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710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内容(DOC 36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网(http:/)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应对技巧秦云芳 教授、税务师教学目的:1、让大企业的财务人员了解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政策的主要精神;2、熟悉大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税务管理风险点;3、通过实际案例掌握应对技巧并做好税收风险的规避。主讲内容: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的文件的出台背景二、大企业税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一)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二)大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三)大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三、具体存在的税务风险点和应对技巧培训内容:一、背景: (一)从宏观政策层面

2、来看: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虽然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国和世界经济也出现了向好的变化,但经济的稳定复苏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策拉动,支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二) 2009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合2009年的情况来看,2010年的财政收支压力依然巨大。这种情况下,各级税务机关必将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堵塞征管漏洞。(三)从税收监管的压力来看,审计署、财政部专员办等外部监管部门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力度逐年加大,客观上对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优化纳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两个部门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往往采取重点审计税务部门

3、与延伸审计企业相结合的办法,并有扩大审计重点纳税户范围的趋势。 国家税务总局督查内审司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比较集中的税收政策执行、税前扣除、减免税、欠缓税等重大涉税审批事项的审计监督及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也就是说,不论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监管压力,都要求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比以往要更加关注由税务筹划带来的税务风险。(四)从税务机关的工作重点来看,国家税务总局新成立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司除了为大企业提供纳税服务外,“对大型企业实施税源监控和管理,开展纳税评估,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与日常检查”也是其重要职责。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理念2009年初才提出,不难推测,进一步推动大企业的税务风

4、险管理,必然是各级税务机关2010年的工作重点之一。税务局要以驻厂式调研的形式,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税务风险的管理,并且要与企业共同防范税务风险。 二、目前大企业在税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目前需要高度关注税务风险的大企业大体分三类:(一) 一类是外资企业(二)一类是国有企业(三)一类是民营企业 税务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支,因为企业的各项活动均会导致相应的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方法直接导致企业税务核算,因此,税务风险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中对于税务一方面的管理。(一)大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是:1、企业组织结构庞大,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管理难度大;2、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

5、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3、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偏重财务报表目标,而不太重视涉税合规目标。(二)解决的思路: 税务局:1、以定点联系企业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及时受理、协调解决定点联系企业的涉税诉求,统一对外答复涉税事项。2、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定点联系企业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满足纳税人差别需求。3、以定点联系企业的税务风险为导向,有效开展税源分析、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定期跟踪了解大企业的纳税情况,分析、识别企业的税务风险,依据风险程度进行差异化税收管理,让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企业应对技巧:(一)负责税务的人员应及时整理最新下发的政策,深入研究,发现对

6、企业的影响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二)企业财务人员要对税务人员的纳税评估点了解清楚。(三)必须从业务处理流程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税务风险 (四)对国内大企业来说,现在最基本的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后续工作,比如成立专门的税务团队,将意见上达董事会等等。三、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涉税风险点:(一)企业纳税申报的信息与税务机关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二)企业财务人员对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文件没有及时掌握而相成的风险(股权59)(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税务风险1、收入确定的风险(注意:收入的隐瞒、混合销售及视同销售收入的确定等)(收入类)收入的风险点主要在以

7、下几方面:(1)视同销售的差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对外捐赠)(2)接受捐赠收入的差异(接受捐赠)(接受捐赠1)(3)收入计量模式的差异(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分期收款收入)(4)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收入1)(5)利息收入的差异(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的差异(租金收入)(7)权益法初始成本的差异(投资差异)(风险点)(8)权益法投资收益的差异(股权投资)(9)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 (交易性、投资性)(10)不征税收入的差异(11)免税收入的差异(12)减计收入的差异(13)减免税项目所得的差异(14)债务重组收入占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的差异2、资产确认和核算的风险固定资产确认

8、和核算的风险: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税收管理的风险点:(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将前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在2009年1月1日后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 (2)将2009年1月1日以前购入,已索取普通发票的固定资产,将普通发票退回销售方,要求重新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3)以假进货退回的名义,请销售方开具红字普通发票冲减销售后,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4)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将非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变换名称进行抵扣 (5)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将前期实现的销售,延迟到2009年1月1日以后申报纳税防范税收管理风险点的对策建议 :(1)对购进固定资产抵扣的企业要突出加强“三流”审核 。 加强“票

