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8361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大北农企业文化手册(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网(http:/)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大北农集团新员工入职培训教程企业文化篇大北农集团人力资源部2004年12月目 录以高科技发展中国农业事业告新员工书中关村农民邵根伙第一部分:我们的历史一) 大北农的发展阶段二) 大北农文化在发展中的提升第二部分:我们的理念一) 使命 二) 愿景三) 团队四) 法宝五) 思维六) 方法七) 大北农的八项守则八) 训词、标识、歌曲九) 宣贯总模式第三部分:我们的风范绿叶与根走近大北农以高科技发展中国农业事业1993年12月,以邵根伙博士为代表的几位青年知识分子抱着“产业报国”的崇高理想,在北京海淀区成立了大北农公司。雄心创伟业,

2、大志展宏图。以志创国际一流农业科技企业为目标的大北农集团,经历了近11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司由创业初的两个人发展到目前拥有员工近5000人,其中博士近20名、硕士近60名、资产由创业初的两万元发展到今天的十几亿元,涉及到饲料、动保、种业、农化、教育、信息六大产业。十一年来,大北农集团始终以“人”为本,致力于发展民族饲料工业。集团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达数百万元。从1994年起,集团在全国10所农业高校设立了大北农奖学金,至今已扩大到了30所;从1999年起集团举资上千万元设立中国农业科技研究奖励基金,2003年大北农设立以员工学习成长为主的大北农发展学院。十一年来,大北农集团先

3、后在全国建立了大北农高科技产业基地,建立了遍及全国的大北农科技营销服务网络。自1995年大北农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饲料工业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肯定为饲料集团化发展四种模式之一“大北农模式”,2003年10月份邵根伙博士被北京中关村光荣的评为“优秀企业家”。十一年来,大北农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对所有曾给予大北农关心、支持、鼓劢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21世纪是充满希望与机遇的世纪,更是充满挑战的世纪。如果说大北农在20世纪是摸索、预演的话,21世纪她将走向前台,去弹奏强劲的乐章,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坚定不移的向农业高科技企业迈进。走过风雨走过冬,

4、没有幻想没有梦,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大北农人将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披荆斩棘,博风击浪,与无路处走出了路,与浪尖上崛起了尾,用自己的双手继续谱写大北农事业的暂新篇章。告新员工书稻田照片中关村农民邵根伙 清瘦而年轻的脸庞上,一双深隧而又时时眯起的眼睛让人感觉他的思绪总是在一个别人很难进入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极普通的浅色框架的眼镜、浅格子休闲上衣,说话快而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坐在邵根伙博士的对面,脑子里闪现的是大学校园里斜挎一个大书包,每天骑着自行车去给学生们讲课的年轻老师的形象,很难把眼前的他和个人资产上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几十个亿的大北农集团总裁连在一起。邵博士的办公室就是大北农公司的小会议室,他身

5、边的人说,邵博士是公司里唯一没有办公室的人,他不会喝酒、不会开车、没有手机、不用电脑。记者诧异,这样一位几乎和所有老板都不同的人,为什么却造就了中关村发展最快的农业高科技企业? 造原子弹不如卖鸡蛋时他考研1982年,家住浙江金华农村的邵根伙考上了浙江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父亲早逝,母亲艰难的拉扯着他们兄妹6人,邵根伙从小耳闻目染了母亲怎样把自家产的菜、蛋挑到集上,换回几个钱给他买回上学用的笔和本。邵根伙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老小,从小身体瘦弱。这让母亲从小对他偏疼一些,长他几岁的哥姐对这个瘦弱的弟弟也是倍加呵护。所以邵根伙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自己却一直生长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小环境里。贫困迫使人自强,小环

6、境的宽松,又无形中塑造了邵根伙个性中敢想自信、健康向上的人格。邵根伙家风喜好读书,从他外婆那辈算起到现在全家出了不下100个大学生。邵根伙天资聪明、记忆超群。1986年他大学毕业时,正是社会上“知识贬值、脑体倒挂”“造原子弹不如卖鸡蛋”最严重的时候,周围同学或选择进大企业,或下海经商、赶潮出国,他却不随时宜的问曾在中国农业大学进修过的班主任:农大哪个导师的名望最高?班主任回答:“杨胜教授。”邵根伙喃喃自语了一句:“那我就考他的研究生。”随后的6个月,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口气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杨胜教授门下。由于成绩优秀他是杨教授门下少有几个免于复试的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他考取

7、了中国农大后的第二年又提前攻博。在杨教授的指导下,邵根伙翻译了大量英文专业文献,使专业外语水平很快提高。平常邵根伙到杨先生家闲坐,老先生总是先给他很多专业资料,然后鼓励他不管做什么事情“自我要求必须是一流,达不到就是二流。”一次,邵根伙在整理试验室时把一些生锈的钉子扔进了垃圾筒,杨教授发现后立刻让他检回来,还狠狠的批评了他。严谨而不墨守成规,博学而又平易近人,声望很高却又谦逊、勤俭,杨教授的为师、为人,让邵博士从老先生身上不光学到了知识,还无形中为他塑造了一个人生榜样。 别人死读书时他偷偷兼职挣外快邵根伙坦言,虽然他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又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但是他对枯燥的读书搞科研并没有兴趣

