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恋** 文档编号:119642101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节 山地的形成 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 1 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褶 皱山 断块山和火山的成 因 理解背斜 向斜 断 层的特征及对地貌的影响 及其在找水 找矿 工程 建设方面的意义 2 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布 局的影响 断块向斜 考点一 褶皱皱山 断块块山与火山 核 心 知 识识 再 现现 1 褶皱皱山 1 褶皱皱 概念 岩层层在强大的 作用下 发发生塑性变变形 产产生 一系列的 挤压挤压 波状弯曲 基本形态态 背斜和向斜 判 断 方 法 从形态上背 斜向 斜 岩层一般 拱 起 岩层一般 弯曲 从岩层新 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 老 两翼部分岩 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部分岩层较 老

2、图示 构 造 地 貌 未侵蚀地 貌 常形成 常形成谷地或 侵蚀后地 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 常形成 图示 向上向下 山岭盆地 谷地山岭 2 研究地质质构造的实实践意义义 地质质构造在工程选选址 找水 找矿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实践意义义 可 通过过下图进图进 行理解 为为什么我们们开采油气时时一般选择选择 背斜 开采煤 铁铁等矿产时矿产时 往 往选择选择 向斜 提示 油气一般保存在背斜构造的顶顶部 背斜顶顶部易被侵蚀蚀 背 斜岩层层中的矿矿石很可能会被侵蚀蚀 搬运掉 而向斜中的矿矿石则则容 易被保留下来 如下图图所示 2 断块块山 结结合断层层示意图图 回答问

3、题问题 1 断层层 成因 强大的压压力和 表现现 两侧侧岩体沿断裂面发发生明显显的 张张力 位移 2 断层对层对 地貌的影响 位移类型地貌类型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 或在断层附近派生 出若干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下 降 形成 相对上 升 发育成 谷地或低地 山岭或高地 岩层发层发 生断裂是否就一定形成断层吗层吗 提示 不一定 判断某一地质质构造是不是断层层 一要看岩体是不 是受力产产生破裂 二要看沿断裂面两侧侧岩体是不是有明显显的位移 3 火山 结结合火山示意图图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 成因 地下深处处的岩浆浆在巨大压压力作用下 沿 的中 央喷喷出口或管道喷喷出而成 地壳 火山口 火

4、山锥锥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5 浙江文综综 5 下图为图为 某地地质质剖面图图 图图中 为为岩层层 编编号 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下题题 图图中甲 乙两地有关地质质地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 背斜岩层层受到水平挤压挤压 成山 B 甲 向斜槽部岩层层向下弯曲成谷 C 乙 背斜顶顶部受张张力被侵蚀蚀成谷 D 乙 向斜上覆岩层层差别别侵蚀蚀成谷 审题审题 指导导 从图图示中获获取信息 图中 为岩层编号 其年代由老到新 说明具有层理构造 此地为沉积岩 另一方面也知道各岩层的新老关系 向斜 山岭 背斜 谷地 尝试尝试 自解 答案 C 地质质构造剖面图图的判读读 高考卷多结结合地质质构造示意图图

5、 考查查地质质构造特征 地质质构造的 形成过过程等 1 岩层层新老关系的判读读 1 沉积积岩的判读读 下老上新 如下图图 岩层层越来越老 2 岩浆浆岩与沉积积岩的判读读 被侵入的先形成 即岩浆浆岩的形 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层 如下图图中 晚于所有的沉积积岩 3 岩浆浆岩与变质变质 岩的判读读 侵入岩附近高温高压压易发发生变质变质 作用 形成变质变质 岩 变质变质 岩晚于侵入岩 2 地质质构造 背斜 向斜 地堑堑 地垒垒 的判读读 1 背斜与向斜 方法一 通过过岩层层形态态判读读 背斜岩层层向上拱起 上图图中a处处 向斜岩层层向下弯曲 上图图中b处处 方法二 通过过岩层层新老关系判读读 背斜岩层

