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9638237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管理)可持续与林产品贸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原木家具逐渐受到人们的热捧,一次性筷子由于它的简洁方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问题由此产生,原木和筷子都需要树木来提供, 国内的森林资源又比较少,所以国际上的林产品贸易逐渐频繁。如何更好的,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成为国际上的热点话题,各个国家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保和循环利用,在这个本就森林资源缺少的地球上更好的生活及发展。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森林覆盖率 木材 林产品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树木,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可以发现你所坐的凳子,所书写的纸,所用的

2、桌子,所用的筷子,都是与树木相关的。这只是一小部分,我们把它联想到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世界,有多少人在使用这些东西。一个国家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满足本国国内人民的需要,所以开始从国外进口,此时林产品的贸易就逐渐频繁。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砍伐掉树木之后呢?接下来该怎么办?树木无法再一夕之间长大,它需要长时间的生长,只有在一定年限后才能投入使用。如何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成为各个国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新世纪的现在,人们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这不仅可以使用在经济方面也可以使用在森林资源方面。1、林产品和森林资源可持续概述1、 1 林产品的含义林产品是指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林区农产品、苗木花卉、木制

3、品、木工艺品、竹藤制品、艺术品、森林食品、林化工产品,以及与森林资源相关的产品。 包括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林区农产品、苗木花卉、木制品、木工艺品、竹藤制品、艺术品、森林食品、林化工产品等等。 林产品以其天然、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健康产业的主流,特别是在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追求。1、2 森林资源可持续概述1、2、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含义森林可持续经营被认为是林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这是一种经济可行、环境良好、有社会效益,并处理好当前与未来需求之间平衡的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早期定义主要偏重于木材资源,其经营目标是实现少量林产品的“持续生产”。近来,人们认识到了森林

4、提供其他产品和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受到广泛关注的产品与服务功能。目前,森林可持续的概念包括了诸如水源、土壤和文化场所的保护,以及木材等产品和功能的持续生产。1、2、2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通常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和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同国家对其计算方法不同。中国计算的森林面积指郁闭度在03以上的生长乔木、竹林的林地,以及灌木林、农田林网等的覆盖面积。我国森林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严峻。这主要表现在:森林质量不高,单位面积蓄积量指标远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继续减少。以下为2000年6月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5、,本次清查计中采用森林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的标准。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8%(解放初期)12.7(1977年)12.98(1992年)13.413.92)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0.3%.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单位面积蓄积为70.9 m3/ha.我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占森林面积29.4%),这一数额目前在世界排第一,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占森林蓄积9.0%)。单位面积蓄积为:21.4m3/ha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量列第七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 我国

6、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ha)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8.7m3)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5%。1、2、3 实施森林可持续战略的必要性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我国森林资源比较稀少,森林覆盖率较低。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方面的发展,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森林面积有所增加,但基本属于防护林或者绿化林,可供实际使用的林木不多,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加大力度。 我国

7、森林类型多样、森林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齐全,气候的地域地带分异极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形成了我国森林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的特色。我国森林资源地理分布不均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南部多,西北部少。导致这种分布不均匀的是由于受自然条件、人为活动、历史原因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用材林成过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可利用森林资源面临枯竭。成过熟林务资源科采,势必导致采伐中龄木和近熟林资源,造成林龄结构更趋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这种潜在的危机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下为1949年到1998年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见表1表1 中国森林

8、资源变化(19491998)时 期森林面积(百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总蓄积量(亿立方米)备 注1949年以前195019621973197619771981198419881989199319941998约120113.36121.86115.28124.65133.70158.948.611.8112.7012.0012.9813.9216.55116110105102.6105.7117.8124.88估算值局部调查加估算第一次全国清算第二次全国清算第三次全国清算第四次全国清算第五次全国清算我国有林面积逆转严重。我国在加大造林力度,提高造林质量,努力增加林地面积的同时,原有林地面积流失的

9、问题也很严重。根据“五五”清查结果,两次清查期有114.59万公顷天然林被征占为非林地,年均22.92万公顷,有395.01万公顷天然林逆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年均79万公顷,两项合计间隔内天然林损失509.60万公顷,年均损失101.92万公顷。我国林地生产力地下,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郁闭度0.54,用材林平均郁闭度0.53,郁闭度0.200.30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这些指标远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人工林面积大、发展快,但质量有待提高。我国的人工林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人工林质量不高。同时,许多地方人工林树种

