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5068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冶金导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焙烧:将矿石或精矿置于适当的气氛下,加热至低于它们的熔点温度,发生氧化、还原或其它化学变化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变原料中提取对象的化学组成,满足熔炼或浸出的要求。按控制的气氛不同,分为:氧化焙烧:还原焙烧:硫酸化焙烧氯化焙烧等。2、浸出:用适当的浸出剂(如酸、碱、盐等水溶液)选择性地与矿石、精矿、焙砂等矿物原料中金属组分发生化学作用,并使之溶解而与其它不溶组分初步分离的过程。浸出又称浸取、溶出、湿法分解。 3、烧结矿:将矿粉(包括富矿粉、精矿粉以及其它含铁细粒状物料)、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生石灰等粉料)、燃料(焦粉、煤粉)按一定比例配合后,经混匀、造粒、加温(预热)

2、、布料、点火,借助炉料氧化(主要是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烧结料水分蒸发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部分液相粘结,冷却后成块,经合理破碎和筛分后,最终得到的块矿就是烧结矿。4、高炉利用系数: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生产生铁的吨数,是衡量高炉生产效率的指标,单位:吨/(米3日)。 5、直接还原:以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非焦煤为能源,在铁矿石(或铁团块)呈固态的软化温度以下进行还原获得金属铁的方法。6、熔融还原:以非焦煤为能源,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进行铁氧化物还原,渣铁能完全分离,得到类似高炉的含碳铁水,其目的在于不使用焦炭。 7、炼钢:就是通过冶炼来降低生铁中的碳和去除有害杂质,再根据对钢性能的要求加

3、入适量的合金元素,使其成为具有高的强度、韧性或其它特殊性能的钢。 8、碳素钢:是指钢中除含有一定量为了脱氧而加入硅(一般0.40%)和锰(一般0.80%)等合金元素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9、合金钢:是指钢中除含有硅和锰作为合金元素或脱氧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镍、钼、钛、钒、铜、钨、铝、钴、铌、锆和稀土元素等,有的还含有某些非金属元素如硼、氮等的钢。10、金属压力加工:金属压力加工是对固态金属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金属材料和制品。它包括轧制、锻造、冲压、挤压、拉拔等方法。11、轧钢:将钢材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

4、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钢材型材、板材、管材。分冷轧、热轧。 12、拜耳法:用苛性钠溶液(其质量浓度为130350gNa2O/L)在加热的条件下将铝土矿中的各种氧化铝水合物溶解出来,生成铝酸钠溶液,此种溶液经稀释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分解出纯的氢氧化铝,同时重新生成苛性钠溶液,供循环使用。补充: 湿法炼铜也称胆铜法,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浸铜,就是把铁放在胆矾(CuSO45H2O)溶液(俗称胆水)中,使胆矾中的铜离子被金属置换成单质铜沉积下来;二是收集,即将置换出的铜粉收集起来,再加以熔炼、铸造。 连铸,使钢水不断地通过水冷结晶

5、器,凝成硬壳后从结晶器下方出口连续拉出,经喷水冷却,全部凝固后切成坯料的铸造工艺。 钢液的炉外精炼是把一般炼钢炉中要完成的精炼任务,如脱硫、脱氧、除气、去除非金属夹杂物、调整钢的成分和钢液温度等,移到炉外的“钢包”或者专用的容器中进行。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答:(1)就金属元素而言,铁在自然界中的储藏仅次于铝,居第二位,而且多形成巨大的铁矿床,通常铁矿石中铁的含量为2570%。 (2)铁矿石冶炼和加工较容易,且生产规模大,效率高、质量好和成本低,具有其它金属生产无可比拟的优势。 (3)钢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和工艺性能,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热和电的良好导体、耐磨、

