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39348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管理)安全风险实施细则(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二局成兰铁路四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目录1、编制依据42、工程概况42.1工程范围42.2 榴桐寨隧道52.2.1概况52.2.2地形地貌52.2.3地层岩性62.2.4地质构造92.2.6水文地质特征102.2.7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132.2.8环境工程地质203.安全管理制度213.1安全生产教育制度213.2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制度223.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33.4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243.5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243.6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253.7安全技术交底制度253.8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263.9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263.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2、制度273.11防汛安全管理制度283.12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303.13意外伤害保险制度323.14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制度343.15专项方案报审、备案制度343.16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53.17机械作业管理制度373.18高风险工点跟班作业制度404、风险管理机构及职责414.1风险管理机构414.2风险管理人员职责414.3风险评估与管理专家组主要职责434.4风险管理人员435、风险等级评定445.1风险等级标准及接受准则445.2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与管理445.3各工点风险等级评定及处理措施455.3.1榴桐寨隧道2#斜井及对应的正洞456.风险监控、量测736.1风险监控、

3、量测织结构及人员安排736.2风险监测目的747.现阶段作业指导书清单758、应急预案及演练安排768.1应急预案组织结构及职责768.2常见事故应急预案798.3应急救援的培训818.4应急预案演练818.5响应程序818.6演练安排828.7互助协议838.8应急物资、设备救援器材储备838.9通信与信息保障措施858.10考核规定878.11附则871、编制依据新建铁路成都至兰州线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段榴桐寨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1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200号);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办法(建设指挥部下发的管理制度

4、标准化相关内容);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榴桐寨隧道设计图纸;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发布TZ214-2005 2005-09-22); 经监理、业主审批的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专项实施方案。2、工程概况2.1工程范围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试验段位于四川省境内,起于成都青白江站,经茂县到川主寺(黄胜关站),正线全长275.8km,隧道18座,175.914km。CLZQ-8标起讫里程D8K131+360D8K149+550(YD8K131+508YD8K148+753)全长18.19km,CLZQ-8标主要包括两座隧道、一座桥

5、,即茂县隧道3803m(茂县隧道全长9913m,本标承担出口段3803m,其余由7标承担)、核桃沟大桥171.209m、榴桐寨隧道14214m(榴桐寨隧道全长16262m,本标承担进口段14214m,其余由9标承担)。2.2 榴桐寨隧道2.2.1概况本隧道位于茂县-龙塘区间,采用左右分修方案,左右线间距3040m;隧道进口位于半径为7000m的右偏曲线上,洞身分布一处半径8000m的左偏曲线及一处半径3500m的右偏曲线,线路坡度为单面上坡。左线隧道进口里程D8K135+336,右线隧道进口里程D8K135+316,内轨顶面高程为1699.4841913.696m。隧道进口紧邻核桃沟大桥,核桃

6、沟左线大桥深入左线隧道0.581m,核桃沟右线大桥深入右线隧道6.955m;左线隧道最大埋深1400m,右线隧道最大埋深约1410m。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本标段施工段隧道辅助坑道模式采用“一横洞+三斜井”方案,均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模式组织施工。隧道设计时速200km ,为客货共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普通货物运输。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按时速200 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普通货物运输)通隧(2008)1202-09图办理,并考虑线间距加宽。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高度为51.5cm。2.2.2地形地貌测区属剥浊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地貌,沟谷纵横,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1600325

7、5m,相对高差1655m。隧道进口位于核桃沟内,洞身横穿多条NW-NE向山脉,属越岭隧道。测区自然横坡2560,局部为陡壁,植被较差。隧道进口端有乡村便道,交通条件一般;洞身段紧有少量零散居民,偶有便道,交通不便。2.2.3地层岩性隧道地表上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角砾土,滑坡堆积层(Q4del)碎石土,坡崩积(Q4dl+col)碎石土,泥石流堆积层(Q4sef)粗角砾土、软土、碎石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粘土、卵石土、漂石土,坡洪积层(Q4dl+pl)碎石土;下伏泥盆系危关群下组(Dwg1)炭质千枚岩、千枚岩夹石英岩、灰岩;志留系茂县群第五组(Smx5)千枚岩夹灰岩、

8、砂岩,第四组(Smx4)千枚岩夹泥质灰岩,第三组(Smx4)千枚岩与炭质千枚岩、灰岩、砂岩、石英岩互层,第二组(Smx2)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夹砂岩、灰岩,第一组(Smx1)炭质千枚岩夹砂岩、灰岩及断层角砾Fbr等。地层岩性分述如下:1人工填筑土(Q4ml):以角砾土为主,含部分角砾,浅黄色、青灰色、中密,碎石含量约65,填土成分较均匀,厚度04m。多为乡村道路填筑,属级硬土。2碎石土(Q4del):灰黄色、褐黄色,稍湿,中密。碎石含量60,粒径520cm,含30的块石与角砾,主要分布在测区内滑坡体上,厚度3060m。属级普通土。3碎石土(Q4dl+col):青灰色、灰黑色,中密。分布于山体斜坡

