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4651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复习二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考点一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1 概念 在一定 下 在一定量的 里 不能够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温度 溶剂 继续加入相同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 4 饱和溶液 一定 不一定 下同 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 同一温度下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不一定 不一定 不一定 一定 温馨提示 1 以上转化方法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将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 将其不饱和溶液转

2、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 2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因此若把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时应是升高温度 若把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则可采用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 3 对于任何固体溶质来讲 将其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将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增加溶剂 考点二溶解度1 定义 在一定 下 某固体物质在 g溶剂里达到 时所能溶解的 叫做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 内部因素 和 本身的性质 2 外部因素 温度 100 饱和状态 质量 溶质 溶剂 温度 温馨提示

3、当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相同时 要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只有通过改变温度来实现 3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例如 20 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 在20 时 g水中溶解 g氯化钠 溶液达到饱和 在20 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100 36 考点三溶解度曲线及其意义1 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图 P点表示 20 时 A的溶解度为10g 2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如图 M点表示 3 图像中的点可以表示所代表的溶液是否饱和 如图 N点代表A的 溶液 代表B的 溶液 4 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如图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

4、随温度的升高而 5 曲线的倾斜程度可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 如图 相比之下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40 时 A B的溶解度相等 都为15g 不饱和 饱和 增大 大 小 考点四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 10g 1g 10g 0 01g 1g 0 01g 温馨提示当判断某固体物质属于易溶物 可溶物 微溶物或难溶物时 温度必须是20 或室温 否则无法判断 考点五结晶的分类及运用1 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如将硝酸钠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2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如海水晒盐 3 适用于

5、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如熟石灰从其水溶液中析出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升温结晶 较大 不大 减小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一定温度下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解析 对于同一溶质 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故A错误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故B错误 对于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 还是饱和溶液 故C错误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

6、法有加入溶剂 升温 或降温 故D正确 答案 D 方法点拨 判断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浓稀 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时 必须指明同温 同种溶质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看某温度时 溶质是否有剩余存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时 要明确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在温度不变时 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B 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室温下 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 在温度升高时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D 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 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B

7、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C t 时 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60 时 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 充分搅拌 得到的是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解析 60 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故A错误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故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仍为饱和溶液 故B错误 t 时 氯化铵和硝酸钾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氯化铵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60 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故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 充分搅拌 只能溶解110g 得到的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故D错误 答案 C 右图是NaCl M

8、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在t1 时 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B t1 t3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在t2 时 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 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 有晶体析出 C 图 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 图 中甲 乙试管分别盛有M N的饱和溶液 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 N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 甲中的固体减少 乙中的固体增加 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 浓硫酸B 硝酸铵固体C 氧化钙D 氢氧化钠固体 B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当堂训练 一 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 析出晶体后

9、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D 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解析 A 只要是被溶解的物质就是溶质 溶质可以是多种 也可以是一种 B 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 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此时是饱和溶液 C 汽油去油渍是因为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 形成的是溶液 D 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 压强的影响较大 与接触面积无关 答案 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 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C 将200g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 需要加水200gD 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

10、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 都能把8 的KNO3溶液变成15 的KNO3溶液 解析 A 降低温度能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 但不能使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 此项错误 B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此项错误 C 将200g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 需要加水200g 正确 D 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 都能把8 的KNO3溶液变成15 的KNO3溶液 正确 答案 CD 3 将相同质量的甲 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同时蒸发掉10g水 并冷却到t 时 分别析出2g甲和3g乙物质 均不带结

11、晶水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B t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C t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D 将析出晶体后的甲 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 甲 乙不反应 溶液仍饱和 解析 由题意知t 时甲 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因析出晶体后均为饱和溶液 此时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故A正确 t 时甲 乙两种物质析出量不同 原题提供的数据无法计算它们的溶解度 无法比较大小 故B C不正确 析出晶体后的甲 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 甲 乙不反应 相当于溶液中溶剂量增多 甲 乙两种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故D不正确 答案 A 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

12、热 无白色浑浊出现B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 得到80g溶液C 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 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D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解析 A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升温会使溶质析出出现浑浊 故此选项错误 B 由20 时氯化钠溶解度可知 30g氯化钠不能都溶解在50g水中 只能溶解18g形成68g溶液 故此选项错误 C 碳酸在水中电离时会出现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 除氢离子外再无其他带正电的离子 故此选项正确 D 溶液一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例如硫酸铜的溶液是蓝色的 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 C 5 下列变化中 溶液中原溶质的溶解度和溶

13、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A 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硝酸钾稀溶液升温10 B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 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D 稀释硫酸钠溶液 解析 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升温溶解度会变大 但溶液本身并无改变 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此选项错误 B 生石灰溶于水会放热 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使氯化铁的溶解度会变化 但氧化钙溶于水会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会与氯化铁反应使溶质的量减小 故此选项正确 C 硫酸锌不与铜粉发生反应 溶液没有任何变化 故此选项错误 D 稀释能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 但温度未发生变化 所以溶解度不变化 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 B 6 小明从冰箱冷藏室 温度为4 取出一

14、杯4 的澄清石灰水 盖上杯盖 在室温 温度为20 下放置一段时间后 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 4 时该石灰水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该石灰水4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室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A 因为室温时该溶液析出了晶体 故该溶液一定饱和 B 溶液由低温变成高温时的饱和溶液 并不能说明原溶液的状态 C 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故此答案错误 D 石灰水4 时溶液中溶质的量比室温时溶质的量大 且溶剂的量不变 答案 C 7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0 时 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

15、质的饱和溶液 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 130gB 140gC 160gD 180g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60 时 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时候 溶质质量为80克 由于该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 当温度降低至30 时 溶解度变为40克 有固体析出 所以此时溶剂的质量100克 溶质的质量为40克 溶液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100 40 140 克 答案 B 8 2011 重庆 如图所示的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10 时甲 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 降低温

16、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解析 A 只有指明某温度下 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 10 时甲 乙两溶液都饱和时质量分数才相等 C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100 60 100 37 5 D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答案 D 9 下图为A B C三种固体物质 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 时 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 t2 时 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 降温到t1 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 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解析 A 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在t1 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 A C 故A正确 B 由于在t2 时 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 A和B的溶解度都大于ag 因此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 只有C不会全部溶解 形成饱和溶液 故B正确 C 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而C的溶解度随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