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6007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6.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地理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 江苏省专用 桃花源记 中描述 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 2014江苏单科 1 2分 难 桃花源 的地形最可能是 A 山间峡谷B 山前平原C 山间盆地D 平缓高原 五年高考 考点一地形 气候与人类活动 A组自主命题 江苏卷题组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 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 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 易错警示把握题干中的 初极狭 复行数十步 豁然

2、开朗 避免选择山前平原或山间峡谷等 2 2014江苏单科 2 2分 中 桃花源 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 地理位置B 灌溉系统C 农业科技D 水力资源 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通过题意可知 桃花源 这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 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方法技巧本题用排除法事半功倍 桃花源这样自然环境优美 生活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与科技 水力 灌溉系统没有直接关系 2013年5月2日 中国科学报 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 大气二氧化碳 CO2 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下图是CO2浓度曲线 与全国温度曲线 黄河流域温度曲线 江苏省温度曲

3、线 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 比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 2013江苏单科 13 2分 易 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A 正比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反比关系D 负相关关系 答案B本题以CO2浓度变化与部分地区温度变化相比较为背景材料 考查判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1960 2010年的50年间 CO2浓度不断上升 全国和其他三地温度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B项正确 易错警示图中有关地区气温曲线有升有降 但总体是波动上升趋势 4 2013江苏单科 14 2分 易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 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

4、一因素B 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 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 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答案A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比如CO2的浓度 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 人为因素等动态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海拔等静态因素不会影响年平均气温的波动 B C D三项错误 CO2浓度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A项正确 审题技巧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多种 纬度 海陆位置 海拔显然不是当中的唯一因素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 B组统一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 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全球变暖导致

5、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 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 阴影所示 1 2017天津文综 10 4分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海洋表面增温趋缓 海平面减速上升B 地球表面增温趋缓 海平面仍在上升C 火山喷发频率增加 海平面加速上升D 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 海平面减速上升 答案B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图示年平均陆面 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于多年平均值 但曲线斜率变小 说明地表增温趋缓 图示海平面变化曲线近年来大于多年平均值 且斜率较大 则海平面仍在加速上升 则A D错误 图示火山喷发出现的主要年份对应的时间间隔 反映了从1960年至2000年前呈

6、现频率增加趋势 但从图示最后一次喷发后又较长时间无喷发 又体现了频率变小特征 故C错误 故B正确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题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 以下 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 分为季节冰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 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2 2017天津文综 11 4分 据图文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 活动层厚度变小 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 活动层厚度变大 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 永冻层上界上升 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 永冻层上界下降 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答案D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活动层与永冻层的界线应该是7月份 气温最高月 0 等温线 全球

7、气候变暖 该界线下降 活动层变厚 永冻层上界下降 A C项错误 全球变暖 春耕播种时间提前 B项错误 活动层增厚 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D项正确 审题方法将活动层与永冻层的界线看成气温最高月份0 等温线 准确判断全球变暖对这条线的影响 注意影响建筑基础稳定性的是活动层而不是永冻层 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 回答下题 3 2016北京文综 5 4分 图中 A 处冰川融化 湖泊水位升高B 处流量稳定 河流的落差小C 处谷宽 流速慢 适宜修建水库D 处地形平坦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答案D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及流域开发 读图可知 处冰川融水不会成为湖泊的补给水源 A项错误 处有瀑布出现 河流落差较大

8、B项错误 处谷宽 流速慢 不适合修水库 C项错误 处位于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适合农业生产 D项正确 下图示意1972 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 单位 km2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 2014福建文综 3 4分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B 地壳抬升C 流水搬运D 风力侵蚀 答案A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据图中两个年份的冰川面积对比可以得出 2011年冰川面积缩小明显 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造成的 故A项正确 5 2014福建文综 4 4分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 将导致 A 冰蚀作用增强B 绿洲面积增大C

9、干旱程度加剧D 流域面积扩大 答案C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 流域冰川面积变小趋势不变 冰川侵蚀作用减弱 A项错误 冰川面积减小 水资源减少 流域内绿洲面积也会减小 B项错误 冰川面积减小 水资源减少 干旱程度会加剧 C项正确 河流的流域面积与冰川面积变化关系不大 D项错误 6 2017课标 37 1 2 12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 下图 宽35 86千米 平均水深42米 最大水深52米 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 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 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 温度上升 海平面升高 白令海峡形成 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 人

