡以疏理气机 治疗气滞 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为理气药 药性大多辛温 具有芳香气味 少数苦寒 归肺 肝 脾 胃经 功效 适应证 调气健脾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纳食不香或大便泄泻 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 心烦易怒 疝气痛 乳房胀痛等 降逆顺气 胃气上逆之呕吐 嗳气 呃逆等和 或肺气上逆之喘咳等 行气止痛 气滞诸痛 有关功效的名词解释 理气 疏理气机的意思 理气药可用治气滞 气结 气逆诸证 具体有行气 破气 降气等不同 行气 又称 利气 通气 指药物作用缓和 具有疏畅 运行气机的作用 治疗气滞病证 药如木香 乌药等 破气 指药物具有峻烈的行气散结 开郁导滞的作用 可治气

2、结实证 重证 药如青皮 枳实等 降气 又称 下气 指药物具有降泄上逆之气的作用 治疗气逆证 包括胃气上逆 肺气上逆等 药如沉香 丁香等 陈皮 来源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 性能 辛 苦 温 归脾 肺经 功效应用 理气健脾 脾胃气滞证 理气兼能燥湿 故尤适用于寒湿中阻之脾胃气滞之证 配伍苍术 厚朴 和胃止呕 呕吐 呃逆 燥湿化痰 寒者 配生姜等热者 配黄连 竹茹等 湿浊中阻证痰湿蕴肺证配半夏 茯苓等 肺脾二经气分药理气燥湿化痰作用缓和 脾胃气滞较轻及湿痰不重者较宜 用法用量 煎服 3 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苦燥 故阴虚津伤 内有实热者慎用 青皮 来源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

3、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 性能 苦 辛 温 归肝 胆 胃经 功效应用 疏肝破气 肝郁气滞之消积化滞 胸胁胀痛配柴胡 郁金乳房胀痛或结节配柴胡 橘叶疝气疼痛配乌药 小茴 食积腹痛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 久疟痞块 破肝经气结肝 胆二经气分药 朱丹溪 用法用量 煎服 3 9g 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烈耗气 气虚者慎用 橘皮与青皮功效比较橘皮与青皮同属一物 橘皮为成熟之果皮 青皮为未成熟之果皮 二者功效有异 橘皮调理脾胃之气 作用缓和兼能燥湿化痰 青皮疏理肝气作用较强而称破气 兼有消积化滞之功 陈皮升浮 入脾肺治高而主通青皮沉降 入肝胆治低而主泻 枳实 来源 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

4、的干燥幼果 性能 苦 辛 酸 温 归脾 胃 大肠经 功效应用 破气消积 化痰除痞 能增强胃肠及子宫收缩力 故可用于胃下垂 子宫脱垂 脱肛等脏器下垂病症 食积气滞 脘腹痞满胀痛配山楂 神曲等肠道积滞 大便秘结配厚朴 大黄等湿热积滞泻痢配大黄 黄连等脾胃虚弱 运化无力之痞胀配白术 痰湿壅滞之胸脘痞闷 胸痹 结胸等 用法用量 煎服 3 9g 大量可用至30g 炒后性较平和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枳实 枳壳 共同点 同出一物 李时珍虽谓二者 性味功用俱同 皆苦辛酸温 归脾胃大肠经 均能行气 用治气滞 但 大者为壳 小者为实 临床使用有区别 不同点 枳实为幼果入药 本品气锐力猛 作用强烈 善于破气消积 化

5、痰除痞 枳壳为接近成熟的果实 去瓤 本品力缓而长于行气宽中 消除胀满 木香 来源 菊科植物木香 川木香的根 性能 辛 苦 温 归脾 胃 大肠 胆 三焦经 功效应用 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虚实皆宜 湿热泻痢 里急后重 行大肠气滞 胁痛 黄疸 疝痛 疏理肝胆之气 本品辛行苦泄温通 能通调三焦而尤善通行脾胃气滞 为行气止痛要药 用法用量 煎服 1 5 6g 生用行气力强 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 用于泄泻腹痛 沉香檀香 白木香 共同点 皆辛散温通 气味芳香 均能行气散寒止痛 同可用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闷作痛 二者入汤剂皆宜后下 不同点 沉香味苦质重 沉降下行 又善于温中降逆止呕 纳气平

6、喘 常用于胃寒呕吐 下元虚冷 肾不纳气之虚喘 以及上盛下虚之痰饮喘嗽 檀香善于调畅脾肺 宽胸利膈而行气止痛 散寒调中 故胃寒作痛 呕吐清水 以及寒凝气滞血瘀之胸痹心绞痛者多用 香附 来源 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性能 辛 微苦 微甘 平 归肝 脾 三焦经 功效应用 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理气调中 肝郁气滞胁痛 腹痛 疝气疼痛等 月经不调 痛经 乳房胀痛 脾胃气滞腹痛 气病之总司 女科之主帅 用法用量 煎服 6 9g 醋炙止痛力增强 香附木香 行气止痛气滞作痛常用药 长于行气疏肝 调经止痛 多用于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 月经不调 痛经等 善行肠胃气滞 多用于肠胃气滞 脘腹胀痛 泻痢腹痛 川楝子 来源

