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66167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0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三明一中三明一中 20182018 2019 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 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 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3 32 2 题题 每小每小题题 1 1 5 5 分 分 共共 4848 分 分 1 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 德 被看作是 率民向方 的有效途径 德 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 先人以德 则民进善焉 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 A 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 B 把克己复礼作为封建

2、统治主要手段 C 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 D 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 2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 主张涵养 浩然之气 倡导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 武不能屈 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3 当初 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 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 皇帝 他晚年路过曲阜时 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 这是因为 A 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 礼 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 君权神授适应了 大一统 的需要 D 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4 董仲舒提

3、出 立太学以教于国 设庠序 地方学校 以化于邑 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 节民以礼 的改革措施 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 这体现了董仲舒 A 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 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 主张民众一律平等接受教育 D 强调学校传播儒学的作用 5 据 东京梦华录 记载 北宋时期 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 通 斋 用酒祭祀作佛事 以为资冥福 出葬用以导行 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 这主要反映出 A 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 B 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 C 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 D 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 6 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 天地间唯理与势为最尊 虽然 理又尊之尊者也 庙堂之上言 理 则天子不得以

4、势相夺 即夺焉 而理常伸于天下万世 故势者帝王之权 理者圣人之权 也 帝王无圣人之理 则其权有时而屈 这材料表明 A 理学家希望通过帝王的 正心诚意 树立良好的政治典范 2 B 封建帝王有意识的将理学树立为统治臣民的工具 C 所谓 存天理 灭人欲 在理学的流变中被严重的曲解了 D 理学家的 理 也是政治领域中对抗君主专制的手段 7 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 农以具养 工以利器 商以通货 各就其资之所近 力 之所及者而业焉 以求尽其心 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 民 之道 则一而已 四民异业而 同道 在此 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 四民 秩序 B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5、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8 清初 针对明代后期以来 束书不观 游谈无根 的学风 有学者主张 从注释 辨伪 文字 音韵 训诂等方向着手 追寻 六经 论语 等先秦儒家经典的本来意义 重建知 识与思想权威 这说明清初考据学的兴起 A 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发展 B 蕴含着儒学重建的思想 C 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思想权威 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9 修建于公元 610 年的最著名的中国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 养在深闺人未识 直到 13 世 纪 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 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 应用这一原理 法国人在 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里普里特桥 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 这反映出 A 文明成果交流延

6、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 B 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C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西方文明间交流 D 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单向性 10 春 夏 秋 冬 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 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 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11 作为 宋四家 之一 苏轼强调书法艺术应自出新意 不践古人 做到有意无法 而 且 书必有神 气 骨 肉 血 该书法理论 A 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B 崇尚魏晋风骨 C 体现政治变革思想 D 彰显个性追求 12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 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 具有 寓褒 3 贬

7、别善恶 的艺术功能 如红色 脸谱表示忠诚耿直 热情吉祥 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 刚正不阿 由此可知 京剧脸谱艺术 A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 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 13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 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 醒世姻缘传 全书 100 回 前 23 回描写前世姻缘 23 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 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 冤仇相报的 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 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D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14 明末清初 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 这就是传教士输入

8、的西 学 此时的 西学 主要是 A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 B 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 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15 史学家陈旭麓说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 欲破启锢闭 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 除了 中体西用 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 中体 作为前提 西用 无所依托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 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意在说明 A 只有 中体西用 才能解决内忧外患 B 中体西用 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 C 中体西用 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 D 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 中体西用 的思想 16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 1872 年写道 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

9、 整个官 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 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中国建造的军 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最高水平 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A 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B 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 表现出他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 D 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7 1920 年 9 月出版的 新青年 第八卷第一号 右图 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 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 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 该寓意 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B 暗示 新青年 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C 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4 D 表达出 以俄为师 的思想 18 1919 年胡适发表文章指出 新思潮

10、的根本意义是 评判的态度 对传统文化 要通过 整 理国故 区分 国粹 与 国渣 去芜取菁 再造文明 这表明胡适 A 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 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C 用西方文明改造儒家思想 D 主张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19 1920 年 陈独秀在 谈政治 一文中指出 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 政治 法律这个工具 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 即掠夺阶级 的国家 政治 法律有扫除社会罪 恶的可能性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 1912 年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 中国十年以后 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

11、 此时杜渐防微 惟有国家社会主义 兄弟欲办铁路 每主张铁路国有 是国家社会主义 为民国富强之基 据此推断孙中山 A 发展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思想 B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 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改造中国 D 认为铁路交通为国家富强的根本 21 毛泽东的某文献如下论述 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却改变为属于新的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 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一部分 该文献应该发表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2 在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写出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

12、火 可以燎原 三篇文章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时期 A 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 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23 1978 年 6 月 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 思想 却往往忘记 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他们的观点 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 列宁 毛泽东同志的原话 照抄照搬就行了 要不然 就说 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违反了中央精神 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 A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史上

13、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C 有利于打破 右 的思想的禁锢 5 D 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 24 下表是 20 世纪 50 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 这些调整反映出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重大变化 B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忽视 C 国家有计划地整顿改造旧教育 D 教育发展适应国家战略需要 25 霹雳蘑云上碧空 火球赤日喜相逢 昆仑狮醒仰天吼 扬子龙腾动地风 自古知兵非 好战 而今仗剑镇枭雄 紫烟隐约方程式 青史明标科技功 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 就 A 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B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C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

14、26 1950 年 7 月 毛泽东指示 文字改革应首先创设 简体字 不能脱离实际 割断历史 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 有利于扫盲 普及文化 B 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 有利于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施 D 有利于 双百 方针的贯彻 27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 你们闻闻它是 什么味道 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最后闻 说 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 到 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 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 学生 们呆住了 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 A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15、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28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 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 相反 他们创造 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 采取了 借神颂人 的理论模式 借助上 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 属于 他们 主张的是 A 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B 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 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 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29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当时的中国视为理想国 皇帝实行开明统治 法律与伦理道德 6 融为一体 民众自觉遵守 而同一时代的孟德斯鸠则认为 中国是一个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 国家 君主集各种大权于一身 法律的人治色彩浓厚 二者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主要是因为 A

16、 中国政治的两面性 B 现实斗争的需要 C 法国思想界的活跃 D 阶级立场的不同 30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 黎明之曙光 而把宗教改革称 为 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 运动 A 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 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 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31 1727 年春 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 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 地的故事 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 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 这则材料可 以用来说明 A 科学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 18 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C 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D 18 世纪早期法国思想白由度逊于英国 32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出版后 宗教势力组织信徒出版刊物 不断集会 叫嚣 打倒进 化论 拯救心灵 粉碎达尔文 1864 年 竟有 30 位皇家学会会员与 40 位医学博士 联名发表宣言反对达尔文 这说明 A 新世界观确立的曲折性 B 欧洲人崇尚理性主义 C 进化论存在严重的漏洞 D 宗教与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