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65292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 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特性是电阻在磁场中会急剧减小,且磁场越强电阻越小,闭合开关S2后,下列四种情况相比较,指示灯最亮的是()A. S1断开,滑片P在图示位置B. S1闭合,滑片P在图示位置C. S1闭合,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右端D. S1闭合,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左端2. 下图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A. B. C. D. 3.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A. 放大镜B. 眼睛C. 望远镜D. 显微镜4. 深秋的

2、屏山县老君山常常出现“缥缈的雾,晶莹的露,轻柔的雪,凝重的霜”这种现象,下列对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缥缈的雾”是升华现象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 “轻柔的雪”是凝华现象D.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5. 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手电筒。只有将它来回摇动,小灯泡就能发光。以下四个图中与环保手电筒的工作原理图相同的是()A. 电磁起重机B. 动圈式话筒C. 扬声器D. 电磁继电器6. 宜宾种茶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同时,宜宾市也是四川省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

3、华现象B. 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利用了熔化吸热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7. 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B. 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C.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 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8.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C.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

4、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D.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9. 在绵阳很多商场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聪明的电梯”,没人和有人时,电梯运行的速度会发生变化。爱探索的小刚在网络上搜索到了这种电梯的简易控制电路如乙图所示,R是一个压敏电阻,其电阻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人走下电梯后,电磁铁的磁性变_(选填“强”或“弱”)。电动机的转速变_(选填“快”、“慢”或“不变”)10. 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_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则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郭同学自制了一个

5、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_(选填“a”或“b”)点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11. 晓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他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如图中的图_所示(选填“甲”或“乙”),应采用_镜加以矫正。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12. 用一个400W的电热器对某液体加热,如图所示是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设电热器提供的热量全部被液体所吸收)。求:(1)在5min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若该液体的质量为1kg,则该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13. 某校每天将1000kg、20的水烧开供师生饮用。(1)请计算每天烧开这些水至少需要多少热量?(

6、2)若烧开水的炉子用干木柴作燃料,每天至少需要多少干木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干木柴的热值取1.2107J/kg;水的沸点以100计。14. 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保护电阻R1=100欧,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_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2)若电梯在20秒内将一位重600牛

7、的乘客匀速提升15米,求电梯对乘客做功的功率。(3)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毫安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千克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牛/千克)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5. 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6. 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7.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

8、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18.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楠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

9、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如果她将蜡烛移到图乙中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S1断开时,电磁铁无磁性,由题意可知GMR的电阻最大,由I=可知,右侧电路中电流最小,由P=I2R可知,指示灯的实际功率最小,指示灯最暗,故A错误;BCD、闭合S1时,GMR所处的位置由无磁场变为有磁场,GMR的阻值减小;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最左端时,左侧电路的电阻最小,由I=可知,左侧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磁铁磁性最强,则GMR的电阻最小,右侧电路中电流最大,由P=I2R可知,指示灯的实际功率最大,指示灯最亮,故

10、BC错误,D正确。故选:D。闭合S2时,指示灯与GMR串联,电压表测GMR两端的电压,闭合S1时,电磁铁有磁性,根据GMR与磁性之间的关系判断其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P=I2R可知指示灯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判断亮暗的变化。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电磁铁磁性与电流的关系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等,判断出巨磁电阻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木棒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照镜子,人在镜子

11、中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本题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考查光现象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答案】B【解析】解: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

12、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A错误;B、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望远镜是利用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1)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然后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行判断;(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望远镜是利用两块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

13、4)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4.【答案】C【解析】解:AB、雾、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AB错误;CD、霜、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其态的现象叫汽化;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升华。此题考查

14、的是自然现象中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雾、露、霜、雪都是由物态变化形成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5.【答案】B【解析】解:晃动手电筒时,手电筒中的永磁体在线圈中运动,运动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永磁体而言,线圈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就会发光,所以上述现象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A、图中电磁起重机有电源,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动圈式话筒是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声信号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故B符合题意;C、扬声器工作时,通电线圈就会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由于线圈中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的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故C不符合题意;D、电磁继电器中有电源,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电和磁中常见的实验及原理,并能正确的区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A、组成茶叶的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打开茶叶盒,茶叶的芳香类物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茶香飘满屋,这是茶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