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61084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矿井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公章)2017年 月 日XXX井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序号姓名职务签字备注1矿长2生产副矿长3机电副矿长4安全副矿长5总工程师6安全科科长7机电科科长8生产技术科科长9通风科科长10调度室主任25前 言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为高质量的完成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我公司于2017年6月12日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小组,对公司井下所有主要作

2、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风险辨识评估,主要针对顶板、瓦斯、煤尘、矿井水灾、矿井火灾、爆破事故、提升运输事故、机械伤害、电气事故等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危险因素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建立风险点登记表、2017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分级管控措施,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和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从而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人员对风险的辨识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矿长XXX 副组长:

3、总工程师XXX 安全副矿长XXXX 成 员:生产副矿长XXX、机电副矿长XXX及各科、队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安全科,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目 录1矿井概况及风险辨识范围51.1 矿井开采51.2 通风和瓦斯、粉尘防治51.3 矿井防治水61.4 矿井防灭火61.5 爆炸材料和井下爆破61.6 运输和提升71.7 矿井供配电72 矿井主要危险因素73 风险辨识93.1 顶板(冒顶片帮)93.2 瓦斯103.3 煤尘113.4 矿井水123.5 矿井火灾123.6 火药爆炸和爆破事故123.7 提升运输事故133.8 机械伤害133.9 电气事故144 风险评估分级154.1 风

4、险评估方法154.2 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分级165 风险管控措施225.1 风险管控225.2 成果应用226 风险点登记与重大安全风险清单23附件1:矿井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24附件2:煤矿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及管控措施28附件3:矿井重大安全风险公告警示牌32附件4: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33附件5:XXXX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34附件6: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上报用)35附件7:矿井风险等级划分报告(上报用)371 矿井概况及风险辨识范围XXX煤矿生产能力300kt/a,采用平硐开拓,布置有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3个井筒,主采五连炭煤层,煤层总厚0.680.99 m,平均0.83 m,纯煤

5、厚0.540.80 m,平均0.67 m,煤层倾角1014。1.1 矿井开采在+1200m水平布置了两个带区,每个带区布置1个对拉工作面(1217对拉采煤工作面和1223对拉采煤工作面)。工作面长约2100m,采用倾斜长壁布置,区内后退式回采。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工艺,配备MG100/110-TD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单体液压支柱配1.0m金属顶梁支护顶板,“三、四排”控顶,柱距0.8m、排距1.0m,最大控顶距4.4m,最小控顶距3.4m,循环进度1.0m,日推进1个循环。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布置2个掘进工作面(1218北回风巷、 1218运输巷),采用炮掘机装工艺,风钻打眼放炮,矿用挖掘

6、装载机装岩,锚杆+锚网支护。1.2 通风和瓦斯、粉尘防治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W” 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矿井2台主要通风机型号均为FBCDZ23/2185,电机功率2185kW,2个掘进工作面均采用2台FBD5.0/25.5、功率N=25.5kW的局部通风机向掘进工作面送风。矿井总进风量3554m3/min,总回风量3641m3/min,矿井通风阻力2320Pa。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1.3 矿井防治水矿井采用平硐开拓,+1200m水平以上矿井涌水通过主平硐水沟自流出井;三带区在+1065m标高设置有带区排水巷和水泵房,水

7、泵房设置了3台排水泵和两趟排水管路。设有3台MD85-454型多级离心泵(额定流量85m3/h,扬程180m,电动机额定功率75kW,电压660V),排水管路铺设两趟D1594.5的无缝钢管;二带区未设置排水系统,二带区水从附近的铜厂乡煤矿(现已关闭)主平硐排出。1.4 矿井防灭火矿井在回风平硐以上修建有2座高位消防防尘供水水池,水池总容量为1650 m3。消防管路从回风平硐入井,向井下各采掘作业点供水,供水主管采用108mm钢管,支管采用DN50钢管。井下各采掘作业点和巷道内安有防尘供水设施。1.5 爆炸材料和井下爆破矿井在距离工业场地约700m处、周围无居民的山凹建有一座爆炸材料库,井下未

8、设爆炸材料库。爆炸材料库由XX县公安局批准建设及验收,核定库容量炸药2t、雷管4500发,爆炸材料种类分别为3号煤矿安全炸药和15段毫秒雷管。1.6 运输和提升矿井主平硐、副平硐及运输大巷采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5t)牵引运输。1217对拉采煤工作面、1223对拉采煤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工作面机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矿井无主提升设备。1.7 矿井供配电矿井采用两回路10kV电源线路供电。其中,一回路10kV电源接自桐子林变电所,另一回10kV电源接自公司水电站。矿井地面共设2座变电所:矿井地面10kV变电所、风井变电所。矿井地面10kV变电所担负全矿井的供配电任务;风井变电所主要向主要