9、上,厚03m,岩堆体中则较厚,可达530m,主要为千枚岩质。属级硬土。4松软土(Q4dl+pl):灰褐色,软塑,土质较纯,手捻稍有细腻的粉砂感。主要分布在1号斜井2号渣场附近,厚07m。属级普通土。5粉质粘土(Q4dl+pl):黄灰色、褐灰色,硬塑,质不均匀,含1020的角砾,厚0-3m。分布于河谷地表农田,属级普通土。6细圆砾土(Q4dl+pl):灰褐色,饱和,中密,细圆砾约占50,粒径220mm,石质主要为砂岩,石英石,板岩,方解石等,局部夹少量卵石,约含15的粗圆砾,余为粉质粘土与砂填充。主要分布在1号斜井工区渣场附近,厚520m。属于级普通土。7粗圆砾土:灰褐色,稍密-中密,潮湿-饱和

10、,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流阶地中,粗圆砾成分以砂岩、板岩等为主,磨圆一般,其余为粉质粘土填充,局部夹少量粗圆砾及卵石,厚度不一,属于级硬土。8卵石土(Q4dl+pl):深灰色,中密,饱和,卵石约占65,磨圆度较差,分选性差,含2030角砾及少量粗砂。分布于隧道进口横向沟槽中,厚525m。属于级硬土。9漂(块)石土(Q4dl+pl):深灰色,中密,饱和,卵石约占6585,成分以灰岩、千枚岩为主,其余为中砂、粉质黏土填充,厚520m不等。属级软石。10碎石土(Q4 sef):灰绿、灰色等,稍密,潮湿,成分以千枚岩为主,菱角状,占5060,局部地段磨圆度较好,为卵石土。分布于1号横洞工区渣场附近,厚530

11、m。属于级硬土。11粉土(Q4dl+pl):褐灰色,饱和,松散,颗粒含量较少。透镜状分布于沟谷内,属级松土。12粗角砾土(Q4dl+pl):灰褐色,潮湿-饱和,松散,粗角砾约占60,颗粒约2050mm,约含少量碎石,余为粉质粘土填充。主要分布在3号斜井工区渣场附件,厚25m。属级普通土。13碎石土(Q4dl+pl):青灰色、灰黑色,稍密,潮湿。主要分布于洞身沟槽中,厚03m,局部较厚,属硬土。14变质石英砂岩、岩质千枚岩夹灰岩(T1b):灰、灰黑色,本段岩性总厚16101m。砂岩、灰岩全风化带(W4)厚210m,属硬土。砂岩、灰岩强风化带(W3)层一般厚1020m,局部稍厚,强-弱风化属级软石

12、。段内两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做一套地层处理。千枚岩全风化带(W4),厚515m,属硬土。千枚岩强风化带(W3)层一般厚1020m。千枚岩弱风化带(W2)属级软石。15炭质千枚岩、千枚岩夹石英石、灰岩(Dwg1):灰黑色、银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强风化带(W3)节理发育,厚520m,局部稍厚,属级软石。以下为弱风化带(W2),岩体较完整,属级软石。与下伏茂县群第五段(Smx5)整合接触。16千枚岩夹灰岩、砂岩(Smx5):岩性以绢云千枚岩为主,夹薄层状灰岩、砂岩。总体呈灰色-灰绿色,千枚岩为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灰岩为隐晶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强风化带(W3)一般厚1530m,局

13、部稍厚,属级软石。以下为弱风化带(W2),岩体较完整,属级软石,岩体较为完整。与下伏茂县群第四段(Smx4)整合接触。17千枚岩夹泥质灰岩(Smx4):深灰-灰黑色,为鳞片变晶结构,片状-薄层状构造,岩体节理较发育,岩质较软,易风化,浸水后易软化。强风化带(W3)一般厚1530m,局部稍厚,属级软石。与下伏茂县群第三段(Smx3)整合接触。18千枚岩与炭质千枚岩、灰岩、砂岩、石英岩互层(Smx3):灰黑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灰岩为泥质灰岩及生物灰岩,单层厚3150m,强风化带(W3)风化网状节理发育,厚1530m,局部稍厚,属级软石。以下为弱风化带(W2),岩体较完整,属级软石。与下伏茂

14、县群第二段(Smx2)整合接触。19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夹砂岩、灰岩(Smx2):绿灰色、黑色,黑褐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灰岩为较薄夹层。强风化带(W3)分化网状节理发育,厚1530m,属级软石。以下为弱风化带(W2),岩质较硬,属级软石。与下伏茂县群第一段(Smx1)整合接触。20炭质千枚岩夹砂岩、灰岩(Smx1):灰黑色、黑褐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灰岩与其它岩性互层。强分化带(W3)节理发育,厚530m,局部稍厚。属级软石。21灰岩、大理岩(O):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粗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局部夹绢云千枚岩。强风化(W3)节理发育,厚520m,局部稍厚,以下为弱风

15、化带(w2)。强风化属于级软石,弱风化属于级次坚石。主要分布在一号横洞工区渣场附近。22断层角砾(Fbr):分布于断层破碎带内,主要以角砾土为主,中密至密实,部分具有弱胶结,石质成分以千枚岩板岩等为主。断层破碎带对工程影响较大。2.2.4地质构造测区位于薛城-卧龙“S“型构造带北东段与石大关弧形构造带东段复合部位,岷江断裂带南段。受区域构造影响,断层、褶皱发育。隧道总体穿越由永顶倒转向斜和火烧向斜、火烧坡倒转背斜组成的复合式褶皱构造,中间被大崎山断层所切断。2.2.5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区划图(GB 18306-2001),“5.12”四川汶川地震后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一号修改单)及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成都-兰州铁路重要桥梁工程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11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