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4247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6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管理)《创新思维课程讲义》王竹利(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变思考方向-摘自我的创新思维课程讲义前面已经论述了,妨碍我们进行创新思维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心智模式,或称思维定势。心智模式或思维定势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就好比一个计算机程序,在多数情况下,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思考和判断,并付诸行动。但当我们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程序才能解决的时候,我们却还在固执地运用旧程序来处理新问题,这时它就成了心智枷锁。这套旧程序还非常隐蔽和顽固,就像一个计算机病毒一样,不容易发现和清除,甚至还可能自我繁殖,最后造成我们思维系统的整体僵化,出现“死机”现象。因此,如何摆脱心智模式的束缚,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思维如水流下土堆如果在一个土堆上倒一杯水,你知道水会往哪几个方向流吗

2、?大概不能。但如果再让你在原处倒第二杯水呢?你基本可以确定水流的方向了。如果水的冲力不是太大,水一般会顺着第一杯水冲出的方向继续向前,把原来的痕迹延长和扩宽。你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现象:如果一杯水只冲出了一条小沟,那么它可以流得较远较深;假如它冲出的小沟越多,那它就越走不远,很快就被泥土吸干了。这就像人的思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大脑还像没有被倒过水的土堆,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多,慢慢地在头脑中就形成了若干条不同方向的水沟,以后这些水沟会不断被加深加宽,形成了每一个人的思维定势。年岁越大,这种定势就越不容易改变,我们的创造力就越来越少。除非有强大的内外冲力,我们的思维一般不容易跳出既定的路线。但每个人

3、的思维又是不同的,就像土堆最初的形态会对水流的方向造成影响一样,每个人大脑的先天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习惯。有的人思维缓慢而深刻,但容易“一根筋”;有的人思维灵活而跳跃,但又可能流于肤浅,不容易成型。无论哪种思维类型,要想有创造力,就必须冲破原有的思维轨迹,改变思考方向。改变思考方向,是激发创造力的一大秘诀。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的试题:大家都听过一个打井的故事,如果你是一个打井人,当你达到足够的深度仍然打不到水,你会选择继续把洞打深打大,还是另择新址打井?为什么?我出这道题的用意是在考察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看他们是否意识到转变思维方向的重要性。有一多半的学生选择继续把洞打深打大,认为坚持就是

4、胜利,如果半途而废反而会失去即将到手的成果。他们提出的另一个理由是,如果再另选新址也未必能找到水源,既然当初选择这个地址打井,那一定事先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其从头再来,还不如持之以恒。的确,我们多年的教育也是这样告诫学子们的。另有一小半的学生认为,既然已经打了那么深了还不见水,就应该另选新址,哪怕冒再次失败的危险也是值得的,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呢。还有极少数人态度中立,说要看具体情况。第一种思维有人称之为垂直思维,这种思维只有一个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持这种观念的人比较有恒心,有时也的确能够在某一个具体领域内取得成功。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这种思维过于单一,不够灵活,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况,难

5、以有意外的发现与创造。第二种思维属于水平思维,这种思维可以有多个方向,比较容易激发新的创意。具有这种思维特征的人比较灵活,不墨守成规,敢于冒险,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发现与收获。多向思维多向思维又称为发散思维,是指从某一点出发,向多个方向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思维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发散,尽管发散思维并不是创新思维的全部。一个人在思考的起始阶段思维的方向越多越发散,其最终找到新创意的机会就越大。激发发散思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画思维导图,另一种是头脑风暴。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脑图、心智图,是表达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以一个核心主题为中心,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

6、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激发人类的发散思维。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英国的托尼巴赞(Tony Buzan),他也因此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成为了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身兼国际奥运教练与运动员的顾问、也担任英国奥运划船队及西洋棋队的顾问;又被遴选为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的会员,是“心智文化概念”的发明人,也是“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他发起心智奥运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学习障碍者。截至1993年,托尼巴赞已经出版了二十本书,包括十九本关于头脑、创意和学习的专著,以及一本诗集。据说托尼巴赞最初是想发明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他查看了许多天才人物如达芬奇等的笔记,发现他们

7、记笔记的方式与常人不同,常常是图文并茂的。于是他发明了思维导图,这种图形逐渐发展成一种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有五个基本要素:1 中心主题(Central Topic)每个思维导图都有一个中心主题,它是思维的核心,所有的思考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中心主题的转换则代表了思维的跳跃,可形成系列思维导图,这种系列思维导图被称为动态思维导图。2 关键词(Main TopicSubtopic)是围绕中心主题逐级展开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应该用词或短语组成,而不宜用完整的句子,因此需要画图者从纷繁的思考中进行加工与提取。概念准确与否反映思维的清晰度与概括能力。3 分支(Lines)是概念之间的

8、纵向联系。往往表示上下级概念之间的隶属关系或逻辑联系,每一个分支代表一种思考方向,分支的数目表示思维的广度,分支的长度表示思维的深度。4 联系线(Relationship)是概念之间的横向关联,往往表示内在的、非逻辑性的联系,反映思维的丰富性、联想性和创造性。5 颜色与图像思维导图不仅可用文字表示相关主题和概念,还强调用图形、图像等来表示主题和相关概念,字体和线条的颜色也可以是彩色的,以促进右脑思考和形象思维。思维导图可以用纸笔手绘,也可以采用电脑软件绘制。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发散思维的集体训练法。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

