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19639389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解析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下)期初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 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A. 量取浓硫酸B. 稀释浓硫酸C. 加入锌粒D. 倾倒稀硫酸2. 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C. 金属氢不能导电D. 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3. 向一盛有约20克氢氧化钡粉末的小烧杯中加入约10克的氯化铵晶体,用玻璃板迅速搅拌后静止片刻。

2、下列对该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会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 用手触摸杯壁,能感觉到发热C. 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为内能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4. 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B. 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C. 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溶液中只有Na+和Cl-两种离子5.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悬浮在50硝酸钾溶液中,烧杯底部还留有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F甲,硝

3、酸钾溶液的密度是甲;当温度下降到20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F乙,硝酸钾溶液的密度是乙此过程中能够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由以上信息可知()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克)20.931.645.863.985.8110A. F甲F乙,甲乙B. F甲F乙,甲乙C. F甲F乙,甲乙D. F甲F乙,甲乙6.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相同之处在()A. 都能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B. 都能通过观察试管、玻璃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 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D. 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

4、置换反应7.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是否变质和变质程度,设计了实验,过程如下,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取16.0克干燥的样品白色沉淀19.7白色固体A. 实验证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B. 有10.6克的氢氧化钠发生了变质C. 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D. 可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完成实验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8. 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表示铁离子B. “”表示铜离子C. 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 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5、2小题,共10.0分)9.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加入200毫升的水,再加入10毫升9%的硫酸溶液,接通电源。请回答:(1)在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点燃a导管口的气体时,导管口发生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实验结束后,剩下的硫酸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发生改变的是_A水的质量B硫酸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10. 海砂是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的海洋矿产,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工程建设的原材料,因为海沙中海水中含有氯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所以海砂中含有氯离子等,而大量的氯离子会腐蚀建筑中的钢筋,因此质检部门需要检测氯离子的含量。请回答;(1)实验证明海

6、砂中含有氯离子:用蒸馏水洗涤海砂,过滤后得到海砂清洗液;_(填实验操作和判断依据);则证明海砂中含有氯离子。(2)定量检验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取样,称出海砂样品的质量,用蒸馏水充分浸泡,过滤后得到海砂清洗液;继续进行(1)中所述的实验,然后直接测量_,通过计算求出海砂中氯离子(等于氯原子质量)的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1. 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做“Na2CO3+CaCl2=2NaCl+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氯化钙的质量/g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碳酸钙的质量/g15.552005211.12001

7、0322.220020433.320020544.4200X(1)表中X的值是_。(2)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12. 某种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还含有少量的硫化钙CaS(硫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金用这种大理石、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等器材制取CO2,并测得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请回答:(1)若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2)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以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

8、反应制备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如图装置中,B物质不可能是_。A五氧化二磷B无水氯化钙C碱石灰D生石灰如果B物质失效,并用如图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将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13. 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每次只除一种离子)。步骤如表:加入试剂(均过量)操作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步骤二滤液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步骤三滤液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1)写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三种沉淀中,能溶

9、于稀盐酸的是_(填化学式)(3)在滤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滤液的pH=7,写出此时滤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A、根据量筒读数时

10、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进行重组,原子重组后得到的新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别于原子重组前的物质,要注意理解。【解答】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正确;B金属氢与氢气的结构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错误;C金属氢具有金属性质

11、,具有导电性,故错误;D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在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改变,故错误。故选:A。3.【答案】D【解析】解: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水和氯化钡,生成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吸热,所以,用手触摸杯壁,能感觉到发凉;此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由于反应吸收了热量,所以,这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故选:D。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铵反应,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据此分析回答。了解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

12、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40s到50s某时刻,温度最高,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稀盐酸有剩余,溶液中除了Na+和Cl-两种离子,还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A、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 C、根

13、据在40s到50s某时刻,温度最高,进行分析判断。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稀盐酸有剩余,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由题可知,小烧杯中溶液已经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下降时,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溶解度减少,则溶液的密度减少;根据悬浮时F浮=G物,沉底时F浮+F支=G物G物,故浮力减小,小球将下沉。 故选:B。根据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度变化的情况及有关溶液和浮力的问题分析。通过溶解度表格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浮力

14、的问题,有关的计算要准确。6.【答案】B【解析】解:A、一氧化碳、氢气都能与氧化铜反应说明具有还原性,甲中不能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乙中最后一氧化碳燃烧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A错。 B、甲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试管内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乙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玻璃管内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所以都能通过观察试管、玻璃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故B正确。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C错。 D、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 故选:B。A、根据一氧化碳、氢气都能与氧化铜反应说明具有还原性,甲中不能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乙中最后一氧化碳燃烧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考虑。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氢气均具有还原性、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