7、 楝科植物川楝树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能 苦 寒 有小毒 归肝 胃 小肠 膀胱经 功效应用 行气止痛 杀虫疗癣 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每与延胡索配伍 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所致胸腹诸痛 热疝作痛 虫积腹痛 头癣 本品苦寒清泄 驱蛔虫力不及根皮 但主入肝经 长于清泄肝火 疏郁止痛 为肝经郁热胁疼及热疝腹痛所常用 用法用量 煎服 4 5 9g 外用适量 炒用寒性减低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 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 以免中毒 又因性寒 脾胃虚寒者慎用 荔枝核 功效行气散结 散寒止痛 主治疝气痛 睾丸肿痛 胃脘久痛 痛经 产后腹痛 川楝子荔枝核 共同点 不同点 均能行气止痛 可治 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胁肋作痛 脘腹

8、疼痛 疝气疼痛 川楝子苦寒降泄 兼能疏泄肝热故上述病证兼有热象者尤为适宜 同时又具有杀虫 疗癣的功效 可治 虫积腹痛 头癣 荔枝核辛散苦泄温通 善于祛寒散结 主治厥阴肝经寒凝气滞之疝气疼痛 睾丸肿痛 也可用治妇女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症 乌药 来源 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 性能 辛 温 归肺 脾 肾 膀胱经 功效应用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用法用量 煎服 3 9g 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 下焦虚寒之尿频 遗尿配益智仁 山药等 本品气味较淡 辛温芳香 药力不甚刚猛 能上达脾肺 下达肾与膀胱 最善于行气散寒止痛 青木香 功效行气止痛 解毒 辟秽 消肿 主治胸胁胀痛 脘腹疼痛 泻痢腹痛 痈疮疔毒 皮

9、肤湿疹 毒蛇咬伤 性寒清热 肝胃气滞兼有热象者用之尤宜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 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不宜多服 佛手香橼 共同点 二者均能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 燥湿化痰 用治肝郁气滞证 脾胃气滞证及痰湿咳嗽痰多 不同点 佛手偏于理肝胃之气香橼偏于理肺脾之气 化痰之力较佛手强 玫瑰花绿萼梅 佛手花玫瑰花绿萼梅 质轻气香之品 善于行气疏肝而无伤阴之弊 用治肝气郁结或肝胃不和所致脘胁胀满 嗳气等 偏于治胸胁气滞作痛 以及痰气交阻之梅核气 偏于活血调经 治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 痛经 经前乳房胀痛 以及损伤瘀痛 偏于行气化痰 善于治痰气交阻之梅核气 薤白 来源 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地下干燥鳞茎 性能 辛 苦 温 归

10、肺 胃 大肠经 功效应用 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 胸痹证 常与瓜蒌等配伍使用 治胸痹要药 指药物具有畅通阳气 消除壅结的作用 为治疗阳气壅结证的一种方法 胃肠气滞 泻痢里急后重 胃寒气滞脘腹痞满胀痛 上能行胸中之阳气 散阴寒之凝结下能行胃肠之气滞 具有行气导滞之功 大腹皮 来源 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 性能 辛 微温 归脾 胃 大肠 小肠经 功效应用 行气宽中 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煎服 4 5 9g 胃肠气滞 脘腹胀闷 大便不爽 脾虚失运 水湿内停之水肿及脚气浮肿 甘松 功效行气止痛 开郁醒脾主治寒郁气滞 胃脘腹疼痛 思虑伤脾 不思饮食 湿脚气 九香虫 功效理气止痛 温肾助阳主治肝胃气滞 胸胁胃

11、脘胀痛 肾虚阳痿 柿蒂刀豆 柿蒂刀豆 降气止呃用治胃气上逆之呃逆 呕吐 苦降性平 不寒不热 善降胃气 为降气止呃之要药 随配伍不同 胃寒 胃热 胃虚呃逆 均可使用 味甘性温 偏于温中和胃 降气止呃 主治中焦虚寒之呃逆 呕吐 并能温肾助阳 也可治肾虚腰痛 小结 一 定义二 药性特点三 功效主治四 配伍 脾胃气滞 湿郁气滞 化湿药 湿热气阻 清热利湿药 寒湿气困 苦温燥湿药 食积气滞 消食药 脾虚气滞 补气健脾药 肝郁气滞 肝血不足 养血柔肝药 肝经受寒 暖肝散寒药 血瘀气滞 活血化瘀药 气郁化火 清热药 肺气壅滞 外邪客肺 宣肺解表药 痰热蕴肺 清热化痰药 痰饮阻肺 温肺化饮药 五 使用注意理气药大多温燥 易耗气伤阴 故气虚阴亏者慎用 辛温香燥之性明显者用量不宜过大 本类药物大多芳香 久煎有效成分易于挥发 故不宜久煎 有的需要后下 如沉香 檀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