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46393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解放战争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 学习要点 1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 内战的爆发 3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1 重庆谈判 1 背景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采取 假和平 真内战 的策略 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 概况 为争取和平 1945年8月底 毛泽东等赴重庆 10月10日 国共双方签署 双十协定 规定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等 2 政协会议1946年初 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

2、的政协协议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 解放战争1 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1 1946年6月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2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 集中优势兵力 重点打歼灭战 八个月歼敌70多万 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2 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1947年春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很快被人民解放军所粉碎 3 战略反攻1947年6月 刘伯承 邓小平率军渡过黄河 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4 战略决战 1 概况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打响 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 接着解放长春 11月初 解放沈阳 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 先后歼灭

3、了黄百韬 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部 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 在攻克张家口和天津以后 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 北平和平解放 2 意义 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 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通过三大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5 渡江战役 1 背景 1949年元旦 蒋介石发出 求和 声明 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谈判 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 国内和平协定 最后修正案上签字 和谈破裂 2 概况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 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横渡

4、长江 23日 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接着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问题1 问题2 1 政治斗争 通过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和谈 中国共产党揭穿了国

5、民党假和谈的阴谋 在1946年的政协会议中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问题1 问题2 2 军事斗争 1946年 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 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发动了全面内战 内战初期 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7年6月 刘伯承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 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 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占

6、领南京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3 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1949年7月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的控制能力 这是不幸的事 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是 A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 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D 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解析 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是在1947年 1948年 辽沈战役结束于1948年11月 与 1949年 不符 排除A C两项 依据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的控制能力

7、并对比B D两项 可知D项最合适 答案 D 问题1 问题2 1 中国人民彻底翻了身 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问题1 问题2 例题2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 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 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解析 第一种梦想是民族独立 第二种梦想则是民主 结合历史知识 可知国民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未取得民族独立 更不用说民主了 故A B C三项错误 解放战争时期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人民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不断高涨 故D项正确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