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966189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IFFERENCES OF STILTED BUILDING FROM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刘晶晶 龙彬Liu Jingjing, Long Bin摘要 /对吊脚楼名称进行重新诠释且为其正名,以多元并存的吊脚楼建筑为研究对象,引入建筑类型学相关理论,采用类型学方法将各地吊脚楼空 间 组 织 、 构 架 形 式 等 进 行 归 纳 分 析 , 着 重 研 究 吊 脚 楼 建 筑 特 色 差 异 性 , 探 讨 造 成 差 异 产 生 的 民 俗 文 化 影 响 因 素 , 试 图 由 此 引 发 将 吊 脚 楼 建 筑 思想为现代建筑所用的思考。关键词/ 吊脚楼正

2、名 类型学 建筑特色差异 民俗文化影响ABSTRACT/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interpreted the name of stilted building then confirm it. Taking the multiple coexisting stilted building as the subject of study, it introduces relevant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typology, and uses typological metho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spatia

3、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form of stilted building in different areas. Moreover, it focuses on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explores the factors arising from folk culture, and it attempts to think of how to join the architectural thinking of stilted building into modern architecture.

4、KEY WORDS/ confirm the name of stilted building, typology,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impact of folk culture1 吊脚楼正名吊 脚 楼 目 前 概 念 不 统 一, 存 在 着 是 否 可 将 之 作 为 学 术 名 称 的 问 题, 在 此 先 将 吊 脚 楼 概 念 进 行 廓 清, 并 为 其 正 名。 一 般 认 为 吊 脚 楼 是 一 种 前 虚 后 实 的 木 楼, 前 半 部 是 架 空 的 楼 房, 后 半 部 是 接 地 的 平 房, 楼 的

5、 后 部 直 接 加 在 坡 坎 上, 前 部 用 木 柱 架 空 或 据 地 势 接柱,本应称之为“掉脚楼” ,但由于像是吊着一根柱子, “民间” 习惯称为 “吊脚楼” 。 “学术界” 有学者将干栏建筑直接称做吊脚楼, 有学者认为吊脚楼局部架起,应称作“干栏化” ,还有学者称其为 “半悬空干栏式 ”, 而一般均认为吊脚楼是干栏建 筑 1) 1 的一种类型, 称 作“ 半 干 栏 ”。 笔 者 认 为 吊 脚 楼 名 称 有 地 域 及 民 族 特 色 (图 1),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名称不同,如黔东南苗族俗称半边楼、半干栏, 布 依 族 称 改 造 型 干 栏 2) 2-5。 以 上 各 种

6、名 称 均 是 对 吊 脚 楼 基 本 特 征 的 描 述, 吊 脚 楼 可 以 看 作 是 干 栏 建 筑 的 变 化 和 发 展, 如 山 地 民 族 苗族, 为适应地形条件, 将房屋后半部建在地面, 令其前半部架空, 成为区别于全干栏的“半干栏” 。可以说“吊脚楼”完全可以作为 涵盖以上各种说法的学术概念,在此统一称为“吊脚楼” 。现 出 不 同。 因 此 各 地 区、 各 民 族 吊 脚 楼 虽 然 有 相 似 之 处, 但 又 具有 各 自 独 特 的 风 格, 保 存 着 各 自 的 特 色。 吊 脚 楼 建 筑 特 色 存 在 的 这 些 差 异 及 产 生 差 异 的 深 层

7、原 因 引 人 思 考, 于 是 以 此 作 为 新 的 视 角, 采用类型学方法对各地吊脚楼空间组织、 构架形式等进行研究。3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类 型 学 的 基 线 首 先 是 一 种 认 识 和 思 考 方 式, 是 对 具 有 相 同 形 式 结 构, 及 具 有 相 同 特 征 的 一 组 对 象 进 行 描 述 的 理 论 6, 可 以 为 认 识 吊 脚 楼 提 供 一 个 不 同 的 视 角。 对 已 有 吊 脚 楼 类 型 进 行 分 类 与 归 纳, 寻 找 共 通 的 形 状 因 子 及 形 式 规 则, 抽 象 地 拟 构 出 不 同 吊 脚2 吊脚楼研究

