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1662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年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6月互联网报告:手机上网行为分析2010年07月15日14:01 一、手机上网应用行为2010年上半年,网民手机上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信仍然是渗透率最高的应用,渗透率达到61.5%。这一现象有多方面的成因:首先,即时通信工具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极高的用户粘性保证了手机即时聊天的需求存在;此外,目前由于即时通信工具的极强吸引力,各手机制造商都将其作为标准软件内置在手机中,这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提高了用户使用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可能。其次,手机搜索在网民手机上网应用使用率中排名第二,达到48.4%。由于手机浏览性能、输入效率较差,手机网民更习惯利用统一的入口进入各类内容页面。因此,搜索导航类

2、应用继续保持用户渗透率的领军地位。手机社交网站的渗透率在2010年上半年增长较快,达到了35.5%,展现出较好的成长势头。互联网的社交化趋势已经变得不可阻挡,目前已经在传统互联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手机互联网一直是在模仿、借鉴传统互联网,因此整体发展慢于传统互联网。未来,手机上的社交化应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从内容方面看,手机上网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娱乐休闲类应用,音乐、文学、游戏、视频等应用都在渗透率中排名靠前;而手机邮件、支付等应用渗透率较低。这是由于,手机网民总体上并不是集中在中高端商务人群,普通民众才是手机网民的主体,手机目前更多还倾向于娱乐终端。 图35手机网民网络应用二、手机网民结构特

3、征(一)性别结构与2009年末相比,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小幅上升,达到57.1%,这与整体网民性别结构的变动趋势一致,但男性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大于整体网民中男性用户占比。在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上,男性群体的优势更为明显。 图362009.12-2010.6手机网民性别结构对比(二)年龄结构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年龄向成熟化方向发展。手机网民中30-49岁占比显著提升,增加了3.7个百分点,10-19岁手机网民占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 图372009.12-2010.6手机网民年龄结构对比(三)学历结构与整体网民的学历结构相比,手机网民学历偏低。2010年上半年,手机网民群体学历结构在提

4、升。中小学及以下学历手机网民的比例显著下降,初中及以上各学历层次的网民比例均有所上升。 (四)职业结构与2009年底相比,除了产业服务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业人员占比下降外,手机网民中其他职业类型群体占比均有所上升。在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用户融合趋势下,手机上网不断向各个群体渗透。 图392009.12-2010.6手机网民职业结构对比(五)收入结构由于手机网民中职业结构分化,手机网民的收入结构也出现变化。截至2010年6月,手机网民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比提升到21.9%,月收入在3001-8000元的手机网民提升到12.9%。 (六)城乡结构截至201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城乡分布比例为71.1:28.9,手机网民中农村人口仍高于整体网民中农村网民比例。但是,由于手机和电脑上网用户呈现融合趋势,农村手机网民占比较2009年末略微下降,手机网民与整体网民的城乡结构趋于一致。 图412009.12-2010.6手机网民城乡结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