9、风机、瓦斯抽采泵站供电。井下共设五处变电所:中央配电所、+1065m水泵房变电所、一带区变电所、二带区变电所、三带区变电所(暂时停用)。中央配电所的两回路10kV电源来自矿井地面10kV变电所10kV不同母线段,担负井下的配电任务。井下供电电压为10kV、660V、127V。2 矿井主要危险因素根据矿井实际分析,主要危险因素有:顶板: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厚1.345.00m,较稳定,属类顶板。煤层底板一般为粉砂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厚0.574.13m,比较稳固,局部夹有0.030.16 m砂质粘土,遇水易于软化、泥化而膨胀。瓦斯:根据XX市安全生产

10、监督管理局文件关于2016年度XX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X安监201712号),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9.9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9.52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3.378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6.74m3/t,属高瓦斯矿井。根据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提交的XXXXXX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X井C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报告:五连炭煤层瓦斯含量为6.25m3/t,煤层煤层坚固性系数为0.6,瓦斯放散初速度11.303mmHg,瓦斯吸附常数a为21.204cm3/g,b为0.916MPa-1。五连炭煤层指标未超过煤

11、与瓦斯突出指标临界值。煤尘: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矿井所采五连炭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水:根据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XXXX井为以老采空区积水、相邻煤矿采空区水、老窑水、钻孔水、洪汛期地表水、顶板裂隙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矿山,水患危险性级别为级,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8.95m3/h,最大涌水量为77.50m3/h。矿井火灾: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矿井所采五连炭煤层属级不易自燃煤层。火药爆炸:爆炸材料库由XX县公安局批准建设及验收,核定库容量炸药2t、雷管4500发,爆炸材料种类分别为3号煤矿安全炸药和15段毫秒雷管。爆破事故:XXX井采用“

12、三八”工作制,采煤工作面在采煤机开口时使用少量炸药和雷管,掘进工作面采用放炮掘进,每班发放炸药量约50kg,150发雷管。提升运输事故:主平硐、副平硐、水平运输大巷采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运输;采煤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机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矿井无主提升设备。1218运输巷、1218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采用小绞车提运矸石及材料。机械伤害:矿井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单滚筒采煤机、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提升小绞车、水泵、刮板运输机、带式输送机及机电维修机械设备等都有发生对人产生伤害的可能。 电气事故:矿井两回路电源电压等级为10 kV,低压为0.4 kV;入井两回路电源电压等级为10 kV,各用电点

13、低压为0.69 kV。电气事故可能引发电击、电伤、雷击、电气火灾、电器爆炸等伤人和损坏设备;电器失爆还可能引发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3 风险辨识 3.1 顶板(冒顶片帮)1、1217对拉采煤工作面和1223对拉采煤工作面局部支柱间排距过大,未按规定支设导致支柱支撑力不足,不能有效切顶,顶板来压时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2、1217对拉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超欠挖较严重,锚杆和锚网不能紧贴巷壁,支护质量较差,变形较大,若不改变施工作业方式和加强巷道巡查维修,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3、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未逐根进行压力试验,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未及时进行检修,也未进行压力试验

14、,可能造成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足或支护强度不够发生顶板离层垮塌事故。4、受采动压力和重力影响,1223对拉采煤工作面开采后若不及时挂梁护顶,空顶作业,容易发生冒顶事故;若煤壁、伞檐未及时处理易片帮垮落伤人。5、1217工作面回风巷采用沿空护巷,维护困难,容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3.2 瓦斯1、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采空区形成裂隙带,五连炭煤层瓦斯会沿着裂隙带进入采空区,采煤工作面风流容易将采空区瓦斯带出从而造成隅角瓦斯超限。2、矿井配备20名瓦斯检查员,若瓦斯检查员责任心不强或从业经历短,容易出现空班、脱岗、假检、漏检等现象,若不能及时发现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容易造成缺氧窒息、有害气体

15、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3、1217对拉采煤工作面北回风巷采用沿空护巷,不采取有效措施,采空区瓦斯容易被带入工作面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容易发生瓦斯积聚。4、1217煤仓和1223煤仓无单独的进回风通道,容易发生瓦斯积聚。5、1218运输巷和1218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未进行先抽后掘或边抽边掘的抽采方式,容易发生瓦斯事故。6、矿井地质勘查程度不高,若生产过程中遇断层等地质构造而未进行超前预测,容易发生瓦斯积聚。7、无计划停电,可能造成停风、瓦斯抽采泵停止运行,造成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8、1218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风筒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9、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不能有效监测采掘工作面及回风巷等地点瓦斯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