8、的局限性及新视角吊 脚 楼 在 中 国 建 筑 史 上 的 地 位 非 常 重 要, 对 它 的 研 究 历 来 不 断,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对各地区、各民族吊脚楼分别研究, 研 究 对 象 各 自 独 立, 存 在 吊 脚 楼 建 筑 特 色 研 究 孤 立 的 问 题。 缺 乏 将 吊 脚 楼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在 民 族 覆 盖 和 地 域 分 布 大 范 围 内 对 各 地 区、 各 民 族 吊 脚 楼 横 向 联 系 与 整 体 比 较 的 研 究。 通 过 对 吊 脚 楼 的 研 究 发 现, 不 同 地 区、 民 族 随 着 地 理 位 置、 气 候 环 境、 民 族

9、文 化 等 因 素 的 不 同, 其 吊 脚 楼 有 着 不 同 的 建 筑 形 式, 在 发 展 上 略 有 区 别。 并 且 同 一 民 族 吊 脚 楼 在 不 同 地 区 也 不 相 同, 即 便 同 一 地 区 不 同 民 族 吊 脚 楼 还 是 不 相 同, 而 相 同 民 族、 相 同 地 区 吊 脚 楼 也 会 呈1 典型吊脚楼分布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重庆,400045)收稿日期: 2011-05-052 吊脚楼原类型及变体 3 贵州“借天不借地”的 4 渝东南吊脚楼 5 湖北吊脚楼 纵向悬吊6 苗族吊脚楼平面8 湘西王村吊脚楼7 侗族吊脚楼平面 9 渝东南土家族吊

10、脚楼火塘间 8; 黔南布依族吊脚楼日常生活场所不像苗族、 侗族在楼上,而是在楼下 ; 重庆吊脚楼不讲究堂屋、厢房,功能布置灵活。 院落式 : 湘西吊脚楼分连三间一字屋、一正两厢、一正三厢 ;渝东南土家族吊脚楼分一字型、 曲尺型和凵字型, 并延伸出口字型、 山字型、 皿字型等; 鄂西吊脚楼分 “”型 ( 也叫 “单吊式” ),” 型 ( 也叫 “钥匙头 ”), “ ”型 ( 也叫“双吊式” 、 “撮箕口” 、 “三 合院 ”或 “三合水 ”), “”型, ( 也叫 “四合院 ”或 “四合水 ”)。 功 能 布 置 上 院 落 式 吊 脚 楼 一 般 以 堂 屋 为 中 心 组 织 空 间, 堂

11、屋 两 侧 称“人间” 、 “偏房” ; 湘西吊脚楼火塘置于堂屋一侧,是家庭生活 的中心 ; 渝东南土家族厢房与正房相交处加建“磨角屋”设灶台, 厢房设走廊称“转千子” , 厢房称“龛子”用于女儿家对歌、 刺绣; 鄂 西 土 家 族 吊 脚 楼 堂 屋 两 边“ 偏 房 ”, 分 割 成 前 后 两 个 半 间, 前 半楼的原类型特征,并对比各个地区的吊脚楼,发现其变 体 (图 2),寻 找 出 原 类 型 与 变 体 的 影 响 因 素。 从 理 论 分 析 和 图 像 解 读 的 双 重 视 角, 对 吊 脚 楼 进 行 梳 理, 探 讨 其 具 体 表 理 特 征, 以 期 发 掘 对

12、吊 脚楼形态影响中规律性的东西。3.1 吊脚楼原类型 原类型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的、 不变的基础, 它是独立于地区、民 族、 技 术 等 范 畴 变 化 之 外 的, 这 种 稳 定 性 保 证 了 文 化 意 义 的 持 续性。原类型 3 特征如下 :1) 半架空的建筑形式 吊 脚 楼 是 干 栏 式 在 特 定 环 境 下 具 有 创 造 性 的 发 展, 下 部 一 半架 空、 一 半 搁 置 在 坡 岩 上, 上 部 用 柱 子 托 起 ( 图 3)。 吊 脚 楼 分 布 地 区 多 是 坡 地、 山 区 或 临 水 地 区, 生 产 用 地 少 而 零 散, 湿 气 重, 不 利 于

