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961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景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性质11.1.3建设地址11.1.4建设业主11.2编制依据11.3研究范围21. 4可行性研究结论2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4.2建设内容21.4.3建设规模21.4.4建设工期31.5.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31.5.5研究结论3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52.1项目提出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2.1本项目的建设是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需要62.2.2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62.2.3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的需要7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83.1项目选址83.2区域位置93.3自然条件113.3.1地形地貌113.3.2气候条件113.3.3水文113.3.4矿产资源123.3.5生物资源123.3.6水利资源133.3.7土地资源133.4交通条件133.4.1公路交通133.4.2铁路交通143.4.3航空交通143.5社会经济条件15第四章 需水量预测及工程规模194.1需水量预测194.2工程规模20第五章 工程设计重点及目标215.1总体设计原则215.2设计目标215.2.1水量目标215.2.2水质目标225.2.3水压目标22第六章 供水总体方案236.1工程设计原则236.2设计水质、水压236.2.1 供水

3、水质236.2.2供水水压236.3供水水源246.3.1水源选择原则246.3.2水源的确定246.4水厂厂址256.4.1 水厂选址原则256.4.2 厂址方案266.5取水方式的选择266.6净水工艺的选择276.7配水方案31第七章 供水工程设计327.1取水工程327.1.1水源井布置原则327.1.2 井群布置设计327.1.3井深和单井出水量的确定337.1.4井型、井径、井管选择337.1.5过滤器337.1.6沉淀管347.1.7 井泵设计347.2输水工程347.3配水厂工艺设计347.3.1清水池347.3.2含氟地下水处理357.3.3消毒间及预处理间357.3.4附属

4、建筑物367.3.5总平面布置377.3.6建筑设计397.3.7结构设计427.3.8电气、自控设计447.4配水管线设计487.4.1配水管道487.4.2配水管网487.4.3输水管管材的选用487.4.4 配水管径的计算527.4.5水力复核537.4.6配水管道敷设537.4.7配水管道附属设施537.4.8管道基础及还土55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588.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588.1.1主要有利影响588.1.2主要不利影响588.2预防或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598.2.1生态保护598.2.2水源水质保护措施608.2.3人群健康保护608.2.4污染防治措施60第九章 节

5、能评价629.1设计依据及原则629.1.1设计依据629.1.2设计原则629.2能源消耗639.2.1施工期能源消耗639.2.2运营期能源消耗639.3节能措施649.4结论65第十章 卫生防疫及劳动安全6710.1卫生防疫6710.1.1设计依据6710.1.2卫生防疫具体措施6710.2劳动安全6810.2.1施工期间6810.2.2运营期间69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计划7011.1项目实施编制原则7011.2项目实施内容7011.3项目建设工期安排70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212.1项目组织机构7212.2项目管理措施7212.2.1落实配套资金7212.2.2强化在执行阶段的监管

6、工作7212.2.3加强建设管理7312.2.4加强项目投资管理7412.2.5加强质量管理7412.2.6加强工程进度管理7512.2.7加强合同管理7512.2.8加强协调管理7612.2.9加强安全建设管理7612.2.10资金管理77第十三章 招标方案7813.1招标范围7813.1.1招标范围7813.1.2招标组织形式7813.2招标方式7813.2.1组织方式7813.2.2发布公告媒介7913.2.3投标人资格要求7916.2.4招投标程序7913.3招标相关要求7913.3.1招标公告发布7913.3.2资格预审7913.3.3开标8013.3.4评标8013.3.5确定中标

7、人8013.4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8013.5招标备案8113.6项目招标事项基本情况表81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214.1投资估算的依据8217.1.1编制依据8214.1.2估算价值范围8214.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314.2投资估算8414.2.1投资估算方法8414.2.2估算内容8414.3资金来源8814.4资金使用计划88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8915.1 财务评价依据及原则8915.2基础数据8915.3盈利能力分析9015.3.1销售收入9015.3.2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计算9015.3.3经营成本及总成本费用的计算9015.3.4现金流量分析9115