10、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 分析目前在封冻时 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8分 2 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 并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1 白昼短 或近极夜 极为寒冷 受低压控制 多暴雪 海峡狭管效应 风速快 2 夏季 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 陆地相连 夏季 暖季 较温和 利于通过 解析本题以区域海陆分布图为背景 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本小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 白令海峡纬度高 封冻时为冬季 由此推出昼短和严寒 冬季大陆内部形成强大高压系统 故两个大陆中间的白令海峡气压相对较低 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 多暴雪 由于

11、海峡两侧为山地 海峡狭管效应明显 加大风速 2 本小题考查推理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全盛时 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 一年中 夏季最温和 其他季节过于寒冷 不利于人类活动 疑难突破 1 本小题要分析不利于人类活动的自然原因 应该着眼于极端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 如极夜 极寒 狂风 暴雪等 1 2015广东文综 11 4分 调查研究发现 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 43 32 N 44 32 N 居民点的密度 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 冻融作用影响小 房屋地基较稳定B 正好地处背风坡 利于抵御强寒潮C 积雪较厚 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 采光更为充分 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C组教师

12、专用题组 答案A季节性冻土层的冻结与融化 会使房屋地基不稳 从而影响房屋安全 该区域纬度较高 山地阴坡冬半年太阳光照条件劣于阳坡 且阴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 故阴坡白天气温更低 气温日较差小于阳坡 使阴坡冻融作用小于阳坡 所以阴坡居民点密度大于阳坡 以上分析也可排除B D两项 该纬度主要种植春小麦 可据此排除C项 评析本题以居民点密度分布差异为背景 考查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选项中涉及了地形对小气候的影响 气候对建筑 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核心知识点 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下图为1959 2009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下题 2 2013安徽文综 30 4分 该地1月0

13、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答案D本题以1959 2009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为背景 考查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及环境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50年来1月0 等温线明显北移 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A C两项错误 垂直方向上 由于气候变暖 0 等温线应向海拔较高地区偏移 B项错误 1月0 等温线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项正确 3 2013广东文综 41 2 4分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 平均海拔2261m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题 材料一1996 20

14、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 主要受 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4分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答案地形河流 每空2分 解析本题以青海省西宁市为背景 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及影响因素 由材料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 直接得出西宁市城市形态呈条带状是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 解题关键 仔细审题并获取有效信息 一般情况下 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 光照 水温呈正相关 但在不同的季节 海域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考点二自然资源 统一命题 省 区 市 卷题组 C 先增后减D 递增 1 20

15、17课标 7 4分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 递减B 先减后增 答案D本题考查地图相关知识 读图可知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 D项正确 2 2017课标 8 4分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水体营养盐B 太阳辐射C 水体含沙量D 洋流流向 答案C本题考查生物资源 图示海域营养盐根本来源是长江携带的泥沙 在河海交汇处河水与海水搅动 营养盐最丰富 C项正确 知识归纳世界渔业资源分布 整体来说大陆架地区渔业资源丰富 温带大陆架地区更加丰富 其中寒暖流交汇处 河流入海口 上升补偿流分布区更容易形成渔场 3 2017课标 9 4分 与夏季相比 冬季图

16、示海域浮游植物 A 总数量减少 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 总数量增多 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 总数量减少 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 总数量增多 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A本题考查海洋生物 长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 水温较高 光照较强 营养盐丰富 冬季反之 故与夏季相比 图示海域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 冬季河流流量小 高峰值向陆地方向移动 A项正确 规律总结明确河流流量越大 带来的营养盐越丰富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 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 4 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 2015课标 7 4分 0 542 图示甲 乙 丙 丁四海域中 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B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 由材料知 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 海水含盐量低 另外 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 由图中等值线可知 甲 乙 丙 丁四海域相比 甲 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 4 日数最多 更易结冰 但相对于甲 乙更接近陆地 海水含盐量低 海湾处水面较稳定 更易结冰 使海冰厚度最大 故选B 5 2015课标 8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