6、耐腐蚀、焊接及铸造加工性好等。 (4)将某些金属(如镍、铬、钒、锰等)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铁中就能获得具有各种性能的金属材料。 (5)钢铁通过热处理能调整其机械性能,以足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钢铁材料由于具有以上特点,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2、什么是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 火法冶金:在高温下矿石或精矿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的有色金属与脉石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有色金属的过程。 包括原料准备、熔炼和精炼三个主要工序。过程所需能源主要靠燃料燃烧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热来提供。 湿法冶金: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常压或高温(100-300)高压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有

7、色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有色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主要包括浸出、分离与富集和提取过程。3、崩落采矿法特点答:在回采过程中,以崩落围岩处理空区的采矿法,成为崩落采矿法。 (1)崩落法不再把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而是以整个矿块作为一个回采单元,按一定的回采顺序,连续进行单步骤回采。 (2)在回采过程中,围岩要自然或强制崩落,矿石是在复盖岩石的直接接触下放矿。因此,这种采矿方法对放矿进行科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崩落法的开采是在一个阶段内从上而下进行的。 (4)采准、凿岩和出矿在不同分段进行,互不干扰。4、根据物料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将高炉划分哪五个区域?各区域

8、主要的反应和特征是什么?答:根据物料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将高炉划分为五个区域: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前回旋区、渣体聚集区。各区内进行的主要反应及特征分别为:(1)块状带:炉料中水分蒸发及受热分解,铁矿石还原,炉料与煤气热交换;焦炭与矿石层状交替分布,呈固体状态;以气固相反应为主。(2)软熔带:炉料在该区域软化,在下部边界开始熔融滴落;主要进行直接还原反应,初渣形成。(3)滴落带:滴落的液态渣铁与煤气及固体碳之间进行多种复杂的化学反应。(4)回旋区:喷入的燃料与热风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热煤气,是炉内温度最高的区域。(5)渣铁聚集区:在渣铁层间的交界面及铁滴穿过渣层时发生渣金反应。5、硫和磷对

9、钢铁的危害? 答:(1)硫是对钢铁危害大的元素,它使钢材具有热脆性。“热脆”就是S几乎不熔于固态铁而与铁形成FeS,而FeS与Fe形成的共晶体熔点为988,低于钢材热加工的开始温度。热加工时,分布于晶界的共晶体先行熔化而导致开裂。 (2)磷是钢材中的有害成分,使钢具有冷脆性。磷能溶于-Fe中,固溶并富集在晶粒边界的磷原子使铁素体在晶粒间的强度大大增高,从而使钢材的室温强度提高而脆性增加,称为冷脆。磷在钢的结晶过程中容易偏析,而又很难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消除,亦使钢材冷脆的危险性增加。6、焦炭在高炉生产中起什么作用。答:焦炭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主要燃料和能源基础,在高炉冶炼过程中具有如下作用:(1)燃料

10、:燃烧后发热,产生冶炼所需热量。(2)还原剂:焦炭中的固定碳和它燃烧后生成的CO都是铁矿石还原所需的还原剂。(3)液铁渗碳剂:冶炼得到的生铁含碳量一般在4.3%左右,在高炉炼铁过程中,焦炭中的碳会逐步渗透到生铁中,生铁渗碳消耗焦炭约7%10%。(4)料柱骨架:高炉内是充满着炉料和熔融渣、铁的一个料柱,焦炭约占料柱体积的1/31/2,对料柱透气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炉下部,矿石、熔剂已经熔化、造渣,变成液态渣和铁,只有焦炭仍保持固态,为渣、铁滴落和煤气上升以及炉缸内的渣、铁正常流通和排出,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冶炼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焦炭的这一作用目前尚不能为其他燃料所代替。7、造块法中球团法

11、的优点?答:(1)均匀的粒度和规则的球形对炉料运动、气流分布和热交换十分有利。 (2)铁品位高,能提高入炉炉料的综合品位,对改善炼铁生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极为有利。 (3)强度较高,在炉内不易产生粉末,更适于作为大型高炉的炉料。 (4)含粉率低,一般不超过2,而烧结矿的含粉率最少也在5以上。 (5)FeO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5,而烧结矿最低也在5以上。FeO含量低对减少高炉中的直接还原有利。(6)球团矿适于长途运输,且能贮存较长时间。球团厂一般建在矿山或港口,减轻了钢铁厂的环境压力。8、球团矿比烧结矿在冶金性能上的优劣?(1)粒度小而均匀,有利于高炉料柱透气性的改善和气流的均匀分布。 (2)

