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9637461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从更深的层次面上认识到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对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的核心作用。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直接制约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逐步规范一年级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其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的意义 教育德为先。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础工程。更是一年级新生德育工作的重点,通过系列有效地常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貌,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丰富我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内容,促

2、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具体内容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养成教育的内容分为下列几个板块: (一)礼仪常规 1、自学生入学起,着重让学生懂得: 上学穿戴要整洁; 上课铃声响立即有序的进教室坐好,不打闹、不讲话,能唱歌,在班干部指挥下朗读或背书。 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问好。站立正直、声音自然洪亮、整齐。 上学迟到,应在教室门口先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可进入,进教室时,脚步要轻捷,入座时不要发生较大响声,并立即集中精神听课。 懂礼貌,在校内外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会用“请”、“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礼貌用语。 课间如有紧急情况需要离开课堂,须向老师请假

3、,经老师同意后才可出去。 (二)学习常规 1、培养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每天自觉将下堂课所需物品准备妥当。 2、班主任要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我爱国旗”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升旗时态度要认真严肃、列队要整齐、唱国歌时声音要响亮、整齐。 3、老师上课时应向学生强调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 文具摆放:书、本分别摆放在课桌左右角,文具盒与书本垂直成直角,上什么课摆什么书; 坐姿:两手自然下垂分放两边,胸离课桌一拳,身坐正,眼平视; 握姿: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 写姿:眼距书本一尺,书本摆正,不歪头、不斜肩、不横写; 读书:书拿起,倾斜45度角,朗读时身坐正,读书声音洪亮,

4、要抑扬顿挫,不能唱读。注意句与与之间的停顿; 发言:先举手,动作要轻,经允许再发言。身体站直,听准问题,回答完整,声音洪亮,不说半句话。 4、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及时、独立完成作业,并交老师批改,如作业有错误要及时订正。 5、班主任和数学老师要利用晨会和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学会专心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 (三)纪律常规 班主任要结合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 1、每天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师请假。 2、集队做到快、静、齐,行进中不打闹。 3、上下楼梯时靠右走,不准推挤别人,不扶肩搭背。 4、课间活动不追赶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做危险、剧烈的动作。 5

5、、爱护公物,不破坏花草树木。 (四)卫生常规 1、各班设立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学会打扫卫生。学生值日时不许家长代劳,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不乱涂墙壁,不乱丢乱吐。 3、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爱惜课本、文具。 6、教育学生不乱扔杂物,主动维护校园卫生清洁,见到纸片拾起来。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时间举行如“我能行”、“小鬼当家”之类有益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比学习、比纪律、比能力”的活动。同时要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以点带面。 (五)列队做操 要求学生学会听体育口令,班干部报数。培养从小锻炼身体的意识,齐步走、向右、向左转

6、等基本常识。养成做操认真、动作规范,出操、下操要有秩序的好习惯。 具体内容: 1、是否快速准确到达指定地点。 2、按音乐完成整套动作。 3、做操动作正确,规范、到位,整体效果好。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2 新的一学期又悄悄来临,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确保班务工作在新的学期有个新的变化,大的飞跃,为进一步加强三年级学生管理,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结合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现作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养成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

7、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实实在在抓教学质量,强化班级管理,实现我班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 二、养成教育工作目标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从礼仪、卫生、学习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 2通过“卫生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会劳动,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提高学

8、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本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现有学生27名,男生12,人女生15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人人

9、热爱班集体,个个能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差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卫生意识比较强,良好的卫生习惯已经养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作业态度不端正,书写质量差,拖拉现象严重。 四、班级养成教育管理目标 1常规教育方面:制定班规,明确班规要求,自觉遵守班规纪律。 2班级纪律方面:创建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纪律。抓好课堂纪律、课间纪律。特别是上课听讲认真,积极发言。 3卫生方面:讲究卫生很重要。做好个人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班干部的培养方面:成立新的班委,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使孩子们

10、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管理。 5安全教育方面:达到“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能平安”,营造校园安全环境,建立和谐安全的班级。使学生更健康、快乐、平安地成长。 6学习教育方面:实实在在抓教学质量,强化班级管理,实现我班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 五、养成教育内容: 1、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2、学习习惯的培养 (1)、上课习惯的培养(倾听习惯、思考习惯、表达习惯) (2)、作业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习惯、认真做作业、及时改正的习惯) (3)、阅读习惯的培养(喜欢读书的习惯、阅读积累的习惯) (4)、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培养(用眼卫生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习惯) 六、本学期班级养成教育的工作重点: (

11、1)抓班级纪律,促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安全知识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定期开展班队会活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少先队主题活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开展活动(15)次,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德育系列教育活动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抓法制教育,开展法制教育活动(2)次,专题讲座(1)次,增强法律意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做好卫生工作。 (3)做好家访,学生学习辅导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学习成绩。 (4)开好家长会,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安排放假。 七、养成教育的实施 1、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

12、1)、利用班会会课集中学习讲解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2)、利用班队课,专题宣传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3)、利用板报阵地积极宣传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4)、组织两次手抄报比赛。 2、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教育学习活动 (1)、大家定好习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自身或同学身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讨论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将学生搜集、整理的提议,确定几种学习、生活方面的文明习惯,作为重点训练内容。 (2)、大家评比好习惯:经过系列活动后,相信一定有表现突出、进步显著的学生出现。在班内评选好习惯学生,并进行好习惯学生的事迹播讲。 3、抓常规 (1)、依据小学生

13、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检查督促反馈,重点:文明礼貌、文明休息、卫生安全; (2)、抓每日的广播操、眼保健操、午间休息,突出纪律; (3)、抓课前二分钟预备。 (4)、抓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4、建立激励制度: 针对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实施赏识教育,尽量正面教育引导,多表扬少批评,采用小红花激励的办法促进学生奋发向上。上课专心听讲得一朵小红花;独立完成作业并且全优得一朵小红花。 八、具体工作方法: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

14、,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 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15、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利用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 九、本学期班级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