6、层中间间老两侧侧新 向斜岩层层中间间新两侧侧老 由于地壳运动动的复杂杂性 两个方法得出的结论结论 不一致时时 以 方法二为为准 2 断层层的判读读 判读读断层层的依据有两个 两个条件需同时时具备备 岩体受力断裂 断裂面两侧侧的岩体有明显显的错错断及位移 3 地质质作用形成先后顺顺序的判读读 原则则 被断层层切断的岩层层先于断层层形成 被岩浆浆侵入的岩层层 先于岩浆浆侵入活动动形成 被侵蚀蚀的先于侵蚀蚀作用形成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地质质构造类类型的判读读 1 2016 浙江文综综 5 6 下图为图为 某河谷地质质 地貌剖面图图 图图 中地层层年代由 到 变变老 图图中阶阶地 用T表

7、示 数字下标标表 示阶阶地的级级数 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 1 2 题题 1 对对河谷处处的地质质构造类类型两侧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 正确的 是 A 向斜 东侧东侧 大 B 背斜 东侧东侧 小 C 向斜 西侧侧大 D 背斜 西侧侧小 2 矿产调查发现矿产调查发现 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贵重金属矿产矿产 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图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这种贵贵重金属矿矿 物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 第 1 题 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 向里依次是页岩 砂岩 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 两翼老的分布规律 据此 判断地质

8、构造为向斜 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 说明西 侧地壳抬升幅度大 C项符合题意 第 2 题 从题干提供信息可 知 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 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 卵石 沉积环境最好 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 B项符合题 意 甲处离河流太近 粘土结构 丙 丁两处地势太高 都不符 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 答案 1 C 2 B 2 2014 山东东文综综 11 下图图 a 为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实习 的观测观测 点分布图图 为观测为观测 点编编号 图图 b 为该为该 班某小组组在其中 一个观测观测 点所做的记录记录 卡片 完成下题题 图图 a 图图 b 上图图b中地质质剖面示意图图所示沉积

9、积岩层层由老到新的顺顺序是 A B C D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 向斜东翼 将向斜地貌补充完整 如下图 向斜中心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 上面后来覆盖上的岩层最 新 故选B 答案 B 考向二 地质质构造地貌的判断 3 2015 福建文综综 9 下图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线分布 从a河谷到b c河谷的地层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读图 完成下题题 图图中X地的地质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为 A 背斜谷 B 背斜山C 向斜谷 D 向斜山 解析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 X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 为背斜 从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 山谷 故A项正确 答案 A 借题发挥题发挥 地质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别

10、地质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动导 致的岩层变层变 形变变位 它是地壳运动动的 足迹 它主要有褶皱皱 向斜 背斜 断层层 回答地质质构造类类型 时时 与地表形态态无关 关键键是看地下岩层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层是否 连续连续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态特征 它的主要 类类型有山地 谷地 平原 盆地 陡崖等 回答构造地貌时时 只 根据地表形态态和高低状况来回答 特别别注意向斜谷 向斜山 背 斜山 背斜谷 断块块山均为为地貌类类型 考向三 断块块山地形的形成 4 2012 四川文综综 1 下图图是我国亚热带亚热带 某旅游名山景观观照片 该该山山顶顶海拔3 099米 属山地针针叶林带带 读图读图

11、回答下题题 形成图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质作用是 A 断裂上升 B 褶皱皱弯曲 C 冰川堆积积 D 风风力侵蚀蚀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地壳运动产 生的 与内力作用有关 C D项错误 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 山地 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 所以A项正确 B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二 板块块运动对动对 地貌的影响 核 心 知 识识 再 现现 1 板块块构造学说说基本观观点 地球表层层的 并不是完整的一块块 而是被断裂带带分割 成六大板块块 其中A为为 板块块 B为为太平洋板块块 C为为 板块块 D为为美洲板块块 E为为 板块块 F为为南极洲 板块块 板块处块处 于相对对的运动动状态态