12、冷态强度(抗压和抗磨)高。在运输、装卸和贮存时产生粉末少。(3)铁份高和堆密度大,有利于增加高炉料柱的有效重量,提高产量,(工序能耗降低15kg/t)和降低焦比15kg/t。(4)还原性好,有利于改善煤气化学能的利用。球团矿存在的缺点:还原膨胀率要高于烧结矿。9、高炉炼铁法与非高炉炼铁; 高炉炼铁法即以焦炭为能源基础的传统炼铁方法。它与转炉炼钢相配合,是目前生产钢铁的主要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高炉冶炼生铁的本质是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并熔化,其还原所需的还原剂和热量由燃料产生;(2)高炉冶炼产品是生铁,另外还有副产品炉渣、煤气和炉尘,都能充分利用到下面的次生工艺;(3)从开炉投产就是一个连续

13、生产过程,而且生产的规模大,连续自动化;(4)铁矿石直接还原吸热,间接还原放热,高炉内50%炉料为间接还原;(5)冶炼的投资成本较大,对高炉煤气、炉渣等的利用可带来节能效果。非高炉炼铁法,泛指高炉以外,不用焦炭,用煤、燃油、天然气、电为能源基础的一切其它炼铁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不用焦炭,焦炭仅占煤储量5%,不用或少用焦炭成为其优于高炉冶炼的一个方面;(2)投资少,周期短,灵活性强;(3)减少高温设备及耐火材料等要求;(4)采用直接还原法得到的产品是炼铁的原料,可做成铁粉、涂层、材料等。10、炼钢的基本任务可归纳为:A、脱碳并将其含量调整到一定范围;B、去除杂质,主要包括:脱磷(冷脆)、

14、脱硫(热脆)、脱氧、去除气体(氢、氮)和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氮化物等);C、调整钢液成分和温度;D、将钢液浇注成质量好的钢锭或钢坯。11、简述热轧和冷轧的生产过程; 热轧主要生产过程为:(1) 加热将钢坯在加热炉中,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某一适当温度。(2) 轧制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分别在不同类型的轧机上进行轧制。(3)精整包括剪切、冷却、矫正、检验、表面处理等。 冷轧的主要生产过程为:(1)酸洗除去坯料表面的氧化铁皮;(2)轧制;(3)退火消除加工硬化;(4)精整。补充:高炉炼铁合理的炉料结构是什么?为什么?高碱度有利于铁酸钙系黏结相的形成,高碱度烧结矿强度好,而且烧结矿F

15、eO含量低,还原性好,从而可降低高炉焦比;根据生产经验,烧结矿中FeO含量每提高1,高炉焦比增加1.5,生铁产量降低1.5;使用高碱度烧结矿,高炉冶炼时可不加或少加石灰石,不仅节省热量消耗,而且又可以改善煤气热能和化学能的利用,同样有利于降低焦比和提高产量;球团矿具有强度高、粒度整齐、还原性好的特点,所以配用优质的酸性球团矿不仅能提高入炉品位,而且能改善炉料透气性,为高炉强化冶炼创造条件; 现在常用高碱度烧结矿配用酸性球团矿。铝电解原理:现代铝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其中氧化铝是炼铝的原料,冰晶石是熔剂。直流电通入电解槽,在阴极和阳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电解产物:阴极上是液体铝,阳极上是气体CO2(75-80%)和CO(20-25%)。阳极气体中还含有少量有害的氟化物、沥青烟气和二氧化硫。经过净化后,废气排入大气,收回的氟化物返回电解槽内继续使用。3、 论述题1、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流程。答:拜耳法流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铝土矿溶出;铝酸钠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