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国别风险通报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7251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国别风险通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风险管理)国别风险通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风险管理)国别风险通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国别风险通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国别风险通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别风险通报第15期(总第15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 2008年10月7日 波罗的海三国可能面临国际收支危机2008年10月3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同时调低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的主权评级(评级具体调整结果参见附表)。由于三国外债规模巨大,对外部融资的需求非常强烈,在目前国际金融形势恶化、资金流动性紧缺的外部环境中,三国都面临着流动性短缺和偿付能力隐忧。 爱沙尼亚经济自 2007 年第一季度开始出现增长减缓,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陷入衰退,短期内尚无复苏迹象。2007年实际GDP增长率为6.3%,但2008年第一季度实际增长率仅为 0.2%,第二季度甚至出现 1.1%的

2、负增长。在国际经济发展前景趋于黯淡的情况下,预计 2009 年底之前,爱沙尼亚都将缺少经济反弹动力。不过,经过努力,爱沙尼亚经常账户赤字已开始出现缩减趋势,预计经常账户赤字占当年GDP的比重将从2007年的17.5%下降至2008年的10%。即便如此,根据惠誉的预测,2009年,爱沙尼亚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偿还导致的外部融资需求仍然将高达官方储备的350%,从而给金融稳定性和国家偿付能力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拉脱维亚经济从 2008 年初开始恶化。2007 年实际 GDP增长率高达10.3%,但数据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年化GDP增长率仅为0.3%,月GDP增长率环比出现连续下降而实际上陷入技

3、术性经济衰退。由于经常账户赤字问题较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更为严重,拉脱维亚的经济复苏预计将需要更长时间。2007 年,拉脱维亚经常账户赤字占当年 GDP 的比重为23%,2008和2009年,这一指标有望降至15.7%和11%。据惠誉估计,拉脱维亚因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偿还导致的外部融资需求也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为迫切的,预计将高达其官方储备的400%。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目前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不过,由于立陶宛经济增长过于倚重出口,而1/5的出口又是波罗的海地区内贸易,加上外资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也面临着经济下滑风险。2008年第二季度,立陶宛经济发展尽管保持了5.3%的增长速

4、度,但已出现明显放缓,预计2008年全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4.2%,与2007年 8.8%的实际 GDP 增长率形成明显反差,2009 年这一指标将进一步下滑到 2.1%。2007 年,立陶宛经常账户赤字占当年 GDP 的比重为 10.8%,预计 2008 年扩大到 13%,2009 和2010年将逐步回落至12.1%和9.1%。惠誉认为,相比较而言, 3立陶宛的外部融资问题不及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严重。 惠誉同时调低波罗的海三国信用评级的举动表明,三国经济发展走势呈现出较高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三个国家的经济都出现明显滑坡,财政收入低于预期,进而导致公共部门预算执行恶化。2009年,三个国家无一例外将出现财政赤字,其中,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还可能突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关于政府年度财政赤字总额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的标准。由于三国货币均对欧元采取固定汇率,外部融资环境恶化将可能引发三国的国际收支危机。此外,一旦三国境内的外资银行或其海外总行出现流动性困难,也将影响到三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