12、 内部比较稳较稳 定 边边界比较较活跃跃 多火山 地震 岩石圈 亚亚欧 印度洋 非洲 2 两种边边界与地形 山脉 海沟 裂谷 安第斯山是由哪两个板块块碰撞而形成的 提示 南极洲板块块与美洲板块块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7 上海青浦质质量调调研 读读某地海陆轮陆轮 廓和板块块示意图图 回答 下列问题问题 1 按照六大板块块的划分 M小板块块属于 A 亚亚欧板块块 B 印度洋板块块C 非洲板块块 D 太平洋 板块块 2 图图中所示的边边界属于 A 陆陆地区域边边界 B 板块块消亡边边界 C 海洋区域边边界 D 板块块生长边长边 界 解析 第 1 题 考查板块的判读 根据图中轮廓和红海位置可

13、知 M为阿拉伯半岛 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故M小板块属于印度洋 板块 B选项正确 第 2 题 考查板块边界的判读 根据图中板 块运动方向可知 图示区域板块相背运动 说明图示区域板块边 界为生长边界 如果板块相向运动 则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D选 项正确 答案 1 B 2 D 板块块运动动与地貌的关系 板块块相对对移动动而发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张裂 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 面貌 板块块相对对运动对动对 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总结图 表如下 板块运动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 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举例

14、东非大裂谷 红海 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 亚洲东部岛弧 美 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图示 特别别提醒 特殊板块块及地区分布 1 澳大利亚亚 南亚亚 阿拉伯半岛岛 印度半岛岛 斯里兰兰卡岛岛 塔斯 马马尼亚岛亚岛 位于印度洋板块块 中南半岛岛 东东南亚亚 小亚细亚亚细亚 半岛岛 太平洋西部岛岛弧链链位于亚亚欧板块块 格陵兰岛兰岛 西印度群岛岛 火地岛岛属于美洲板块块 马马达加斯加岛岛属于非洲板块块 2 冰岛岛 亚亚欧板块块与美洲板块块交界处处 大西洋 S 形海岭上 生长边长边 界 新西兰兰南 北二岛岛 太平洋板块块与印度洋板块块交界处处 消亡 边边界 3 科

15、迪勒拉山系 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为太平洋板块块与美洲板块块 碰撞形成 安第斯山脉为为南极洲板块块与美洲板块块碰撞形成 真 题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板块块分布的判断 1 2014 大纲纲文综综 6 右图图中K岛岛于1983 年火山爆发发 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 该岛该岛 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长旺盛 据研 究 百年之内该岛该岛 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 恢复 K岛处岛处 于 A 印度洋板块块与太平洋板块块界线线的东侧东侧 B 印度洋板块块与太平洋板块块界线线的西侧侧 C 亚亚欧板块块与印度洋板块块界线线的北侧侧 D 亚亚欧板块块与印度洋板块块界线线的南侧侧 解析 由图中K岛位置结合六大板块的分布

16、可知K岛处于亚欧 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 C 2 2014 海南地理 17 某年3月P地 位置见见下图图 发发生强烈地震 引发发大规规模海啸啸 导导致附近某核电电站核物质质泄漏 泄漏到海 洋的核物质质主要通过过洋流扩扩散 P地位于 A 亚亚欧板块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块挤压带 B 亚亚欧板块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块挤压带 C 亚亚欧板块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块挤压带 D 太平洋板块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块挤压带 解析 P地位于日本附近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可知 P 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所以A正确 答案 A 考向二 板块块构造学说说的应应用 3 2016 上海地理 9 10 火山是地球奉献给给人类类的最伟伟大奇观观 之一 1 2016年 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樱岛 活火山频频喷发频频喷发 该该火山形 成于板块块的消亡边边界 下列火山中 同样样形成于消亡边边界的是 A 南美大陆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 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岛海克拉火山 C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 东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马扎罗罗火山 2 樱岛樱岛 火山岩浆喷浆喷 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类似于 A 黑色玄武岩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