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Alo****18 文档编号:119656743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检测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修润(rn) 譬如(p)累赘(zhui)叶圣陶(to)B拖沓(t) 妥帖(ti) 悲哀(i) 丁卯年(mo)C恳切(kn) 监督(jin) 触及(ch) 颠沛流离(pi)D草率(shui) 感慨(ki) 告辞(c) 诲人不倦(hu)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他对普通话shngsh(),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2)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shng zhu()性的意见。(3)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mng lng()的。(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

2、则,j gong jn cu(),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段话不用这个词还好,用了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B张老师要求我们不能迟到一分钟,他自己便以身作则,第一个到教室。C这几年,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王欣颠沛流离地换了好几个学校。D孔子虽然被尊为“圣人”,但他还是经常不耻下问。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人。B叶圣陶先生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那么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3、。5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很多名句,请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_(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_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犹如春风野草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BC D课内精读阅读“以上说待人厚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7叶圣陶提倡“写话”,意思是()A作文要用语简洁,平易自然。B要按照口语原则进行写作。C追求白话文的通俗,反对文言文的生涩。D作文要如同说话一样准确真实。8文中列举叶圣陶先

4、生确定“做”和“作”的分工的例子,有什么作用?_9结合全文内容,从结构方面分析下面语句的作用。(1)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_(2)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_10结合文章的相关言论,说说选文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发。_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至深至纯师生情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

5、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化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

6、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周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8月份,评选开始

7、。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本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我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周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书中胡乱

8、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但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

9、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这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勉。(选文有改动)11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2分)_12选文第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3分)_13从选文第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3分)_14选文第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3分)_15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从正面充分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3分)_16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下面三组姓名取

10、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财 谢满金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 杜丽莎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 刘致远用意:_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 (2)下面是一篇有关“名字”的短文,请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_,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_。有名与字意思相近的,如_;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的,如岳飞字鹏举;还有_,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3)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