9、的时候,这种情境就叫做头脑风暴。由于会议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人们就能够更自由地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很多的新观点和问题解决方法。当参加者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来但不进行批评。只有头脑风暴会议结束的时候,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头脑风暴的基本程序如下:1、确定议题一个好的头脑风暴法从对问题的准确阐明开始。因此,必须在会前确定一个目标,使与会者明确通过这次会议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2、会前准备为了使头脑风暴畅谈会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可在会前做一点准备工作。如收集一些资料预先给大家参

10、考,以便与会者了解与议题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外界动态。就参与者而言,在开会之前,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所了解。会场可作适当布置,座位排成圆环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此外,在头脑风暴会正式开始前还可以出一些创造力测验题供大家思考,以便活跃气氛,促进思维。3、确定人选一般以8人12人为宜,与会者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4、明确分工要推定一名主持人,12名记录员(秘书)。主持人的作用是在头脑风暴畅谈会开始时重申讨论的议题和纪律,在会议进程中启发引导,掌握进程。如通报会议进展情况,归纳某些发言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设想,活跃会场

11、气氛,或者让大家静下来认真思索片刻再组织下一个发言高潮等。记录员应将与会者的所有设想都及时编号,简要记录,最好写在黑板等醒目处,让与会者能够看清。记录员也应随时提出自己的设想,切忌持旁观态度。5、规定纪律如要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不消极旁观;不要私下议论,以免影响他人的思考;发言要针对目标,开门见山,不要客套,也不必做过多的解释;与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切忌相互褒贬等等。6、掌握时间一般来说,以几十分钟为宜。时间太短与会者难以畅所欲言,太长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会议效果。头脑风暴法成功要点:1、自由畅谈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

12、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2、延迟评判头脑风暴,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某个设想,又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也不能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一切评价和判断都要延迟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3、追求数量头脑风暴会议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首要任务,至于设想的质量问题,自可留到会后的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的创造性设想就可能越多。头脑风暴还有一些变种,例如可以让每位参与者将自己的设想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写在小纸条上,然后粘贴在墙壁或黑板上,让其他参与者自由浏览,同时不断补

13、充新的点子。这种头脑风暴法被称为“智慧墙”,据说这样发散出来的点子比会议式的头脑风暴要多。发散思维练习任选某个物品的用途进行发散思考,例如“月饼有多少种用途?”、“名片有多少种用途?”等。侧向思维侧向思维可视为多向思维的形式之一。指正向思维无法突破的时候,可考虑选择从旁侧绕行的思考方向。广东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一种广为人知的“红绿灯理论”:绿灯亮了照直行,黄灯亮了快快行,红灯亮了绕道行。就是这一思维方式的形象说明。这里讲两个小故事。即时贴的发明者是美国3M公司的斯宾塞希尔弗。据说他最初是想发明一种粘力很强的胶水,结果做出来的却是粘力不强的胶水。这种粘力不强的胶水发明出来后无人问津,公司的化学工程师

14、阿特弗雷是教会唱诗班成员,他在星期天参加教堂唱诗班活动时,习惯在在歌本里夹一张纸片以作记认,但纸片容易滑落,他常要弯腰从地上捡起来,十分麻烦。有一天弗雷在唱诗时忽然想到,要是有一种用时能牢牢地粘在纸上,不用时又能轻易揭去的“书签”就好了。刚好斯宾塞希尔弗也注意到他的女同事常常用别针将小纸条别在文件上作为标记,这样做很容易损害文件。结果他与阿特弗雷“一拍即合”,两人经过一年半时间的研究和改良,一种粘揭自如的粘贴纸便诞生了。1980年,3M公司正式将这种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命名为“Post it”,投入市场。时至今日,它已风行全球,且被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十大发明之一。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中国。

1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有一个商人承包了千岛湖水域养鱼,但千岛湖里有一种鱼肉少刺多,不好卖。商人面临亏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这种鱼跳得很高,渔民们拉网捕鱼的时候,网内一片白花花的鱼跳起来,很是壮观。他灵机一动,请来了剧团的舞蹈专家做指导,让渔民穿上统一的制服,一边唱歌、喊号子,一边用舞蹈样的动作拉网捕鱼,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后来他开发了一个用游船接载游客观看“拉网捕鱼”的观光项目,获得了巨大成功。从“很粘”,到“不太粘”,从“卖鱼”到捕鱼观光,这种思维的转变就是侧向思维的例子。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转变思考方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当正向思维无法取得突破时,采用反方向思考的方法进行思考,常常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一某大学有一个小侧门正对着一个城中村,城中村里小巷纵横,开满了小食店、小旅店、便利店、文具店等,专门吸引学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前来消费。大学领导觉得城中村里治安情况复杂,卫生条件较差,容易发生问题,决定封闭这个侧门。没想到这个决定引起城中村村民的强烈反应,因为侧门封闭后,村里的各种店铺生意一落千丈。结果村民在晚上把封闭的侧门又砸开了。学校领导得知后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表示,封自家的门与别人无关,“门还是得封的!”而村民则表示,什么时候封,就什么时候砸,并且还组织村里的老头老太太沿着围墙日夜巡逻。矛盾一时无法解决,陷入僵局。正好大学的党委书记赴欧洲某著名大学访问,他发现那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