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366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皖赣旅游大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皖赣旅游大区包括安徽省、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们山水相连,旅游景观均以“名山、古迹”见胜目前江西旅游主要在“庐山牌”、“红色牌”迎来了“鄱湖牌”新时代;它激活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发现,展示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核心亮点旅游资源的新定位,创造了江西旅游产业从“空心离散”格局升级为“聚湖实心”格局的机遇。就江西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口号而论,“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比之目前使用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它既更能体现其对江西旅游品牌核心文化的准确凝炼和对江西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之广泛的概括力,更能呈显它对江西旅游主体形象极强的垄断性、本土性、独占性与市场穿透力,应是江西旅游主题形

2、象口号的新突围;适应新时代与旅游资源、主题形象的新视野,江西旅游产业应 “聚湖实心”、“亲水融山”与“低碳科技”等方面有新的理念与定位。、首先,“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是江西旅游品牌核心文化的准确提升。就丰富的江西旅游资源来说,大处着眼,首先可以区分为人文与自然二大资源,但现有“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中,“红色摇篮”是江西的骄傲,然一般指井冈山、瑞金等革命老区为主的红色文化,既不能统驭江西全省丰富的历史人文品牌,同时又在全国与北京、延安、西柏坡等红色圣地存在品牌抗衡或遮盖,概括力与独占性弱;“红色”所指仅为江西人文历史文化创造与发展长河中极其短暂的特色亮点资源遗存,“绿色”则空泛模糊不落地,

3、既不能体现数千年江西人文历史的主体,更概括不了江西人文与自然二大资源内涵的精华;就江西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结合所凝聚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的综合提炼而论,历代江西人民创造的“鄱湖文明”所凝炼的“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与目前江西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于“红色摇篮”所具有的文化单一性、短暂性与意识形态强烈的特点相比,以及与“绿色家园”的空洞模糊和低区分度相比,前者无疑能够更准确地体现江西旅游资源与品牌的核心文化,也更符合人类旅游活动的规律与要求,因而更能增加广大游客尤其是国外游客的认可度。其次,“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对江西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文化品位具有更为广泛的概括力。鄱阳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4、。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伸展于赣鄱山水大地之间,簇拥着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南昌西山五大名山和滕王阁、八境台、郁孤台等享誉中外的名阁,容柘林湖、仙女湖以至斗水湖、明月温泉于怀抱,收瓷都景德镇、鄱湖古城南昌、宋城赣州、千年古村流坑、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以及九江于江边湖岸,养育与历练了以王勃、王安石、朱熹、欧阳修、汤显祖、文天祥、明清三魏、毛泽东、陈寅恪等为代表的历代政、学、社界精英或风流人物,孕育了道教、庐陵文化和毛泽东思想的雏形、创新了佛教。完全可以说,“鄱湖山水,人杰地灵” ,形成了对整个“赣鄱文明”的高度凝炼,且名符其实,具有高度而广泛的概括力。复次,“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

5、字,还体现了江西旅游主体形象极强的本土性、独占性与市场穿透力。如前文所述,“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既是因上帝的厚爱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江西人民的恩赐,也是江西历代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其中的“鄱湖山水”,气盖赣鄱大地,海纳五河山水;而“人杰地灵”,则取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对江西自然人文的原创性评价。因此,尽管“人杰地灵”平时各地也都有使用之时,但还没有哪个省市敢用它作为其旅游主题形象使用。如果我们在这一原创性与本土性极其突出的八字之外,再加上“江西老表喜迎海内外游客”,则更将纯朴善良之江西老表的亲情、友情及其好客情怀与广大游客的旅游生活体验对接,全面展示出主题形象所具有的形行合一的独特市场穿透

6、力。因此,“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及其“江西老表喜迎海内外游客”,对江西旅游主题形象体现的本土性、独占性与市场穿透力,可谓是无以复加。(四)产业发展新理念:“聚湖实心”、“亲水融山”、“分工协作”、“低碳科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刷新了对江西旅游资源和旅游主题形象的认识,进而也要求江西旅游业开发战略及其理念的全面创新。首先是“聚湖实心”的开发理念。就目前江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而论,已经形成的“开”字“空心离散”型发展格局,与其“一环三线”2 的环形布局战略相表里,共同具有“边陲离散”的开发区位设计特点。这迫切要求江西旅游开发准确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的新契机,重点打造中国南北

7、商贸古城吴城镇、活力共青城、鄱湖渔家文化、鄱湖农耕文化、候鸟观赏区等鄱湖核心文化,延揽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景德镇、南昌、九江、庐山、西海、三清山、龙虎山、红色经典等鄱湖地区的已有精品,做实鄱湖文明核心景观圈,形成产业向心发展的内聚高地,牵引聚湖发展态势,构建适应“鄱湖山水、人杰地灵”主题形象的产业增长极与文化向心力,在旅游开发战略上尽快转变具有惯性的“边陲离散”开发思维,确立以鄱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的向心开发理念。其次,其次是“亲水融山”的统合理念。应抓住“鄱湖”在旅游品牌中所具有的独占性和对全省五河山水的统驭性,上承赣粤古道上历史形成的灿烂传统旅游文化,下接近百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所凝聚的全部成果

