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63133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2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说明 高考试题主要聚焦于中华文化的特点与中华文化传承的原因 立足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案例 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立足文化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的关系 认识中华文化的力量 是近几年命题的热点 基础梳理自测 基础梳理自测 1 中原有河洛文化 三晋文化 关中有秦文化 黄河下游有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长江上游有巴蜀文化 长江中游有荆楚文化 长江下游有吴越文化 这表明 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D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A 2 两千多年前 孔子提出了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

2、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 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 包容性B 阶级性C 民族性D 地域性 答案 A 基础梳理自测 3 有一首歌中唱道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方块字 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 关于汉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 B C D 答案 C 基础梳理自测 基础梳理自测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例1 2015 福建卷 30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 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 长城饮马 河梁携手 北人之气概也 江南草

3、长 洞庭始波 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A 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 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 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 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考点归纳突破 答案试解 B命题探究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材料讲了我国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表明我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材料并未涉及源远流长这一特点 也未涉及中华民族精神 故排除A D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 多元一体是指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多样的民族文化相互比较 借鉴 学习 竞争 共同熔铸了

4、灿烂的中华文化 由于材料未涉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 交流等 因而不能体现多元一体 例2 2015 江苏卷 37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 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 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 即有理据 从理据的角度看 汉字的形体越复杂 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 字古代写作 灋 灋 从 廌 zhi 廌 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 它生性正直 有着明辨是非 判断曲直的神性 赋予了 法 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 灋 从 水 表示法律 法度追求公平如水 灋 中包含 去 去 即是 弃 逐 的意思 延伸出惩罚 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 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度看 汉字的

5、形体越简单 记忆 书写速度就越快 为此 灋 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 法 字字形 廌 字被简省掉 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 惩恶扬善的 水 去 至今仍是 法 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答案试解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创新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 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促

6、进世界文化繁荣 命题探究 本题围绕 汉字 展开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结合汉字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分析 最后要联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重要的文化传播 考点归纳突破 1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 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 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 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 形成中华文化儒 释 道并存的格局 至宋后 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 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 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7、 这一史实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 B C D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知识 材料强调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发展 符合题意 否认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排除 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实践 错误 考点归纳突破 2 大型音乐杂技剧 你好 阿凡提 在惊险刺激的杂技技巧和美轮美奂的舞美中 充分展示了新疆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气质 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向我们表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 B C D 答案 D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源远流长强调中华文化的时间跨度 此题没有阐明文化的时间 长久 故排除 此题只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化 没有体现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故排除 通过新特的民族文化 可见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故 正确 通过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可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 正确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2015 海南卷 16 近年来 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 如琼剧 海瑞 人偶剧 鹿回头 歌舞诗 达达瑟 舞剧 黄道婆 等 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 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 深受观众喜爱 引起了一股海南

9、文化热 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 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 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A B C D 答案试解 B命题探究 根据题意 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 说明了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体现了剧目的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深受观众喜爱 符合题意入选 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说明这些文艺工作者依托本地的文化资源 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作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剧目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符合题意入选 文化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表述错误排除 不是主要原因 故排除 故答案

10、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读材料 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 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 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 把这些关键信息和课本理论有机结合就很容易选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一个关键点是明确文化产品的生产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考点归纳突破 3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医学是医道之学 西医学是医技之学 医道之学是人学 医技之学是科学 几千年来 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 处处都有 道 的内涵 医道 是中国特有的 儒学 道学 医学 三合为一的结合体 是中医学的灵魂 这说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1、 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A B C D 解析 错误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点归纳突破 4 同根一脉 两岸祭孔 逐渐成为两岸的定期活动 民间祭孔大典 以 缘 为主线 结合地缘 血缘 文缘 商缘 生动表达了两地历史渊源 两岸祭孔活动向我们揭示了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是改善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石A B C D 解析 通过 祭孔大典 可见中华文化的传承 通过传承可见源远流长 故 正确 两岸祭孔 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12、故 正确 此题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排除 中华文化是一种历史根源和文化基础 并不是政治基石 排除 答案 A 考点归纳突破 5 2015 广东卷 31 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 气温较高 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 粤语一般称之为 冲凉 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 北方天气多寒凉干燥 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 北方话多称之为 洗澡 盆浴 池浴盛行 澡堂子随处可见 这说明 A 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B 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 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 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特点的理解 由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 人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表达 C符合题意

13、文化特性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但不由自然环境决定 A错误 题中的事例体现了中华文化内部的差异 但没有涉及冲突 B不符合题意 题干并未涉洗浴文化的发展 故D不符合题意 应排除 考点归纳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 考点归纳突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

14、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 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的民族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 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 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 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 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1 书写难看 提笔忘字 写错别字成为当下许多人 特别是年轻的 电脑一族 的通病 我们的汉字

15、手写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南昌市举办中小学汉字书写大赛 也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反映了 保护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迫在眉睫 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汉字是文明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我国民族文化正在遭遇现代技术进步的挑战A B C D 解析 汉字与史学典籍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不符合题意 文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不符合题意 D项不选 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考点归纳突破 2 2015 全国卷 20 2015年1月 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 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 超级中国 在韩国播出 引起热烈反响 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 超级中国 在韩国热播 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A B C D 答案 D解析 超级中国 是韩国电视台拍摄 韩国导演执导的作品 在韩国热播 其内容并不是宣传中国的文化 因此不属于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事件 排除 不仅在材料中缺乏支撑 也不一定与客观事实相符 排除 正确且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