8、.4财务评价结论91第十六章 项目社会评价9216.1社会影响分析9216.1.1主要利益相关者9216.1.2社会效益9216.1.3负面影响9216.2互适性分析9216.2.1当地政府对项目的态度9216.2.2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9316.3社会风险分析9316.4社会评价结论93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9517.1项目风险分析9517.1.1资金风险9517.1.2技术风险9517.1.3工程风险9517.1.4外部协作条件风险9617.2风险规避措施96第十八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9918.1结论9918.2建议99VIII附图:1、总体规划图;2、区位关系图;3、总平面布

9、置图;4、水厂平面示意图;5、工艺流程图。第IX页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景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建设地址某某亚拉景区。1.1.4建设业主某人民政府。1.2编制依据1、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某旅游发展规划(2012年-2030年);3、建设甘孜州全域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4、某建设甘孜州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实施意见;5、某建设甘孜州全域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五年工作方案;6、某雪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20132025年);7、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3研

10、究范围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方案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专篇、卫生防疫及劳动安全、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组织与管理、招标方案、建设进度、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社会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等,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1. 4可行性研究结论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建设是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需要2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3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的需要1.4.2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口建设、输水管道建设、净水厂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1.4.3建设规模项目设计供

11、水规模为1500m3/d,建设输水管线约13000米。1.4.4建设工期根据项目区类似工程,建设工期计划25个月。1、2015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前期工作。2、2015年8月2015年10月完成项目施工准备工作。3、2015年11月2017年6月完成水厂建设及输水管道建设等工作。4、2017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1.5.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投资为2971.17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2395.17万元,占总投资的80.61%;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58.14万元,占总投资的8.69%;第三部分预备费为291.86万元,占总投资的9. 82%;第四部分铺底流动资金26万

12、元,占总投资的0.88%。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1.5.5研究结论某景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及社会环境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程度缓解社会经济发展与供水需求的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影响是主要的。通过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环保及节能评价以及项目效益分析可知,该项目具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本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建议当地政府使项目尽快实施,发挥其综合效益。77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提出背景某某,曾为乾宁县县府驻地,位于某东南,是甘孜州康北地区和川西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旅游大驿站。自某沿省道S303向北

13、76公里可达某城,向东78公里可达丹巴县城;从某沿S215省道向南可达新都桥(63公里),州府康定(128公里)。八美旅游片区涉及某某、协德乡、龙灯乡、色卡乡、沙冲乡,其东、北与丹巴县交界,东、南与康定县接壤,处在三县相邻区域。某处于川西旅游大环线上,省道303与215的交汇点,是区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地。八美片区,是某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旅游区位极佳。由一个旅游镇(某)和四个重点旅游景区(亚拉雪山、龙灯草原、土石林、惠远寺)构成,各景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旅游产品互补性强,非常有利于整合发展。亚拉雪山旅游景区位于某某东南,海拔5820米,地处干尔隆巴河流域,系大雪山山脉的第二高峰,与蜀

14、山之王贡嘎山遥遥相望,与塔公寺熠熠生辉,其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康巴地区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藏传古籍神山志易解脱之道中对该山有记载,称亚拉雪山为“第二香巴拉”。 从塔公草原观望,亚拉雪山呈莲花宝座形状;从某观望,亚拉雪山呈皇冠形状;从农戈山上观望,亚拉雪山呈坐佛形象,十分逼真,每逢良辰吉日,雪山端坐于蓝天之下,升起一朵蘑菇状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黄昏时分,亚拉雪山彩云飞渡,仙乐飘飘,游人仿佛踏入天堂之门。在亚拉神山的周围,分布着大小数条沟壑,风光秀丽,山里有很多的温泉,绝大多数是“贝鲁扎那”,意为“伏藏的温泉”。传说如果能在泉水中洗浴,可以迅速消除身上深重的业障,因此,亚拉神山也成为了喇嘛修行的圣地,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曾在山里闭关,留下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