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646456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精选的多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 工程力学专业自我介绍 在即将走出校门之际,我回首这四年,感觉自己走向成熟的轨迹渐渐清晰。四年的学习生活培育我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对人诚恳,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待生活乐观积极,拥有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 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班内团支书职务,负责召开班内团日活动和给入党同志出具团组织意见等工作,有很强的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本人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校内优秀团员称号,优秀班干部称号,三好学生称号。专业学习上,本人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能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

2、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 我会用行动、成绩和敬业的精神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您的无悔选择!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篇:力学工程技术员的自我介绍 我是好范文,所学的是力学工程技术专业,回首四年的学习生活,使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专业的知识。怀着对专业的热爱,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四年的学习培育我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对人诚恳,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待生活乐观积极,拥有吃苦耐劳精神的青年。 专业学习上,本人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

3、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能较强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 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进取勤恳是我的最大优点,我坚信选择贵单位是明智之举,立身于您为青年一代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必能充分激发我的自身潜力、脱颖而出,成为独挡一面的卓越人才。 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

4、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篇:工程力学专业介绍 工程力学专业介绍 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5人。 主要研究方向: 振动工程 风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 土木与结构工程 近年来主要的科研和工程应用成果: 发表论文300余篇,完成了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余项。工作成果获得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包括:“复杂转子系统动力学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叶片-盘-轴整体全弹性转子振动特性分析”、“微间隙油膜自激力的非线性建模、算法和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二等奖。“高速旋转机械运动稳定性和整机动力学理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构振动与动态子结构方法”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轴流式和离心式叶轮的通用模态分析和软件包”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带有多个有效载荷的运载火箭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流-固耦合系统动态子结构方法”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专业重视工程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累计开发的工程软件有:“复杂结构虚拟环境试验系统及软件研制”(九院)。“中小功率内燃机产品cad系统研究” 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钢琴优化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结构动力分析技术研究与dasap90微机结构动静力

6、分析程序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他完成项目有:“ansys程序在高层建筑结构应用中的功能开发ansys/arch2.0中文版前处理软件开发”;“油藏数值模拟生产指标动态显示及二维图形软件”;“四棍轮连续弯板过程的数学模拟与计算机仿真”;“诱饵及声干扰器发射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复杂结构虚拟环境试验系统及软件研制”等。 本专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学习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跨一级学科课程,总共不少于31学分。详细的课程列表请查阅“工程力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胜任高等院校力学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研究部门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工程部门从

7、事工程分析和设计工作。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工程知识方面都受过较完整的训练,因此本专业毕业生也应当能够从事应用数学、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管理、以及高新技术等其它部门的工作。 返回 第四篇: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及发展方向 摘要:工程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涉及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种工程与力学结合的领域,分为六大研究方向:非线性力学与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动力学与工程爆破。学制一般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就业面相当广泛,可以

8、继续读博、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公务员,或到国防单位工作,去外企等等。总的来说,工程力学专业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工程力学的产生 工程力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首先提出这一名称并对这个学科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中国学者钱学森。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极端条件下的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温度高达几千度到几

9、百万度,压力达几万到几百万大气压,应变率达百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秒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很难用实验方法来直接测定。为了减少耗时费钱的实验工作,需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阐明介质和材料的性质。 在一些力学问题中,出现了特征尺度与微观结构的特征尺度可比拟的情况,因而必须从微观结构分析入手处理宏观问题。出现一些远离平衡态的力学问题,必须从微观分析出发,以求了解耗散过程的高阶项。 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大批新型材料的出现,要求寻找一种从微观理论出发合成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配方”或预见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促使了工程力学的建立。工程力学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迫切要求能有一种

10、有效的手段,预知介质和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分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的建立(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和发展,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已经比较清楚,为从微观状态推算出宏观特性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工程力学虽然还处在萌芽阶段,很不成熟,而且继承有关老学科的地方较多,但作为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确有一些独具的特点。 工程力学着重于分析问题的机理,并借助建立理论模型来解决具体问题。只有在进行机理分析而感到资料不够时,才求助于新的实验。 工程力学注重运算手段,不满足于问题的原则解决,要求作彻底的数值计算。因此,工程

11、力学的研究力求采用高效率的运算方法和现代化的电子运算工具。 工程力学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以往的技术科学和绝大多数的基础科学,都是或从宏观到宏观,或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微观,而工程力学则建立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成就之上,运用这些成就,建立起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这也是工程力学建立的主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虽然工程力学引用了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的许多结果,但它并不完全是统计物理或者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无论是近代物理还是近代化学,都不能完全解决工程技术里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工程力学所面临的问题往往要比基础学科里所提出的 问题复杂得多,它不能单靠简单的推演方法或者只借助于某一单一学科的成就,而必

12、须尽可能结合实验和运用多学科的成果。 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平衡现象,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对于这类问题,工程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 工程力学对非平衡现象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趋向于平衡的过程,如各种化学反应和弛豫现象的研究;二是偏离平衡状态较小的、稳定的非平衡过程,如物质的扩散、热传导、粘性以及热辐射等的研究;三是远离于衡态的问题,如开放系统中所遇到的各种能量耗散过程的研究;四是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下所发生的突变过程,如相变等。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于非平衡统计力学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理论。 工程力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三个方面:

13、高温气体性质,研究气体在高温下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辐射性质以及与各种动力学过程有关的弛豫现象;稠密流体性质,主要研究高压气体和各种液体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以及相变行为等;固体材料性质,利用微观理论研究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以及本构关系等。 物质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规律的知识,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工程应用都极为重要,力学本身的发展就一直离不开物性和对物性的研究。 近代工程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需要深入研究各种宏观状态下物体内部原子、分子所处的微观状态和相互作用过程,从而认识宏观状态参量扩大后物体的宏观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工程力学的建立和

14、发展,不但可直接为工程技术提供所需介质和材科的物性,也将为力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创造条件。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向 (一)非线性力学与工程 主要研究非线性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实用技术。研究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采矿、交通等部门中的地下峒室、采场、隧道、井巷、高层建筑基础、桥梁与基础、公路边坡、矿山边坡、水利水电坝基与边坡等工程在普通力场和耦合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位移和破坏的规律。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模拟及计算机数值分析等综合研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实现工程设计优化、保证生产和施工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将现代前沿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灰色理论、数值模拟、非线性力学和不确定性分析技术等应用到岩土、结构材料力学分析和工程应用研究中来,不断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水平。 (二) 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建筑地基、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峒室、矿山井巷和岩土边坡、坝坡等结构和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预测及其控制技术。通过现场监测、物理模拟及数值法计算,研究各种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符合静、动力学和耦合特征的稳定性控制技术,特别是研究岩土体加固的作用机理、参数确定和新技术开发,新奥法在岩土工程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