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价值与幸福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972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管理)价值与幸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价值管理)价值与幸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价值管理)价值与幸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管理)价值与幸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价值与幸福学习重点:价值的含义;存在论意义的价值与伦理学意义的价值;认知、评价和规范;幸福作为终极价值的幸福、幸福的条件与内容、幸福与快乐的关系;社会化与自律、评价良心的尺度;品德对于人生幸福的作用学习难点:价值的含义;幸福的主观性与评价幸福的普遍尺度;快乐与幸福的关系一、价值的基础内涵、结构1、价值: A价值存在于事物本身,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价值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价值客观主义B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或欲望:价值是需要或欲望满足所指向的对象价值相对主义C价值取决于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致关系价值相对主义、客观主义价值的存在论含义: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有用性价值论的伦理学含义:人的欲望

2、所指向的能满足人的欲望的事物的有用性2、人的价值与对于人的价值A人的价值:人的有用性:存在论:人对于宇宙万物的价值 伦理学:人对人的价值B对于人的价值:实质:潜在价值、自在价值3、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A分类:人的欲望所指目的:基本目的作为目的的目的:目的价值 派生目的作为手段的目的:手段价值B价值体系:以人为中心的立体的、向四周扩散的动态结构(层级结构)满足性价值与贡献性价值区分价值体系的意义:有助于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C目的和手段的价值:目的:合理性:正确性、恰当性手段: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正当性(合德性、合法性)目的性价值手段性价值二、价值判断与价值生成1、认知、评价和规范A认知

3、与评价:认知事实判断;评价价值判断B规范:为行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确立的规则,是命令,以“应当”为联系词规范与评价的区别:评价:对事物价值的评价、断定,是陈述,为人行为方向提供依据 规范:以价值判断为依据的行为规则,是命令,给行为提供指令2、价值判断的复杂情形A“X是有价值的”的可能情形B价值冲突的解决 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 同一主体不同方面的价值冲突 价值体系的意义C价值比较的根据 舍勒:价值等级高度标准: 哈特曼:价值强度标准 判断价值体系正误的标准 3、创造与价值生成A价值的存在形式B价值生成过程价值构想与创造 价值构想的含义 价值构想的依据 创造性三、作为终极价值目的的幸福1、幸福

4、作为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及其对具体目标的意义A以道德为终极目标:原因、出发点、不足、问题B以幸福为终极目标:原因、出发点、优越性、意义2、幸福在于生活得更好判断幸福的普遍尺度:幸福的条件实现(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幸福的内容对幸福的理解: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后产生的愉悦状态3、幸福与快乐A快乐:含义、特点B快乐与幸福的关系:快乐与幸福的不同快乐属于幸福的范畴,幸福中包含快乐; 有节制地追求幸福 快乐与幸福的不一致性四、个人道德的特殊意义1、他律与自律A社会化:含义、目的、任务、结果B社会化对于个人的意义:从他律走向自律C作自己的主人:前提:服从法规、社会规范 关键:成为价值主体 标志: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2、自我约束机制A良心:个人道德所有方面的总和,体现道德素质、标志个人道德水平良心的形成方式;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个人修养形成评价良心的尺度:个人自身和社会发展(动机、效果、责任心)B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 品德对人生幸福的作用:个人相对稳定的道德心理特征和行为定势;良好的品德是个人实现幸福的心理素质、主观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