9、据流”的审核。 加强“实物流”的审查。 加强“资金流”审查。 (2) 对销售固定资产的企业要全面加强红字普通发票监控 (3)对小规模纳税人要全面加强销货合同审查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核算的风险:(1)无形资产的确认(2)无形资产的计量(3)无形资产的摊销(4)无形资产的减值提取(5)无形资产的报废存货的确认和核算的涉税风险点:(1)存货的确认(2)存货的计量(购进、使用、发出)(3)存货的减值(4)存货的损耗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和核算的涉税风险:(1)确认(2)计量(3)变动3、成本、费用确定和分摊的风险(注意:税前可扣的成本费用和税金以及税前不可扣和部分可扣的区分)(1)税前可扣的成本、费用、税金

10、(2)税前部分可扣的成本、费用、税金(3)税前不可扣的成本、费用、税金具体风险点有:工资的差异(1)职工福利费的差异(2)职工教育经费的差异(3)工会经费的差异(4)股份支付的差异(5)业务招待费的差异(6)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的差异(7)捐赠支出的差异(8)利息支出的差异(9)住房公积金的差异(10)基本社会保险费的差异(11)补充保险的差异(12)加计扣除的差异4、利润总额确定的风险(1)会计上利润的准确确定(2)亏损额的弥补5、应纳税总额确定的风险(四)纳税人注重财务报表编制的目标而忽视涉税目标出现的风险(损益表的检查)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要求,每个会计年度,企业必须至少提供资产负债表、

11、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可选择执行)。税务部门作为财务报表主要使用人之一,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纳税情况、遵守税收法规的情况。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注意的风险点:)1.通过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变化与利润表的销售总额变化之比,可以大致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2.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增减幅度变化与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化之比,可发现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误差。3.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的增幅变化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幅变化之比,可以大致判断主营业务成本结转的准确性。4.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的增幅变化与利

12、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及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增幅变化之比,可以判断生产能力增加有没有引起的产品数量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5.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增减幅度变化与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增减幅度变化之比,可能发现账外投资和账外资金拆借的情况。 利润表分析的风险点:利润表由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组成。倒过来看,净利润+所得税=利润总额-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通过比较,从中可能发现一些不协调因素。1.主营业务利润。

13、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都很大,但毛利率很小,甚至亏损,应作重点分析。分析的重点是抓住主营业务成本的形成,检查的方法主要有:(1)成本核算的方法是否保持一致性,是否规范。(2)各期生产的产成品成本单价有无大的变化,(3)产品销售的品种、规模、数量、单价,与结转的产成品成本的品种,规格数量、单价是否一致或相关。2.营业利润。如果主营业务利润正常,则问题可能出在其他业务利润和三项费用中,重点在三项费用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费用的超大。分析方法是:(1)将企业采购规模及运费进项税与营业费用的运输费、装卸费相比;(2)将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全公司人员的劳动保险费开支与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现金流量表中支付

14、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及劳动人事部门的人事档案相比;(3)将计提的折旧费、固定资产维修费及水电费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相比; (4)将研发费与企业的科研能力相比; (5)将利息支出、汇兑损益与长短期借款中的银行贷款本金,外汇收支规模相比;(6)将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率相比;(7)将坏账损失、资产减值与存货质量、应收账款核销相比。3.利润总额。由于该部分大都属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额,虽然对会计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但对所得税影响有限,不过在分析报表中,也不能忽视以下几点:(1)投资收益与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之间的关系;(2)补贴收入与企业所处行业及国家优惠政策之间的关系;(3)营业外

15、收支与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之间的关系等,4.净利润。(1)通过所得税与利润总额的比较,可以得出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从而判断纳税调整事项的多少;(2)根据纳税调整事项的多少,来对照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的大小,两年内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的增减幅度与销售收入增减幅度之比,从而判断出纳税调整事项的内容;反之亦可通过以上报表项目,判断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准确与否。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附表两部分,先看主表部分:(1)如果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相当,则说明企业经营正常;如果出现大额正差,则存在收入不入账的可能;(2)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和支付的各项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相比,如果出现较大反差,都可能存在问题,即存在账外销售的可能;(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各项目与投资收益、营业外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