8、和江西经济发展史上鄱阳湖时代的到来与全球蓬勃兴起的生态文明热潮。打“鄱湖牌”是建构江西旅游产品品牌统合之势的点睛之笔,是开拓江西旅游业发展全新局面的关键环节。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也将江西旅游业的发展稍然推进到新“鄱湖牌”时代,其对江西旅游业的影响,既可刷新江西旅游业的资源品位与主题形象,又可通过造物主恩赐的鄱湖流域灵性之水,激活并凸显鄱湖之水统合江西旅游产品品牌的神来之力。如此,则江西旅游产品品牌结构的聚湖之形、亲水之性、统合傲立之势跃然而出。打“鄱湖牌”是建构江西旅游产品品牌统合之势的点睛之笔,是开拓江西旅游业发展全新局面的关键环节。第三,复次是“分工协作”的共赢理念。内争有余、

9、分工协作不足是江西旅游开发的一个老问题。旅游产品规划过于原子化,旅游企业业务功能分工不发育,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想自己包办旅游产品的所有部门和旅游经营过程的所有中间环节,小而全大而全盛行,因而效率低下,缺乏基本创新力和竞争力,致使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体制优势无法充分显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为我们指引了向心集聚的旅游区位战略和统合升级的旅游品牌战略,也要求整体有效的旅游产业竞争战略。我们应该通过聚湖战略和“鄱湖牌”战略的实施,按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业务功能的层次分工,重新调整与设计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分工协作关系,重新定位与布局市场招徕中心、客源配给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形成具有层级性和

10、差异性的产业分工结构,构建差异化合作的旅游企业团组方阵,催化江西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分工协作的乘数经济效应。第四是“低碳文明”的生态理念。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鄱阳湖时代的到来,强化了江西生态立省、绿色崛起、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发展路径,也引领了江西旅游开发的生态文明新理念与新时代。它要求以生态文明的全新视野对江西旅游开发做“整体性的生态审视”, 4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制度和旅游者心理教育中一般关注生态、绿色的同时,通过“低碳文明”的新注入,建构江西旅游产品生态、绿色、原真的景观意象,科技低碳的旅游运行模式,智慧恬雅、简约低碳、休闲体验的旅游生活方式,提升江西旅游开发全面驾驭生态

11、文明整体理念的水平。我省旅游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红色旅游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已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全面超额完成“十五”旅游计划 2、率先发展红色旅游破解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难题。“3、 旅游设施明显改善。 4、旅游目的地建设步伐加快。庐山是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鄱阳湖列名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省现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34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107个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0个,其中4A级14个,3A级6个;旅游星级饭店280家,其

12、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1家;旅行社56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3家。全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景区的数量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了1.75倍和2.5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形成了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瓷都名村文化旅游线、南昌吉安?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旅游线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和一批专项旅游线路。 1 、准确定位,树立形象2、 发挥优势,打造品牌 3、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4、把握机遇,适时造势重要的启示: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先决条件;外树形象,内练真功,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

13、根本保证;把握机遇,善于谋势,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敢闯新路,善解难题,是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必然途径。一是旅游管理体制存在不顺现象,主要反映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牵制,决策分散以及行业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二是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入境旅游发展缓慢,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新兴旅游如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产品缺乏,旅游基本消费所占比重过大;三是一批品位高的旅游资源尚未转变为产品优势,知名度相对较低;四是部分地区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一些重点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内部旅游交通设施和方式有待改善;五是旅游企业呈现“散

14、、小、弱、差”的现状,缺乏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有影响的旅游集团公司,整体素质不高。)“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环境 1、机遇和条件。一是作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将更受广大国际游客的欢迎;二是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将得到国家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三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旅游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凭借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各级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变;五是“十?五”以来,全国和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配套水平进

15、一步提高;六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旅游消费意识进一步增强;七是国家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政策,对我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提供了条件;八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为我省入境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极好的发展机遇。 2、困难和挑战。一是我省入境旅游精品及线路匮乏,接待人数少,在全国旅游业发展大格局中处于相对弱势,形成入境旅游“盆地”现象;二是加入WTO的最终承诺完全兑现将给我省旅游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三是我省与周边省份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和重点旅游区域未能充分的对接和互动,区域合作实现途径较少;四是我省外部交通虽然改善明显,但是部分景区内部交通仍然存在不足;五是

16、我省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旅游休闲后花园”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建设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发展全面融入到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与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之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旅游型新农村建设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重点,着力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加快我省“七大旅游圈”的建设步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引领绿色、蓝色、古色旅游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