8、,上学时他也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上大学时,他带着同学倒卖过蜂蜜,小试身手的尝试过经商。读研究生时,他的专业是动物营养学,但是他看到显微镜就觉得头疼。平时他给老师们的印象是自由散漫,还有些不误正业。中关村照片在攻读博士期间,杨教授有时让邵根伙到学校附近的养殖场做一些研究课题。他立刻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实用研究。那一阵,邵根伙每天骑一辆没有脚蹬子的破自行车,乐此不疲的从农大到四季青乡的养猪场,边做项目边给猪场做技术服务。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还能捞点小外快。后来请他当顾问的猪场、饲料场越来越多,邵根伙也从读硕士时要家里寄钱供他读书,到读博士后开始给家里的老母亲寄钱花。他还能令其他同学羡慕的在学校食

9、堂偶尔吃个小灶打打牙祭,更为他后来自己创办企业做了提前演练。然而这种让邵根伙高兴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一件令他至今难忘的事情。由于他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给企业做顾问上,学业受到了一些影响。这件事被反映到学校后,学校研究要给邵根伙记处分。杨教授得知自己的弟子在外面当顾问挣钱耽误了学业也非常生气。一个博士生要因为不误正业受处分,这让平时对什么都不很在乎的邵根伙也感到压力很大。在他最压抑、最无助的时候,又是杨教授理解了他。老教授不但亲自帮邵根伙到院里做解释,使他免除了被处分,还根据他的兴趣帮助他调整了研究方向。1991年邵根伙顺利完成了博士学业,他成了中国第一个猪营养博士。当时知识分子已经重新收复旧

10、山河,搞科研、当教授又成了社会上最受追捧的职业,不少邵根伙的同学都希望毕业后能留校任教。邵根伙自我感觉,凭他在校期间给老师们留下的自由散漫的印象,留校的名额肯定轮不上自己,从心里讲他也并不想去挤留校的独木桥。但是一向要强又老有些新思路、怪想法的邵根伙,还是准备去竞争一把。在学校组织的申请留校同学竞争“演说”中,邵根伙果然又提出了他的“另类主张”:如果让我留校任教,我一不出国,二我不要教授编制,三我能为学校挣钱。邵根伙还没讲完这3句话,在场的评委就把他笑了下来。正像邵博士自己预料的一样,他没能留校任教。后来中国医药总公司和美国康地公司选中了邵根伙,但是他又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选择,到远在郊区

11、谁都不爱去的北京农学院当老师。教授受追捧时他下海办企业到北京农学院任教时间不长,邵根伙对企业的兴趣又压抑不住的暴露出来。他主动要求承包了学校里的牧场,把老家的侄子接来帮他守摊。牧场里穷的连一部电话都没有,侄子每一次打电话找他,都要走一两里路到和邵根伙一个教研室的陈老师家里去打。邵根伙又要教书,又要管理承包的牧场,时间上常常发生冲突。其他老师免不了经常帮他代课。没过多久,不务正业的名声又追着邵博士传到了农学院。承包学校牧场一年多邵博士足额上缴了学校的承包款,自己也挣到了一万多块钱。这样干他觉得不过瘾,邵博士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1993年12月正是北京滴水成冰的季节,邵根伙扔掉了手里的铁饭碗。他和

12、陈老师两个人拿着两万元钱,在海淀区万泉庄的村里租了两间房就算公司成立了。邵博士和陈老师到工商局注册时,本想给公司起名“北农”,可人家说这个名称已经有人注册了,邵博士想了想说,我们要做大事业,就叫“大北农”吧。租到的两间平房里没有火,门窗也是到处透风。陈老师在北京有家,晚上可以回家睡个暖乎觉。邵根伙在北京没家,两间冰冷的平房白天当办公室,晚上就被他当成宿舍拉开被子睡觉。邵博士从小身体弱,得过慢性气管炎,肠胃也不好。可没想到他居然抗过了那个没有火的北京寒冬。大北农公司刚成立时,走的还是邵根伙读博士时给企业做顾问的路子,帮外面的企业搞技术服务。当时北京海淀区的金山饲料厂是全区最大的饲料厂,在和大北农

13、公司合作之前,这家饲料厂的当家工艺只是很原始的把玉米面、鱼粉等等掺在一起装上袋子销售出去。当时北京正在搞“菜篮子”工程,兴建了上百个万头猪场、鸡场。猪鸡从过去的放养改成圈养,国产的粉状饲料营养不过关,猪场鸡场只能用很贵的价格大量采购泰国正大公司的颗粒饲料。国内饲料厂、养殖场也把正大饲料的配方传得神乎其神。邵根伙读博士时就在杨教授的支持下,偷偷跑到正大在深圳的厂里去参观过。他自己认为正大的饲料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配方好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当时国内企业的机制、人员素质太落后。大北农公司和金山饲料厂合作后,很快帮助这家企业搞出了自己的颗粒料,邵博士亲自跑销售,拿着小包装的金山饲料,一个一个猪场去推销。金山饲料厂的颗粒料最高时年销售达到8000吨。靠合作给企业做技术服务,大北农公司第一年就挣了100多万。1996年,大北农公司的技术服务做得正赚钱时,邵根伙决定转制,由开始以与别人合作转向收购、租赁、托管、控股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使大北农公司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98当自建、托管的企业都取得了不凡的业绩时,他却在实践中敏锐的感觉到:搞生产型企业不是自己的特长,他又提出企业转型,在全国建立知识型农业服务推广网络;1999年大北农出资100万元设立“农业科研奖励基金”,同年大北农出资创办了中国农民大学,专门培养回到田间地头的大学生;2001年开始,大北农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