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334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从马列主义到科学发展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一直致力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的历史。 从马列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纲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纲领迄今为止还未发现中文原件,仅有俄、英两种文本,均由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成中文。从内容来看,党一成立就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

2、,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纲领虽未明确提出以马列主义(指字眼)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但其中的内容却是马列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当然,党当时还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性质,还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许多内容都是从苏俄和共产国际抄来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还是一个幼年的党,不成熟的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

3、: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实际上制定出了党在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宣言又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表明党的二大宣言坚持了一大纲领所规定的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即党的最高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它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时间,就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并将它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它对党员条件、

4、党的各级组织的建设和党的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 据查阅有关资料,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在1929年。这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诸同志的信中明确指出,要 “树立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同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致驻莫斯科中共代表团的信中又强调指出,要注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俗化以提高党员理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虽然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但由于对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不善于将两者正确地结合起来,加之共产国际代表的错误指导,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据1927年11月的统计,党员数量由

5、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之后,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犯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党和中国革命遭到空前严重的损失,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 针对党和红军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为他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

6、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之后,在全党主要是高级干部中掀起了学习运动。在这前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大力从事理论工作,研究中国国情,把党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使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都出现了新的面貌。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

7、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尖锐地批判了主观主义作风,号召全党注重调查研究,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党的高级干部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全党普遍整风做了重要准备。此后,全党普遍整风运动开始,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通过整风运动,全党对毛泽东思想加深了认识和理解。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党整风的基础上,1944年至1945年4月召开的党的六届

8、七中全会,于1945年4月20日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一致。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新党章还明确规定:努力地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

9、报告中强调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社会历史环境、经济文化基础,以及革命性质、基本动力、斗争形式、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和领导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刘少奇在七大上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七大确立毛泽东

10、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成熟,反映了党的理论水平的极大提高。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 党的七大以后,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迅速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195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

11、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对党的指导思想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在自己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者经验主义的偏向。”这里没有明确提出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作的政治报告和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没有这样的内容。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造反派”攻击刘少奇、邓小平在八大时删掉了毛泽东思想,并把这作为他们的一条罪状口诛笔伐,横加批判。其实,这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莫须有的罪名。因为毛泽东思想有特定的含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

12、想。八大总纲的上述提法实际上指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而且,自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本人多次制止歌功颂德现象,反对把自己的名字与并列。同时,也吸取了苏共的个人崇拜造成严重恶果的教训。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八大党章总纲对党的指导思想作了这样的修改,这是无可非议的。 八大还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八大制定的路线和提出的许多新方针是正确的,八大前后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初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果。但是,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探索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

13、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党在这两大问题上一度发生严重失误,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在经济建设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这两方面又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严重曲折,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直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召开过两次全国代表大会,即九大和十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时代特征概括有误,说“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世界胜利的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14、,这显然是不准确的。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同九大一模一样。不过,删去了关于毛泽东思想时代特征的那段话。 1977年8月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坚持反对修正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叶剑英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党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才能保持

15、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四人帮”妄图从根本思想上扰乱我们党。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大搞修正主义,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针对这种情形,在“总纲”指导思想一段中,增写了“党坚持反对修正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大会宣告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但这次大会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十一大虽然没有完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但邓小平重新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并经

16、过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拨乱反正,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了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于1979年11月开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他的正确思想加以区别,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