13、 身 体 健 康 和 谷 物 的 保 存, 居 民 用 吊 脚 的 高 低 来 适 应 地 形 变 化,形成平房与楼房结为一体的半架空的建筑形式。2) 木结构 吊 脚 楼 多 位 于 山 区, 自 然 气 候 适 宜 林 木 的 生 长, 森 林 资 源 十分 丰 富, 木 料 丰 盛 而 砖 料 缺 乏, 形 成 了 木 结 构 的 物 质 基 础。 吊 脚 楼 几 乎 全 部 使 用 木 构 架 与 木 装 修, 一 般 不 砌 砖 墙 或 土 坯 墙, 外 观 轻巧空透 ( 图 4)。3) 过渡空间 吊 脚 楼 位 于 厢 房 内 侧 或 端 面 或 三 面 都 有 走 廊, 上 部 有

14、 与 挑 檐相 接 的 雨 搭 ( 思 檐 ), 形 成 了 过 渡 空 间, 是 主 人 做 家 务, 邻 居 聊 家 常 的 好 场 所, 是 内 外 生 活 空 间 的 中 介, 在 整 个 吊 脚 楼 中 地 位 比 较 重要 ( 图 5)。3.2 吊脚楼多种变体 一 种 类 型 可 以 有 多 种 变 体, 这 就 很 好 地 解 决 了 吊 脚 楼 关 联 性与 差 异 性 的 矛 盾 问 题。 不 同 地 区、 民 族 吊 脚 楼 出 现 各 种 具 体 的、 多样的特征,在此理解为吊脚楼的变体。1) 按平面布局来看吊脚楼有单栋式和院落式两种变体 ( 表 1)。 单 栋 式 为

15、独 立 吊 脚 楼, 平 面 布 局 变 化 较 大, 而 院 落 式 为 吊 脚 楼 和 其他房屋一起形成院落,平面布局变化较小。单 栋 式 : 苗 族 吊 脚 楼 前 室 后 堂, 居 住 层 前 曲 廊 退 堂, 卧 室 布 置 于 前 部, 居 住 功 能 围 绕 堂 屋 展 开 ; 侗 族 吊 脚 楼 前 廊 后 室, 前 廊 突 出 且 空 间 宽 大 ( 当 地 称 其 为“ 宽 廊 ”) ; 重 庆 吊 脚 楼 依 山 而 建, 为 适 应 山 地 平 面 布 局 不 规 则, 无 固 定 模 式。 功 能 布 置 上 苗 族、 侗 族 吊 脚 楼 建 筑 空 间 一 般 较

16、大, 居 住 层 中 往 往 增 设 厨 房、 退 堂 使 炊 事与起居互不干扰, 3 层阁楼增设贮藏间,居住功能更为完善 7 ; 黔 东 南 苗 族 吊 脚 楼 堂 屋 位 于 2 层 正 中 间, 供 奉 祖 先 牌 位, 会 客、 宴 饮, 吸 收 汉 族 分 间 原 则, 厨 房、 火 塘 间 分 设, 具 有 完 整 的 单 独3)表1 单栋式与院落式吊脚楼不同民族及地域平面布局与功能布置143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 建筑学报民族及地域 平面布局 功能布置单 栋 式苗族(图6) 前室后堂单独火塘间 有美人靠侗族(图7) 前廊后室,宽廊 居住层在2层重庆汉族 自由平面 不讲究堂屋,厢房布依族 前半部悬空 日常生活在楼下院 落 式湘西(图8) 一字屋,一正两厢,一正三厢院 落式堂屋为中心渝东南土家族(图9) 一字型,曲尺型,凵字型 堂屋,人间,磨角屋,龛子鄂西 型,型,型,型 堂屋,偏房,火屋,厢房瑶族 型,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