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9647843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学案1Word版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政治新学案必修三讲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1.了解古老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及其重要见证。(重点、难点)3.了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探究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一、古代辉煌的历程我国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及作用时代主要成就作用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成为

2、正统思想隋唐时期高度发展并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并产生宋明理学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发展影响较大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地位

3、: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原因:古代史官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试判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提示B。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衰微的原因(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领导指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继承发扬: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

4、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试判断:只要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提示B。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同时,也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探究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儒家文明得到越来越广

5、泛的关注与推崇,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孔子热”“中华传统文化热”,儒家文明的价值日益凸显。(1)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征?(2)从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孔子思想的尊敬和推崇可以看出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那是否意味着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后,古代中华文化就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答案(1)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2)不是。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正确理解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

6、力。但中华文化的发展并非始终辉煌,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辉煌、近代衰微和现代再创辉煌的历程。例1汉字经过了6 000多年的变化。下图描述了汉字“马”的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B.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汉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答案A解析材料中汉字“马”的演变过程,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故A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故B排除;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故C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文化对人影响方面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题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探究点二汉字和史书典籍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耗时13年撰写的

7、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 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史记通过什么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3 0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了什么文化生活道理?(2)史记对传承中华文化有什么作用?(3)作为中学生,请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答案(1)史记通过汉字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3 000多年

8、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3)略。比较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作用和特点汉字史书典籍区别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联系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

9、史,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例2(2017徐州市高二期末)一组关于“中国字,你真好看!”的组图刷爆朋友圈(下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一直以来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A. B.C. D.答案B解析观点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与实际不符。题点汉字书写规范字,传承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汉字莫属。这不仅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她产生的那一刻起,汉字就担负起承载中华文化的重任

10、,几千年来与中华文化相伴而行,尽管饱经沧桑,却能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篇章。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部分国人汉字书写能力变弱,笔不成形,字不成体,提笔忘字,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各省市、各中小学通过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规范汉字作品展”等多种形式,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参与书写规范字的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化生活。1.我国各地开展书写规范汉字的活动,此举的文化生活依据是()A.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C.汉字是文化的载体D.汉字是中华文

11、明的重要标志答案D解析书写规范汉字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D正确。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故A、B、C均错误。2.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结合漫画提笔忘字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答案A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启示我们要书写汉字,传承文化,故A符合题意。B中“批判继承”、C中“创新汉字”、D中“古为今用”均与漫画主旨不符

12、,故排除。3.根据材料分析“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答案(1)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1.下列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宋代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元朝时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A. B. C. D.答案A解析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13、而不是宋代,错误。错误,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是在明清时期,而不是元朝时。正确,故答案选A。题点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2.“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 C. D.答案D解析表述不恰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表述错误,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故正确,入选。答案选D。题点汉字3.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相关人士表示,“书法的实质不是写好毛笔字,而是学好汉字”。我国之所

14、以重视汉字,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A. B.C. D.答案A解析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错误;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故选A项。题点汉字4.(2017无锡市北高级中学高二期中)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答案B解析A错误,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C错误,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题点史书典籍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汉字史书典籍京剧国画A. B. C. D.答案A解析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是很有说服力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故符合题意。京剧和国画能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均与题意不符。题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综合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