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调研报告4篇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64619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调研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使用调研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使用调研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使用调研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使用调研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用调研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调研报告4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使用调研报告4篇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如何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与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持续永久地服务农村、惠及农民,是一项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几年来,共完成改水52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8500户;改厕1918户;改用沼气灶试点1500户;新建村卫生所15所、武装中心村卫生所35个,新上医疗设备120台(套);新建村文化活动室21个、“万村千乡”农家店55个;新改造有线电视光缆18

2、公里、通讯光缆15公里,农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完成重点绿化村屯51个,栽植绿化树280万株;新建村内公园5处、万平方米,在太平山村、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11个村,安装路灯530基杆;共硬化道路公里,有51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占行政村总数的62%,有65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占通村通畅公路任务的%。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今年,将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农村道路建设。西胜、大古洞等5个村村内道路建设工程5个,道路总长10024延长米、35084平方米;清河、山河、民富等20

3、个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工程20个,道路总长53963延长米、215852平方米。二是泥草房改造建设。全县改造泥草房2800户。三是路边沟建设。建设东胜、富林等5个村水泥路边沟总长34990延长米。四是村屯绿化建设。绿化浓河、富强等村屯10个,栽植绿化树万株。五是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建设。亮化长兴、东胜等5个村屯,安装节能路灯171盏;改造庭院栅栏林胜、清茶等6个村,总长度43900米。二、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虽然我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与管护情况总体上较好,但也存在管护层次较低、水平较差等问题。一是管护不利、使用不善。少数村对建后的白色路面管理不到位,存在晴天一层土、雨天一层泥、

4、冬天一层冰的现象;个别村没有调动起村民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文化活动室使用率低;由于缺少资金,路灯不能经常使用,由于没有专人看管、维护,公园内的休闲、锻炼设施损坏严重;等等。致使公共设施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管护意识薄弱、不到位。个别镇村领导干部重建设轻管理,将主要精力用在争项目、跑资金、搞建设上,忽视公共设施建后的管理和维护,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部分群众主人翁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是政府的事,自己只管享受,不愿尽义务。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成熟。虽然各村有关基础设施管理有所考虑,但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大部分村依靠村级机构自行组织人员,利用政府拨付的农村公益资金

5、解决设施维护费用问题,但资金有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个别村管护所用资金由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但集体经济出现困难后,导致设施无人管护的后遗症;受长期使用公共、设施不交费的习惯影响,部分村民没有形成公共设施需要交费的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收费机制,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负担加重。三、加强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的几点建议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需要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着眼,从农村公共设施长远永续使用的目标出发,深入研究探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用和管护工作。(一)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建管并重意识。一是在镇村两级干部中,应切实摒弃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把农村公共

6、设施管护与建设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建管并重,同步安排部署,确保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管护、运营均衡发展;二是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应切实摒弃缺少资金不好管的畏难情绪,切实把公共设施管护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着力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三是在农村群众中,应切实摒弃只享受不管护思想,强化主体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向农民群众讲清“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民受益,农民自然也应成为管护的主体”这个道理,使农村群众彻底摒弃“大家都在用,但都没当自己的用”的思想,不断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确保公共设施建完有人管、坏了有人修。(二)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管理新路径。新农村公共

7、设施管护工作,是一项崭新的课题,目前各地还都没有成形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需要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是专业管护。对跨村、跨乡镇的通乡、通村公路等管护难度较大的农村公共设施,可由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将其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围,成立专门管护机构,落实专项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并将公共设施管护事项纳入全县农村公益服务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二是集体管护。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作为一项农村重要工作编制到村规民约,使其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实现村委会、养护人员、全体群众“三级联动”,体现群众参与管护的主体地位。三是协会管护。鼓励群众组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协会,制定章程

8、,落实管护措施,并在协会下设立理事会、监事会,落实资金筹措及其监督等事项。由协会负责管护资金、日常维护及对破坏道路行为进行监督。四是义务管护。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管护队伍,主动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同时,积极发挥农村“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人员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义务管护。五是商业管护。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本村农民承包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三)培育乡风民风,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公共设施管护,都应以农民为主体。应切实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素质,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一是强化教育

9、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形式创新,紧贴农村基层实际,采取鼓励群众学文化、学技术,倡导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化节目等形式纷呈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乡风文明民风淳朴。二是强化教育载体的实用性。切实利用好农村业余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农民学习、娱乐、交流、沟通的阵地和场所,发挥其最大效用,真正做到农村文化设施“物有所用、物尽其用”。三是强化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在加强群众素质提高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创新教育内容,把带领村中发展生产的“致富能手”、尊老爱幼的模范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鲜活人物和事迹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农民、感染群众,使广大群众人人思建设、个个谋发展、家