10、单一,纯林比重较大,因而抗病能力差,一旦受害,损失将难以估量。但从科学角度讲,只要加强经营管理,我国的人工林资源将成为我国森林资源最具潜力的一个方面。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我国在加大造林力度,提高造林质量,努力增加林地面积的同时,一些地方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乱占林地、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歪风仍屡禁不止,在少数地方还很严重。2、我国森林资源和林产品2、1 我国的森林木材生产2、1、1 木材的特点与不可替代性 自古以来木材就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主要原材料,迄今木材仍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原料之一。木材具有强重比高、吸音、绝缘、美观、易于加工、优质纤维含量高等优良特性,是国民经济生产建设的主要资料和人

11、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造纸、家具制造、采矿支护、包装、交通、人造板生产、农村能源、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人民生活消费中。 (一)木材的可再生性 木材是上述当今四大原材料中惟一可以再生的生物木质材料,它不仅可以从天然森林中获得,而且可以从人工培育的森林中获得。世界许多地区的实践证明,通过速生林培育与森林的集约经营,扩大木材供应的潜力很大。只要合理应用现代林业科学技术,科学经营,合理采伐,就可以完全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越采越多,越采越好”,使木材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从而符合人类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思资源,只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越采越少。 (二)木材的环境友好条件

12、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类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的环境协调性愈来愈关注, 而木材已被当今世界公认为是一种生态环境材料。这是因为木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鲜明环境特性的缘故。第一,木材具有贮碳的作用。第二,木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能源消耗远小于其他三种材料。第三,木材具有美丽、优雅的天然纹理和色彩,对光的反射柔和,能吸收紫外线,音响性能良好,而且以木材装修的住宅,本身即有一定的调温、调湿、保温和防病等保健功能。第四,木材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理较容易,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再用或循环使用,无垃圾污染环境之患。 (三)木材的广泛用途和适用性 木材是一种传统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适用性。据报

13、道,现有的木材产品已达10万种。木材的利用形式也比其他材料要多。它可以具有实体木材形式,生产各种实木制品;也可以切制成单板或刨花的等较小单元,直到分离成纤维,生产各类人造板、木浆和纸等等。 (四)木材的社会结构优化性社会材料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所用主要原材料的格局和比例关系。一种产品通常可以用几种不同材料生产。承认社会材料结构优化是本来就存在的客观需求,我们就会清醒看到,森林在肩负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这一至关重要使命的同时,还肩负着大量提供木材以优化社会材料结构的使命。森林所肩负的两种使命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要以巨大努力发展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14、建立起以现代技术支持的发达的林业和高素质的林产工业,能够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条件下大量生产木材,大量使用木材,开始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材料结构化的统一。2、1、2 我国木质林产品生产和消费状况我国的森林年采伐量在3.2亿到3.3亿立方米之间,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商品材原木,农民自用材,烧材。据专家测算,我国林木年生长量约4.7亿立方米,去掉消耗3.2亿到3.3亿立方米消耗,平均每年还有资源结余约8000万9000万立方米。但这只是理论数据,实际情况是净生长量中成过熟林的生长量仅1.1亿立方米,占26%,而且还有一部分处于无法采伐的地区。真正能采伐的用材林生长量不足1亿立方米。而商品材年耗森林资源

15、达1.5亿立方米 左右,超过了用材林的生长量。我国是个少林的国家,木材长期供不应求,现我国木材缺口量已达1亿立方米之巨,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近年来,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国家每年不得不动用大量外汇进口木材和各种林产品,包括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纸浆、和废纸及纸和纸板。上述6种主要林产品如按不同比例系数统一折算成原木材积(锯材折算系数为1.43,胶合板、单板折算系数为2,纸浆、废纸、纸和纸板折算系数为4),则进口总量从1981年的840万立方米增至1996年的3514万立方米,1997年达4700万立方米,1998年已上升至5117万立方米,到2002年更是上升至11156.35万立方米,22年间增长了13倍。2、2 森林资源与林产品的关系木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材料,是四大原材料中惟一可以再生的生物木质材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材料的环境协调性愈来愈关注, 而木材已被当今世界公认为是一种生态环境材料,木材以其四大作用而为人们所青睐。但随之而来的是,木材的大量砍伐,而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