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66774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校2014秋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校 2014 秋 7 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共 6 页 第 1 页三校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七 年 级 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到答卷相应区域内,否则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4 分)晚秋的 chng 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 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 yo y 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敞的颜色。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汉字。 (3 分)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作订正。

2、(1 分)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今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一个 “国家宪法日” 。B.二则选自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正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C.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D.“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 “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C.“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D.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

3、础工程。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安不忘危,_。 _,无心插柳柳成阴。晴空一鹤排云上,_。_,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冬之时,则_,回清倒影。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领着我们向前去。八则中体现“勤学好问”的两个四字短语是:_,_。5.名著阅读。 (6 分)右边的一幅插图源自_(国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表现了三个小伙伴在_岛上的快乐时光。(2 分)联系前面的情节,说说结尾部分流浪儿哈克为什么会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呢?反映了道格拉斯寡妇什么性格?(2 分) _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写到了汤姆等小伙伴们很多历险的故事,你如何评价汤姆等小伙伴们的历险?(2 分)_三校 2014 秋 7 年级语

4、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共 6 页 第 2 页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6 分)班 级 开 展 “狼 ”专 题 学 习 活 动 , 请 你 积 极 参 与 。写出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 (2 分)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 (2 分)例句:嫁人要嫁灰太狼。生态保护主义提倡现代城市的发展要“与狼共舞” 。_生活在内蒙古草原的牧民老李因为自家的羊多次被狼咬死,损失惨重,产生捕杀狼的念头。针对他的想法,结合狼专题的学习,你该怎样有效地劝阻他呢?(4 分)_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一)阅读宋朝乐雷发的秋日行村路一诗,完成第 7 题。

5、(6 分)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 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 伴绿螳螂。【注】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蜻蛉(qng lng):即蜻蜓。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_“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4 分)相同之处:_不同之处:_(二)阅读文言文不死之药 ,完成 811 题。 (14 分)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 者操以入。中射之士 问曰: “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 说 王曰:“臣问谒者, 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 谒者也

6、。且客献 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 人之欺王。 ”王乃不杀。【注】谒(y):拜见。中射之士: 宫廷中的 侍卫官。 说(shu):劝说。明:表明。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谒者操以入( ) 谒者曰可食( )臣故食之 ( ) 是死药也 ( )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臣食之而王杀臣A.春冬之时(三峡 ) B.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C.钱帅登之(梵天寺木塔 ) D.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狼 狼三校 2014 秋 7 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共 6 页 第 3 页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7、。 (2 分)有 献 不 死 之 药 于 荆 王 者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2 分)译文:_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梵天寺木塔 ) (2 分)译文:_11.中射之士最终能逃过一死,除了他能言善辩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哪一点打动了楚王的心,从而放过中射之士?(2 分)_(三)阅读梁衡的夏一文,完成 1214 题。 (12 分)充满 整个夏天的是一种 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 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 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 长墙。 轻飞 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

8、一声声地长鸣 。火 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 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积聚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 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 的赤,如夕阳,如红叶, 标 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 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 绿

9、叶的棉苗,那朝天 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 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

10、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 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 分)_1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三校 2014 秋 7 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共 6 页 第 4 页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 舰船。 (对句中加点的词作赏析) (3 分)_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_14.正如作者所说, “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 “有

11、闲情 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 。阅读下面文段夏夜 ,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 分)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 未 长成的女孩子,但见 人已不羞缩,光明和 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 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 围城)【注】形容:这里指外貌、模 样 。_(四)阅读“情绪污染”也是病一文,完成 1517 题。 (10

12、分)所谓“情绪污染”,是指一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其实,家庭中的“情绪污染”尤其值得注意。其明显特征,一是“患病的多”:因孩子生气,因家务生气,因性格不合生气,因在外面不顺心生气,回家拿老婆孩子生气等等。总之,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生气。有人研究认为,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很容易使人神经系统紊乱,免疫能力下降,患病机率升高。正所谓“情绪致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凡患情感失调的人,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 2 倍。因而发出了生气等于自杀 的警告。 ”防止“情绪污染”,主要还是加 强品格和心情修养。人心情愉悦,就能分泌更多的内啡 肽,使人精神快乐,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减少这种物质的分泌,使人抑郁寡欢,加速老化。某刊曾登载如下相处金言:“为小事争吵是愚蠢, 为大事争吵是无能。做你 该 干的事,不做无谓的精神消耗。 ”其次,要善于克制与忍让。不少大腕、政治家都不断警示自己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