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9663582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阳中学2019年12月月考高一语文题号一来源:学_科_网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来源:Z#xx#k.Com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传统的中国画历史悠久,自战国至秦汉以来,就形成了“水墨”与“丹青”两种形态。随后,从魏晋绘画自觉开始,文人画家增多,绘画由描绘外物而深入内心,不仅“外师造化”,而且“中得心源”。从中晚唐开始,水墨画日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发展中的水墨画,既有工细严谨的“白描”,又有潇洒奔放的“写意”,而水墨媒材与宣纸性能的发挥,使写意渐成主流,其写意精神也影响了非写意画。 写意画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尤崇尚“

2、意在象外”。在写意画中,画家表达的意、抒发的感情,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与历史文化脐带相连。可以说,中国画是一种富有写意精神的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画家画的是文化,观者领略的也是文化。这种写意精神,贯穿于文人画、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等绘画形式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传统中国画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其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一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是个人的“怡悦情性”,即表现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以及由此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可以叫“畅

3、神”。这是中国画重写意的根源所在。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艺术对中国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中国画的写意传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当时的改革家大都以科学的眼光批判中国画,否定写意画,主张改造中国画。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批判文人画“专重写意,不尚肖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更强调“输入写实主义”。他们都要求艺术像科学一样求真务实,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这实际是以西画改造中国画,特别是以西画的写实技巧改造中国画,其结果一方面提高了中国人物画的“应物象形”能力,丰富了中国画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统。 不过,重视艺术审美功能的画家,主张继承文人画的人文价值。齐白石即是如

4、此。他的绘画不满足于再现客观对象的真实,也不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为终极目标,而是在表现个人感受中,注入引人深思的“象外意”,表达对文化传统的反思,以及对美德形成过程的深切体悟。齐白石的好友陈师曾指出:“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冶性灵,表达个性与思想,而文人又是个性优美思想高尚者也。”实际上,懂得中国画精义的画家,从来不把逼真地再现对象作为根本追求,而是用绘画来养心,来陶冶情操,来提升精神境界,来实现自我超越。而客观物象在中国画中从来不是作为科学对象描绘的,而是作为艺术对象表现的。中国画给予观者的,不是科学的知识,而是文化的智慧。 (摘编自薛永年

5、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美学体现)1. 下列关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始自魏晋,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开始深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这就是所谓的“中得心源”.B. 由于水墨媒材与宣纸性能的发挥,在水墨画的发展中,写意逐渐成为主流,即使是非写意画也受到这种写意精神的影响.C. 写意画要借“象”表达不可视的“意”,就需要对“象”进行刻画,只是相对于“象”来说,它更重视“意”的表达.D. 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是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要求画家在画中画出文化,观者欣赏画作时领略的正是这种文化.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传统的中国画不

6、只是视觉盛宴,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对画家个人来说,它可以“怡悦情性”,对观者它则有“教化人伦”的功用.B.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艺术的冲击导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遭遇严重危机,对传统中国画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C. 齐白石重视艺术的审美功能,他的作品继承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在表现个人感受的同时,注重表现引人深思的“象外意”.D. 中国画把客观物象作为艺术对象来表现,而不是将其作为科学对象来描绘,它传达给观众的是文化的智慧,而非科学的知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意画中的“意”不只是个人的和当下的,还是群体的和历史的;惟其如此,它才能为别人所理解,才能作为文化被

7、后人所传承.B. 虽说“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但另一方面,作为精神生活方式存在的绘画,其技能并不是不重要.C. 20世纪初,康有为等所有的改革家皆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国画,认为中国画缺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求以西画来改造中国画.D. 中国画是用来养心.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实现自我超越的,而不是追求逼真再现对象的,这应该就是中国画的精义所在。 好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也方纷纷上演“抢人”大戏,奇招迭出,当真是令人_。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仔细的看来却有_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_。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

8、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唯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

9、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_,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来源:Z|xx|k.ComA.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B.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C.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D.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

10、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6. 下列在史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B. 人才留得住、人才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C.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

11、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电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D. 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引才政策成功的关键标准。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 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中“客”字不作“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B颔联中的“玄鬓”,红色鬓发的意思,这里指蝉的双翼。C颈联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蝉和诗人浑然一体。D.好诗,

12、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有“龙吟”,以发“仙声”。首联就是这样的“龙吟”之句。来源:Zxxk.ComE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8. 谈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每点不超过6个字)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

13、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草根文化”的特性:_。9. 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10. 验钞机加贝 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保卫科那头传来陌生的声音:“小梁,我知道你很忙,不得

14、已才来找你,不会耽搁你多少时间的。” 梁醒没有猜出叫他“小梁“的人是谁,便问“你是?”“我是赵德法啊!”来人小声说。“赵你是赵老师?“梁醒终于听出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淇河市下属县的前任财政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了8年。 面前的赵德法老师几年不见,头发全白了,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梁醒给他倒了杯水,问有什么事。对方局促不安,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于是,他主动说:“赵老师,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原则,学生能办的,尽量安排。“梁醒可怜他的处境,但又怕他真给自己出难题,特意加了句“只要不违背原则”。最后才明白赵德法想让他帮着找事做。 他小心翼翼地红着脸说,“我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老婆孩子跟我断绝了关系,亲戚朋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现在”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梁醒心中一软,但口气强硬:“但是你能干啥呢?”他怯怯地说:“体力活是干不了,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市政府大门口的保卫科。我不要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见梁醒没说话,他坐不住了:“小梁,难为你了。当财政局长这些年,我阅人无数,坏人的花花肠子一眼能看出来。你是副市长,圈子比我大,需要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替你把关。” 梁醒心动了但不放心:“你只能帮我阅人,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否则咱师生也会翻脸。”他喜形于色:“放心,我一定当好你的验钞机!” 他甄别的人都一一得到了验证。特别是梁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