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之8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2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966447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之8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之8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之8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之8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红楼春趣(教学反思)红楼春趣是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写的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这一回黛玉重建桃花社,众人先是填柳絮词,后来因为发现一只挂在竹梢的风筝,于是在黛玉的建议下,众人开始放风筝,感悟红楼群芳放风筝的童真童趣。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思效)猜谜起兴,图片导入。课堂导入,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才最有效果。学生都喜欢猜谜语,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出示“风筝”的谜语,学生猜出来后,我立即出示各种各样的风筝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放风筝的乐趣,随后导入:“经典名著红楼梦中也有一段放风筝的精彩描写,让

2、我们快去看看吧。”用这种方法,直观、形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活跃思维。2.教学收获(思得)(1)研读课本,精准定位。红楼春趣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而言,本文是学生接触的又一文言文体,加之绝大多数学生对红楼梦并不熟悉,很多语言艰涩难懂,甚至连读通都不容易;文中人物所放的风筝都有很深的隐意,暗示人物的后来的命运,学生没有关于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理解自然不易。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定位教材,采取合理的策略,我在备课、写教学设计时把重点放在抓住人物放风筝的动作、语言、神态上,感悟放风筝的快乐,初步了解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一来,人物放风筝“趣”的细节描写就成了教学中的“抓手”,

3、随后的教学就顺畅多了。(2)紧扣“趣”字悟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趣”字,顺藤摸瓜,让学生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我设计了“课文中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放风筝怎么有趣”,让学生从文本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仔细阅读,对文本分析研讨,找出人物放风筝时语言的不同之处,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直观、形象把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对比,探究人物性格特点。3.不足之处(思失)回顾整节课,仍然感觉到有不少遗憾。课文中放风筝虽然写的有声有色,写出了大家的童真童趣,但是,这种场景,学生读来仍然感觉很奇怪,很压抑。我可以把大家放风筝的一些隐意简单说给学生听,让学生领悟封建礼教下的自由快乐、童真童趣是压抑的,是有限的。4.改进措施(思改)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针对“放风筝”这一特定的活动,开展对比阅读,如出示高鼎的村居,让学生是感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快乐活泼的场景;欣赏歌手陈燕唱的放风筝歌曲,感受放风筝的心情。这样拓展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立体的、全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