10、家争致富,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大学生手机使用习惯调研报告(执行:部门同事reed)调研说明调查对象:长沙、武汉、成都5所高校应届毕业生手机用户,合计219人(男生占65%,女生占35%)调查形式:针对参加a8校园招聘的应届毕业生,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能力及手机音乐使用习惯了解大学生对目前竞品手机音乐播放器的认知及使用情况为大学生细分市场的产品及推广策略提供参考执行时间:湖南大学 1114 湖南科技大学 1117华中科技大学 1120 武汉理工大学 1121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1128由于地区及操作所限,本次调查未遵循严格抽样程序,因此,调研数据

11、管中窥豹,仅供参考为行文方便,报告仍将以“大学生”作为陈述对象,但结果代表性请参照以上说明调研主要发现大学生钟情四大品牌手机,山寨之风吹进校园动感地带大学生市场占有率保持绝对领先,联通新势力居第二增值业务在大学生市场具备增长潜力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手机用户有过手机上经历大学生使用最多的手机娱乐依次是音乐、聊天、看新闻、游戏电脑和mp3仍是大学生听歌的主要途径近22%的大学生在用手机听歌时通过在线获取音乐内容竞品手机音乐播放器中,qq手机音乐认知率最高,3g门户旗下ggmusic使用率最高问卷内容解析大学生使用手机品牌分布动感地带市场占有率保持绝对优势大学生购机渠道手机连锁店、品牌专卖店仍是学生购机

12、的主要渠道%的数据表明购在校园也有了一定的人气基础手机每月消费第一,%的大学生手机每月消费在2060元之间;第二,月消费在60元以上的占%的比例;第三,该数据表明,近50%的学生具备增值业务的消费能力 %的大学生有过手机上经历该题按流量上人群中有部分属于不清楚自己手机上计费方式的;因此保守估计大学生使用手机包月上的比例至少在35%以上 64%的大学生有设置彩铃的经历使用最多的手机娱乐功能手机上使用最多的娱乐依次是音乐、聊天、看新闻、玩游戏电脑和mp3仍是大学生最常用的听歌途径近22%的大学生将在线获取音乐内容作为手机听歌主要方式第一,从电脑下载仍是手机音乐的主要来源;第二,近22%的大学生采用

13、“手机上下载、手机在线收听、手机音乐软件”作为获取手机音乐的主要方式。竞品播放器的认知率和使用率认知率=听说人数/被访总人数 使用率=使用人数/被访总人数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的要求,农委组成调研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强农富民”这一主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新农村建设是从XX年开始的,借助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实施了2镇8个村、16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受到了国家和省市扶贫办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自

14、觉地进入了新农村建设轨道。XX年,我县浓河、祥顺两镇分别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21个村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着力实施了“五改、四建、三化、两扩、一并”工程。完成改路公里,其中硬化通乡通村公路6条、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0个村、公里,完成浓河镇地下排水工程1300延长米,完成水泥明沟排水工程公里;完成改水18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4880户;完成改厕6个村、918户;完成户用沼气改灶试点380户;完成改房770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新建村卫生所5所;新建村文化活动室9个;新建标准化中小学校舍9所,维修19所;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40个。完成绿化村屯27个,建村内公园3个

15、,在山后屯、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9个村,安装路灯460基杆;推行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环卫模式,全面净化村屯卫生环境。扩大有线电视、扩大程控电话覆盖面,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将凤山镇下青山屯并入道壕桥屯,22户农民喜迁新居。XX年,全县继续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总投入资金万元,其中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投入万元(农民自筹投入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831万元;农机化建设投入220万元;农业开发及土地整理项目投入3871万元。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三化、三改”工程和农业生产及基础建设“四扩、四建”工程。三化。一是道路硬化:完成20个村(场)通村通场公路和15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内道路硬化公里;二是四旁(村旁、屋旁、路旁、水旁)绿化:完成27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绿化任务。三是村屯净化:完成5个村水泥排水明沟建设;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全部推行了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管理模式。三改。一是改水: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二是改灶:新建户用沼气680户,其中新农村建设试点村400户。三是改房:启动了富强、红旗两个新型节能房建设试点,建稻草板节能房20栋、1680平方米;建农民集资楼2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